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发光细菌法监测河流水质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发光细菌法对淮阴市河流水样的毒性进行监测,并以毒性较为稳定的HgCl2作参比毒物,使此法所测得的毒性 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水质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大庆地区主要排水干渠水质及底质的遗传毒性.并且通过污染指数PI值来研究水质底质的的综合毒性.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将在环境监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大庆地区主要排水干渠水质及底质的遗传毒性。并且通过污染指教PI值来研究水质底质的的综合毒性。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将在环境监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应用梨形四膜虫快速监测水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形四膜虫(T.pyriformis)是一种分布广泛、取材容易、培养方法简单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应用其急性或慢性毒性试验的原理来快速监测水质,不但方法简便,而且成本低廉,因此很有希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水质监测生物。 已有文章报道过重金属对四膜虫的半致死的毒性作用,对四膜虫细胞分裂的影响。本试验以纯培养的梨形四膜虫受单一的有机或无机毒物污染后所引起的急性致死结果为依据,探讨毒物浓度与致死时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实际污水处理生产来评价梨形四膜虫运用于快速监测污水的可行性,并以  相似文献   

5.
使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发光体,在苏州市饮用水源地建立了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方法.详细介绍了方法原理及检测过程,通过在线集成实现了连续自动监测,在性能测试、方法比对、毒物测试、相关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三年连续运行数据确定了本地水样的静态及动态报警限.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毒性在线监测方法对传统预警技术进行补充,可以有效弥补水质综合性评估的不足,满足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6.
冯亚平 《环境科学》1978,(3):38-41,26
氰化物是水质监测中重要的分析项目之一。用化学法测氰化物干扰物质多,所用试剂的毒性也较大。以碘化银为敏感膜的氰电极,光敏性强,使用寿命短,灵敏度较低。为适应水质监测工作的需要,我们对应用银电极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摸索。  相似文献   

7.
2012年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系统应用于天津市饮用水源地,对2013年1月-3月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毒性数据未超过30%。根据与毒性监测同步进行的其它4项水质指标,可判断该点位水体质量达到生活饮用水质要求,与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所监测的结果相一致。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分析结果也表明毒性监测数据与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呈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张力 《环境科技》2005,18(Z1):106-108
以淮河石头埠水质自动站、淮南市环境监测站及其下属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监测结果为例,通过自动监测系统和人工监测系统对环境质量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2种监测系统的各自特点,从而更好地发挥2个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及预警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述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废水生物毒性试验在国内外发展过程及应用于废水监测的生物毒性和理化法的优缺点比较,简单介绍了生物毒性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中应用的几种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日趋增多。因此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水质状况是环境应急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起水厂取水口有人投药打鱼事故中,采用DELtatox便携式毒性测试仪在Q—TOX和B—TOX两种模式下快速检测事发地水质,结果表明快速、高效的检测为此次污染事故的成功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以后类似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探讨这一问题,给出了水质检测的机构,主要介绍了需要对水质检测人员的选择、对水质检测设备的选择和对水质检测材料的选择,同时给出了水质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对水样本的确定方法、对水样的检测项目、检测质量的审核,在检测项目中,主要介绍了分析方式的选择、水样本二次检测及检测数据比对、对水样本测试得到异常值复检和对水样本校准曲线控制,这样得到的测试数据,才具有正确性与真实性,才能保证人类对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的跨行政区界断面水质考核方法,通过两种打分方法、结合黑龙江省实例、按照水质类别法进行了考评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出境断面达标状况和出入境断面水质对比的考评方法可更为准确地反映如何通过用环境质量的改善体现行政区内污染物减排效果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论述了几种常见的检出限计算方法,通过吹扫捕集一气质联用法测定水中六氯丁二烯的实验获得数据,并按照不同的计算方式计算检出限,期望寻找出一种满足仪器法进行水质分析要求的计算检出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19年7-11月大通湖湖区33个采样点的8个水质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法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大通湖湖区水质的时空特征,识别了主要影响因子和污染源.以单因子指数法为评价方法,2019年7月大通湖水质为Ⅴ类,8月为劣Ⅴ类,9-11月大通湖湖区水质有所改善,为...  相似文献   

15.
基于t-SNE的晋北矿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蕊  袁瑞强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0):2540-2546
将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技术引入水质评价领域,探讨了基于t-SNE的水质评价方法,并对晋北矿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水质评价方法,基于t-SNE的水质评价方法降低了评价过程对经验值的依赖.地下水水质标准中某些指标(如氨氮、锰、挥发性酚类和大肠杆菌等)对不同的水质类别采用了相同的阈值,这导致采用传统方法评价时产生不确定性,而新方法基于"距离"概念识别不同水样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从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度.此外,新方法通过高维数据向量可视化直观地表达数据间的内在分类特点.评价结果表明,晋北矿区开采排水和生活排污引起了地下水水质恶化,主要超标项目有硫酸盐、总硬度、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数等.水质恶化影响的深度局限在200 m以浅,在空间上主要局限在靠近左云县和山阴县的部分地区,深层岩溶水水质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七大流域河道生态用水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河流生态用水的基本属性出发,提出了河道生态用水"量"与"质"的评价方法,其中量的评价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率法、实测径流法、消耗系数等3种方法,质的评价是基于污径比指标进行评价,并确定了"量"与"质"的评价标准。以我国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7个流域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单纯从量的角度进行评价,仅海河、黄河流域存在河道生态用水短缺现象,其它流域总体上为基本不短缺。但是如果对生态用水的质进行评价,只有松花江、长江和珠江的水质可以满足生态用水的要求,其它流域均在较差等级以下。结果表明只有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才能够揭示出我国生态用水的水量性或者水质性短缺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7.
生物毒性检测在水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建英  赵春桃  魏东斌 《环境科学》2014,35(10):3991-3997
水质安全不仅关乎生态系统的健康,更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借助水质标准浓度限值的传统方法评价水质安全存在一定不足,生物毒性测试能直观反映水体中所有共存污染物的综合毒性特征,已逐渐发展成为水质安全评价的重要补充.在大量文献资料调研、整理的基础上,首先从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出发,总结了常用的致死毒性、遗传毒性、内分泌干扰性等效应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其次,讨论了水质毒性评价中常用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毒性评价指标;最后,归纳总结了基于生物毒性测试的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包括潜在毒性法、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潜在生态毒性效应指数法、基于成组生物毒性测试的水质安全评价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既系统梳理了毒性测试在水质安全评价领域的研究进展,也为该领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有很多的生境、自然资源以及水质修复措施被开发出来,而生态修复后的监测、成效评估等研究内容相对较少。在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概念的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生态修复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以及数据获取方法等4个方面对生态修复后的效果评估的当前研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内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加强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对今后中国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利用额尔齐斯河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水质级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主要污染物类型,确定各污染物的主要贡献率。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质评价中水质级别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主要污染物判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