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业的快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人们纷纷探讨绿色发展之路.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发现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薄弱环节,设计评估工业的绿色发展状况的指标,引导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文章借鉴脱钩理论的核心理念,分析资源环境的特征指标,利用工业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变化对工业产值的弹性脱钩值作为考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动态指标,建立包括工业资源环境压力、工业资源环境弹性脱钩和工业发展绿化度3个方面的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工业绿色发展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结果合理、可靠.对广东各地的实证评价分析显示,广东省工业总体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高压力水平下,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但由于各地工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环境约束目标不同,工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资源环境约束严格的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绿色发展情况相对其他地区较好,属高绿化度高资源环境压力的绿色发展模式.资源环境约束较严格的粤北山区工业转型升级也有明显进展.而在资源环境约束管理不大的珠三角非核心区与粤西地区中,江门和湛江工业绿色发展相对较好,肇庆和茂名一般,惠州和阳江工业呈粗放发展,粤东地区除汕头外,工业粗放发展趋势明显.因此,各地应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限制高消耗、重污染型行业发展,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推进高消耗、重污染型行业的生态化转型,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市绿色空间与地表温度的格局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景观和生态组分的重要性已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日益凸显,城市热环境则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探讨绿色空间与热环境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2014年10月Landsat8_OIL遥感影像,提取城市绿色空间信息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广州市绿色空间的结构、热环境空间分异和二者之间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空间的景观呈以小面积型和特小面积型斑块为主导的破碎化分布格局,接近总绿色空间面积的95%,绿色空间破碎化严重;绿色空间面积及其斑块大小结构显示,从化、增城和黄埔等3个行政区内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较好,较差的是南沙和番禺两区。地表温度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地表温度主要在18~33℃之间,占总面积的96.22%;地表温度空间上存在明显的高温和低温区域。绿地斑块面积越大,对应的地表温度越低;绿地斑块面积越少,对应地表高温区域的面积比例则越大,表明绿色空间减缓了太阳对地表的升温作用;不一致性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大于60%的绿色空间都起到了这种减缓作用,其余的绿地斑块的减缓升温作用较小或不起作用;中心城区范围内绿色空间与地表温度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研究揭示广州未来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必须足够重视绿色空间斑块规模,以发挥绿色空间的最佳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兼顾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双重效益,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区域发展新模式。通过熵权-TOPSIS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解析造成差异化格局的成因,进一步引入GWR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旨在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绿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处境,加深区域政府及民众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以期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指数并缩小其区域差异,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发现,(1)2009—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绿色发展指数历经了"V"型触底反弹过程,位于绿色发展库伦涅茨曲线拐点左端"两难阶段"的城市数目由2009年的6个增加至2012年的22个,并于2014年降为18个,超过半数的城市仍处于绿色发展的"两难阶段",经济与环境矛盾依然严峻。(2)城市群绿色发展的5大影响因子为:人均GDP、经济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其中,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与绿色发展关系由负相关向正相关演进,其余4项影响因素对绿色发展的贡献均为正效应;经济刺激对区域绿色发展的驱动效应逐年减弱,产业结构及资源状况对绿色发展的边际作用力明显提升。(3)2009—2014年襄阳市和常德市呈现差异化演变趋势,前者绿色发展指数逐年锐减,已由绿色发展库兹涅茨曲线上方滑落至曲线下方,后者反之;产业结构、资源保护和绿化治理为襄阳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分析绿色企业的内涵及特点,分别按环境、资源、能源、清洁生产、经济性五大类分析评价,建立多因子绿色程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式。实例证明用此模式评价绿色企业结果直观明了,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色空间减少产生的环境生态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梳理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绿色空间的动态演化效应的研究方法和绿色空间的作用功能,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热点和成果,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薄弱环节,提出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效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结合江苏省1999—2010年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测算了资源环境损失价值和绿色GDP,认为江苏省这12 a间自然资源损失价值增加,总计达30 971.656亿元,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的依赖性增强。环境污染损失总价值达939.11亿元,总体在波动中增长,环境损害持续。绿色GDP从1999年的6 589.37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36 268.14亿元,12 a间每年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例平均为86.65%,12 a累计绿色GDP达206 334.50亿元。同时,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比例开始下降,12 a间分别下降1.414和0.26百分点;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例逐渐上升,12 a来共上升1.95百分点。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对社会资源环境的负外部性减弱,结构效益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7.
绿色壁垒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以环保和健康为由制定的限制进口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系列环保法规及技术标准.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等.绿色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突破绿色壁垒应采取的对策为:加强环境立法;推进国内标准同国际标准接轨;加快建立我国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参6.  相似文献   

8.
开发研制预防污染的绿色化学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叙述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彻底阻止污染的化学,简介了几种开发研制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绿色化学产品及研究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各级政府对城市绿色宜居水平关注度高,生态气候环境是影响城市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利用金华市2011—2020年的气象、生态、环境相关资料,运用多层次评价模型,从气象灾害、气候舒适度、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4大方面筛选出21项指标,构建城市生态气候环境绿色宜居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德尔菲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各项指标值和综合指数,对城市绿色宜居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10年间金华市全域在绿色宜居方面均达到“适宜”水平以上,适宜程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从各指标看,气象灾害全域呈“中部少四周多”分布特征,气候舒适度全域呈“中部高四周低”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呈“中部差四周好”分布特征。城市绿色宜居综合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各城市的绿色宜居程度,通过定量分析与评价,可衡量各城市在生态、气候、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优劣,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绿色消费是解决当前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对上海市开展的关于绿色消费1200余份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1)人们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愿普遍提高,98%的受访者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自身行为的改变。2)绿色消费认知参差不齐。对绿色产品的认知渠道不多,绿色产品的标签知晓率低于30%。3)绿色消费意愿强烈但支付能力还有限,82%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绿色产品,但支付不能超过同类普通商品10%的额外费用。研究结果还表明:绿色消费与性别、年龄、职业以及学历等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奖励     
环境照片奖授予杜邦公司和佩特罗菲纳公司:1991年度商业和绿色银屏奖 国际商会主席Joseph E.Connor在1991年4月把“商业和绿色银屏奖”授予杜邦公司总裁兼总经理Edgar S.Woolard和佩特罗菲纳公司(Petrofina)副总裁Luc Sterckx。 这项奖每两年1次,颁发给由商业组织或公司制作的、关于环境主题的最佳电视片或影片。  相似文献   

12.
建筑科学技术和作业中的突破给设计师、建筑师和业主们建设绿色:经济和环境性能的最 大优化.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USGBC)为设计、构造并认证在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建筑物——在经 济上和环境上都一样好的建筑物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优先系统.USGBC是由来自建筑业所有部 门的领导人组成的一个非盈利的、以集体意见为基础的联盟.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即LEEDTM是建筑物评价和认证的综合体系,它提供:◆基础牢固的科学标准;◆最新的绿色建筑培训;◆专业的鉴定程序;◆知识渊博的技术支持;◆最好的教育和国际互联网络资源.LEED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十年中,“智能化建筑”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新的高技术建筑物,这一术语在亚洲已经相当流行,那里有许多最大的新建筑建设项目,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自然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建筑物”有关,本文对Brengel技术中心作了介绍,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USGBC)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LEED)绿色建筑评定体系首批认证的12个建筑物一。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1 086个农户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t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围绕政策激励、价值认同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受到政策宣传、政府补贴、法规约束、环境危机意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多个因素影响;(2)环境危机意识、生态环境改善和农耕文明传承在政策宣传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生态环境改善在法规约束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政府补贴增强了环境危机意识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基于此,创新发展以农业绿色生产为导向的绿色补贴,积极开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教育,转变只注重技术如何使用的传统技术推广方式,以便调动农户有机肥施用积极性,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环境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所调查地区的环境现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保素质和环保行为,能够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文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宁波市公众在地区环境问题、公民环境责任、环保支付意愿、绿色消费和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十年中,“智能化建筑”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新的高技术建筑物.这一术语在亚洲已经相当流行,那里有许多最大的新建筑建设项目.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自然与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建筑物”有关.本文对Brengel技术中心作了介绍,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USGBC)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LEED)绿色建筑评定体系首批认证的12个建筑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建筑=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十年中 ,“智能化建筑”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新的高技术建筑物 .这一术语在亚洲已经相当流行 ,那里有许多最大的新建筑建设项目 .智能化建筑的概念自然与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建筑物”有关 .本文对 Brengel技术中心作了介绍 ,它是由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 (USGBC)能源和环境设计指导 (LEED)绿色建筑评定体系首批认证的 12个建筑物之一 .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设计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绿色建筑的势头发展迅速,尽管几千年前就制定了可持续建筑的一些原则,但是这一概念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有了定义并进入全球建筑业中。 不同国家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最好的定义,许多国家的绿色建筑活动主要发生在公共部门,政府基金的成本很低,公共建筑的平均寿命时间范围很长,建筑一般由政府机构拥有、提供资  相似文献   

19.
冯锋 《环境化学》2000,19(1):88-92
清洁工艺和绿色化学是九十年代以来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是环境战略由被动反应转向主动行动的一个转折点。本文概述了目前有机反应中比较成熟的清洁工艺和绿色合成的发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绿色生产力的概念是由亚洲生产力组织(APO)提出的.绿色生产力是一种提高生产率和环境性能的战略.它的目的是要确保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使得人类生活质量能够可持续性改善.在提高获利性和竞争优势的同时,运用适当的生产力与环境管理手段、技术和工艺,能够降低团体活动、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改革建议,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大的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