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推动国产遥感卫星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减少科研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近期发射的环境减灾卫星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可获得高光谱影像的特点,在陆地资源遥感监测领域将有广阔发展空间。研究于2009年夏季获得三景呼伦贝尔草原区遥感影像和对应地面实测草地生物量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探讨了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影像和植被指数反演草地生物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提取的NDVI、OSAVI、MSAVI、SAVI、EVI、MTVI2、WDRVI和GNDVI等光谱指数均与草地生物量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其中,MTVI2结果最好,预测决定系数达0.61,交叉检验决定系数为0.58,均方根误差仅为58.6 g.m-2,基于MTVI2和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影像可准确生成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以及这一新技术在海洋、森林、土地资源与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以说明卫星遥感在环境监测与管理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污染监测方法的局限,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监控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冯刚 《环境》2022,(1):72-74
<正>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国家航天局相关人员介绍,这是生态环境部牵头研制建设的首颗具备大气和陆表环境综合观测能力的业务卫星。这颗卫星将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满足我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监管等环境保护主体业务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保障。高分五号02星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卫星家族”的第6位成员,它也将和其他5名“兄弟姐妹”一起,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事件     
《环境》2018,(6)
正"高分五号"卫星可探大气污染物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这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高分专项中一颗重要的科研卫星,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可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国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环境一号卫星是我国2008年自主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其2d的时间分辨率使其成为环境变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源.根据实测的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的水面光谱信息以及水质参数,构建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对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2009年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环境一号卫...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球资源卫星发展状况以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技术特性和同类卫星比较的优缺点,阐述了内蒙古应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的潜在领域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NOAA卫星监测巢湖蓝藻水华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实地水质采样分析、水面光谱测量等实地监测 ,并结合NOAA气象卫星遥感信息 ,对巢湖水华进行星地同步调查监测。结果表明 ,蓝藻叶绿素的存在使得进入近红外波段水体反射率明显上升 ,基于这一光谱特性以及蓝藻特有的漂浮特性 ,可利用NOAA卫星监测巢湖等内陆大面积的严重污染湖泊蓝藻水华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
大辽河口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大辽河口,从污染水体的波谱特性测量入手,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监测的方法,对污染河段研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技术关键,进行污染水体卫星遥感监测,地面水体光谱特性测量和水分分析的示范试验研究,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开展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水体油污染、水体悬浮物浓度、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城区污水等监测方面的应用,并阐述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以期对我国水体污染的监测及控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电磁监测卫星磁洁净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卫星磁洁净控制的主要方法,覆盖从卫星可行性设计到最终系统级磁试验的各个阶段。结合电磁监测卫星的研制流程,介绍了在可行性论证、方案阶段和初样阶段卫星磁洁净控制工作的进展。开展的工作表明,卫星平台在绝对磁场校准装置位置产生的磁场干扰不确定量可以控制在0.5 nT,能够满足卫星在轨科学探测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环境卫星大解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勇 《环境》2008,(10)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7秒,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颗火箭正飞速上升.而它所运载的卫星,正是我国环保工作者梦想了十年,可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夫候、全天的动态监测的环境卫星——"环境一号".作为我国首次发射的环境和减灾卫星,"环境-号"是我国目前民用卫星中技术最复杂、指标最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之一.那么,这颗环境卫星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2008年9月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发射专门的环境卫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地面监测网络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大格局。  相似文献   

13.
论文在对Jason-2/OSTM GDRs数据特点、湖泊水位计算原理、测高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以地处长江中游的南洞庭湖区为监测实例,对Jason-2卫星测高数据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同监测点距离最近的地面水文站实测水位的对比来看,二者监测结果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74。表明基于Jason-2/OSTM GDR数据的水位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陆地水域水位变化卫星监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陆地水域水位变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eCognition软件在生态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以高分辨率QuickBird,Worldview-1,IKONOS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辅以SPOT,TM,ETM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等卫星数据,利用不同波段的组合图像,通过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信息提取等方法,解译本溪典型区域不同时期矿山开采、林地、农田、城镇、道路等生态环境要素变化。  相似文献   

15.
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软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遥感监测系统主要由硬件支持系统,包括实时卫星数据源接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处理终端和产品输出与传输终端等.软件系统,包括卫星数据接收控制软件、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赤潮相关卫星参数反演软件、产品格式化控制软件等.本文就赤潮遥感监测系统的软件构成和构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李禾 《世界环境》2023,(3):60-63
<正>在距离地球705千米外的太阳同步轨道上,重约2.69吨的高光谱观测卫星正在俯瞰地球,把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全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情况传回地球。打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网页,首要污染物、污染级别等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一目了然……高光谱观测卫星的遥感监测,加上城市地面各监测站点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贵州省镇宁、关岭两个山区县,利用THEOS卫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与同时期的LANDSAT5-TM卫星影像的解译结果及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影像纠正时使用同一精度的影像作为控制影像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论证了THEOS卫星影像在解译山区土地利用信息时更科学准确,具有山区土地利用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最近珊瑚礁引人注目的漂白事件加强了环境监测的必要性.遥感是珊瑚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观测的非常有价值的补充.本文探讨了目前高分辨率卫星测绘和监测珊瑚礁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具有当今最佳的空间和辐射测量分辨率的传感器,如IKONOS,可用于测绘和监测珊瑚礁,但是对于全球调查而言,它们的成本太高了.然而,我们的珊瑚漂白研究表明,即使从分辨率较低的卫星上,如Landsat、SPOT、IRS等,也可以探测到大面积漂白.从空间和专题的观点来看,它们也可用于较粗放的全球测绘和更新的目的.较详细的监测需要比当今传感器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将来,有必要制造更专门针对珊瑚礁的、具有一些专门选定的窄波段和较好的空间、辐射测量及时间分辨率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19.
辽东湾湿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遥感对湿地变化的动态监测及分析过程,以二个时相的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对辽东湾湿地类型、分布、面积,进行了遥感监测,对湿地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建立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对每一宗海的海域使用类型等信息进行确权登记,为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资料.对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资源和先进技术,即将Googh Earth免费提供的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有效地用到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中做了探讨.Google Earth提供的卫星图像匹配了视图的方位、经纬度、视图高度,并可以放入点位标记、影像贴图及多边型三维数据,而且基于其遥感地图的宗海图及海籍信息能更加生动形象的描绘海域使用情况从而提升我国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