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两种常用阳离子染料O_3氧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两种常用阳离子染料—半菁类的阳离子桃红FG和二氮半菁类的阳离子艳蓝RL在水溶液和染色废水中的O_3氧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脱色率可达99%以上;就脱色而言,在水溶液中的臭氧氧化指数分别为2.67和2.85,其废水的COD_(Cr)去除率与废水水质有关,COD_(Cr)去除率范围为15~4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活性黄X6G、活性红X3B、活性蓝XBR、碱性绿、碱性紫5BN、碱性品红等6种染料溶液的光解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2的酸性溶液中,对浓度为60mg/L的6种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均超过93.3%;即使对浓度达200mg/L的活性蓝溶液,其脱色率仍可达78.8%。染料溶液的pH值对纳米TiO2光催化脱色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水溶性染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活性黄X6G,活性红X3B,活性蓝XBR,碱性绿,碱性紫5BN,碱性品红等6种染料溶液的光解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2的酸性溶液中,对浓度为60mg/L的6种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均超过93.3%;即使对浓度达200mg/L的活性蓝溶液,其脱色率仍可达78.8%。染料溶液的pH值对纳米TiO2光催化脱色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Y型分子筛负载铁催化剂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Y型分子筛负载铁催化剂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进行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铁负载量、投加剂量、反应体系pH值以及焙烧温度对活性艳蓝KN-R催化脱色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制得的Y型分子筛负载铁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染料脱色性能.在pH<3.0,H2O2投加剂量为50.0 mmol·l-1,催化剂投加剂量为4.0g·l-1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250mg·l-1的KN-R模拟染料废水,30 min之内脱色率达95%以上.采用有机酸络合铁作为铁源制得的Y型分子筛负载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幅增强,但催化剂稳定性降低.铁负载量影响染料的脱色反应活性,过量负载会导致染料脱色效率降低;同样,适度增大催化剂用量可促进染料脱色效率,但过量投加不利于染料的脱色.pH<3.0为该Y型分子筛负载铁催化剂的适用pH条件;催化剂重复利用三次后,1h内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仍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染料和印染废水的降解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的限碳培养条件下,可以降解酶性、直接、活性、阳离子等多种类型的印染工业染料、在培养的d5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时,分别加入酸性染料卡布龙红和弱酸大红,质量浓度(ρ/mgL^-1)分别为25、50、100和12.5、25.50,48h后培养液基本脱色,较高浓度下菌膜上有残余染料吸附,5d后染料质量降解率分别是100%、88%、92%和58%、58%、65%、38%。以含有上述两种染料的印染废水置换培养液,并加入葡萄糖1g/L,黄孢原毛平革菌可以直接使废水脱色,菌丝可以重复培养脱色废水至少5批,每批废水的脱色率均大于90%,5批废水总的染料质量降解率约为80%,在重复培养脱色废水的过程中,测不到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说明废水中的染料分子是在细胞表面或进入胞内被降解的,若加入的葡萄糖浓度降低一半以上,菌丝脱色废水的效果将有所下降,图5表5参11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直接法和后处理法合成了不同过渡金属(Fe、Co、Ni)负载的介孔分子筛载体材料MCM-41,并利用Al对分子筛进行了改性,制备了Fe/Al复合催化剂,对上述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些非均相催化剂对染料活性艳蓝KN-R的催化氧化脱色,分别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方法、过渡金属种类及负载量对KN-R脱色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所制得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及较低的金属溶出量,负载铁(Ⅱ)的催化剂对染料的催化降解性能要远高于钴(Ⅱ)和镍(Ⅱ)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活性随金属负载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Al改性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在pH=2.5,氧化剂H_2O_2投加剂量为50.0 mmol·L~(-1),催化剂剂量为4.0 g·L~(-1)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对初始浓度为250 mg·L~(-1)的KN-R染料的脱色率均可达95%以上,矿化率达60%以上.当Al/Si为0.21,Fe负载量为23.6 mg·g~(-1)时,在10 min内可将250 mg·L-1的KN-R完全脱色.经过3次循环使用后,上述催化剂仍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但进一步循环使用,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UV-vis/草酸铁/Fenton体系降解蒽醌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艳蓝KN—R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处理活性艳蓝KN-R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固定染料浓度为100 mg/L时,得到氧化体系的最佳用量比值为ρ(Fe2+):ρ(H2O2):ρ(H2C2O4)为1:15:1.5。在最佳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5%以上,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7.7%和66.8%。活性艳蓝KN-R脱色的动力学模型为拟一级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针-水电极反应器,研究了直流电晕放电对活性艳蓝KN-R染料废水的脱色,考察了放电电压、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对活性艳蓝脱色的影响,通过对液相活性物质(O3和.OH)浓度的考察探讨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多针-水电极直流电晕放电对活性艳蓝脱色效果明显;放电电压、溶液初始pH值对活性艳蓝脱色效果的影响与其对液相O和.OH浓度的影响一致;.OH和O是促使RBB脱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活性艳红K-2BP脱色酵母菌株Y-63,根据其生理生化特征和2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为Pseudozyma rugulosa.该菌在16 h内对100 mg/L的活性艳红K-2BP脱色率为94%,其机理属于降解脱色.该染料脱色的最佳接种量(φ)应不低于5%,最适pH在4~9之间,(NH4)2SO4浓度(w)不低于0.1%,葡萄糖浓度(w)不低于0.2%.此外,该菌株对其它9种50 mg/L的染料(活性艳蓝X-BR、媒介漂蓝B、活性翠蓝KN-G、酸性媒介黄GG、媒介红S-80、依加仑蓝FBL 200%、弱酸艳红B、活性黑KN-B和活性红M-3BE)的脱色率在10%~96%之间.该研究表明酵母Y-63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0.
新生MnO2对直接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剂,对直接桃红12B(Direct red 12B),直接大红4B(Direct reb 4B),直接耐晒蓝B2RL(Direct Fast blue B2RL)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新生MnO2对三种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速率大,在适宜条件下对直接桃红,直接大红,直接耐晒蓝的脱色率分别为95.5%,96.2%和98.9%。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三种活性染料分别配成模拟染料废水,用阳离子聚电解质(PDADMAC)强化絮凝去除活性染料.结果表明,PDADMAC去除活性染料的机理为聚电解质络合絮凝.PDADMAC的阳离子度高,分子量低,疏水性大,脱色去除效果较好.而且,活性染料的脱色去除率随活性染料色度的深浅而不同,表现为活性黑K-BG>活性艳红K-2BP>活性嫩黄K-6G.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无花果曲霉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海藻酸钙法固定不同状态无花果曲霉,形成活菌固定化小球和死菌固定化小球。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如培养时间、温度、pH、染料浓度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3℃、pH为5.0、150r/min的振荡条件下,经66h它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达到最佳效果。两种不同状态固定化小球的脱色率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活菌固定化小球的脱色率明显高于死菌固定化小球。其中活菌固定化小球经3次脱色后能重复使用,脱色率仍达79.8%。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方法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润铭  何炜光 《环境化学》1994,13(2):163-169
本文以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为代表,采用PFAS混凝剂对其水溶液进行脱色处理,在处理过程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做助剂,脱色率最高可达99%以上。本文还研究pH值及盐效应对脱色率的影响。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发生化学作用,靠氢键及静电键结合,使原来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染料粒子转变为带负电荷的粒子,再与带正电荷的PFAS混凝剂的胶体作用产生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4.
新型絮凝剂凝集水中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蓝KN-R,直接深棕M,酸性墨水蓝G,酸生媒介藏青AGLO,直接耐晒蓝B2RL,弱酸性黄HG等代表性染料的凝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酸性墨水蓝的脱色随pH值增加而增加,其他染料的最佳脱色区从酸性到中性。在染料起始浓度为100mg/L ̄500mg/L范围内,酸性媒介藏青的K值(色度降至80时絮凝剂投药量对染料的比值)为2左右,其他染料的k值在1.0以下。直  相似文献   

15.
复极性固定床电解反应器对活性染料的降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管玉江  杨卫身 《环境化学》1999,18(3):270-273
本文用复极性固定床电解反应器对16种活性染料的脱色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脱色率在99.6%以上,出水上清液COD去除率绝大部分在90%以上,对活性翠蓝KN-G和活性深蓝KM-GR的铜去除率分别为97.0%和99.7%。  相似文献   

16.
高含量漆酶食用菌菌渣的筛选及其染料脱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菌渣(Spent mushroom substrate,SMS)指食用菌出菇后的培养基废弃物,富含菌体蛋白、生物酶、多糖等营养物质,是潜在的生物质资源,用于肥料、饲料、生物修复等领域.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大量菌渣资源一直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并造成环境污染.以工厂化、实验室和农业栽培的杏鲍菇、平菇等9种常见食用菌菌渣为材料,进行高产漆酶菌渣筛选,并进一步利用高活性菌渣,对孔雀石绿、活性艳蓝、甲基橙、活性红和活性黑5种染料进行脱色脱毒研究.结果显示,新鲜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漆酶活性为7.55×104 U/g.其不同高度菌渣柱对染料脱色的结果显示,15 cm高菌渣脱色效果最佳,对5种染料的脱色率分别为100%、98.60%、72.82%、61.97%和43.73%.全波长光谱扫描显示,孔雀石绿、活性艳蓝经处理后流出液的染料最大光吸收峰显著降低甚至消失.进一步利用其菌渣漆酶粗提物进行染料脱色研究,30℃孵育24 h脱色率分别为81.24%、49.43%、37.62%、26.34%和13.54%.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靶标,对酶促染料降解产物进行了毒性研究,结果显示产物毒性均低于未处理染料.本研究表明工厂化杏鲍菇菌渣具有高漆酶活性,能用于孔雀石绿、活性艳蓝等染料废水的脱色、脱毒,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图4表4参43)  相似文献   

17.
吸附菌HX5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脱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吸附菌HX5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脱色作用,碳源、氮源、盐度和染料浓度对KNR吸附脱色的影响,以及HX5生长菌体对KNR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菌株HX5对KNR脱色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硫酸铵;碳源浓度在10g/L以上时,可使200mg/L的KNR完全脱色,碳源浓度过高,脱色效果不显著;HX5对KNR脱色的最佳氮源浓度为0.75g/L,在0~2%的浓度范围内,盐度对脱色无显著影响;染料对菌株HX5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毒性,但对于400mg/L的KNR,脱色率仍可达95.1%;HX5生长菌体对KNR作用96h内主要为生物吸附作用,96h外则可能发生了生物降解.图5表2参9  相似文献   

18.
粉末凹凸棒石对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许坤  姜兆春 《环境化学》1998,17(3):276-279
本文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规律。结果表明,粉末凹凸棒石对水溶性阳离子染料具有优良的脱色效果。例如,染料初始浓度100mg·l^-1(色度相当于2200 ̄4000倍),粘土投加量0.5%,七种被研究的阳离子染料废水平均脱色率近99%,吸附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水溶液吸附的方法和高温活化法合成阳离子膨润土复合材料,用次甲基蓝滴定法测定膨润土与阳离子膨润土的吸蓝量;用BET氮气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最后用阳离子膨润土处理染料废水.结果表明,与膨润土相比,阳离子膨润土的吸蓝量和比表面积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吸附量的增加,吸蓝量和比表面积都增大,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表明,阳离子膨润土的脱色率和COD的去除率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酵母菌株Pseudozyma rugulosa对合成染料脱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志晟  文湘华 《环境化学》2005,24(2):186-188
通过筛选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对活性艳红KBP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酵母菌株,鉴定为Pseudozymarugulosa.采用含50mg·l-1活性艳红K2BP的液体培养基同步培养脱色,发现该菌株在9h时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率为99%.此外,该菌株对另外九种染料的脱色率在22%—98%之间.其中,对偶氮染料——弱酸艳红B、活性黑KNB和活性红M3BE的脱色率都达到了96%以上,对三苯甲烷染料——酸性媒介漂蓝B的脱色率达到了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