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八庙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目标,这就是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明显改善。这个目标充分表达了我国经济发展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决心。目标已经确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首先保证“九五’泪标的实现是关键.“九五”目标实现了,就为后十年打下了基础,带来了…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以宝鸡市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对宝鸡市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宝鸡市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要素—领域—任务”国家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为切入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之后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关键阶段,即“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国的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在“污染减排”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和“公共服务”三大领域,战略领域的划分逐步明确,环境规划要素逐渐充实,落实任务更加精细。而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的充实提高过程中,即“十二五”到“十三五”,进一步提出“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制度创新”三大领域。要素方面,通过推进“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使气、水、土三要素治理纲举目张。任务的重心则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为更好地发挥“要素—领域—任务”体系优势,支撑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十四五”规划应在要素层面全面覆盖且重点突出,领域层面系统整合并统筹协调,任务层面具体落实且创新机制,助力建成适应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开展"万人大造林""海绵城市""旧城改造"以及"清洁城市,美丽家园"等活动,标志着白城生态建设已全面启动,环境保护已开启新的篇章。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近些年来,吉林省白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举全市之力,千军万马齐上阵,  相似文献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在评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从护美绿水青山和做大金山银山两个维度,研究提出11种实践典型模式,并基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条件差异,提出4类区域转化路径。最后,提出推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模式、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路径、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评价机制与技术能力、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五年来,安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时提出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导致了“城中村”的形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对“城中村”加强管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卫生条件,规范土地的使用。通过“城中村”的改造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改善居住环境、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活跃,是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注的重要经济社会区域。然而,农村的生态环境脆弱,易受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从目前来看,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草场退化、各种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工业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很突出,这势必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也肯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据“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现状及其保护恢复利用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测算,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值就达800多亿元人民币,数目是相当惊人的。毫无疑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  相似文献   

10.
刘莺 《环境教育》2023,(3):38-39
<正>谋划生态环境教育“大思路”,搭建生态环境教育“大平台”,开设生态环境教育“大课堂”,重庆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四梁八柱”。近年来,重庆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加快构建环境教育体系“四梁八柱”,环境教育“走深走实”,取得积极成效。谋划生态环境教育“大思路”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争取支持。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向市人大专题汇报生态文明教育立法工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规定》纳入了全市立法计划,努力通过立法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推广配套“稻-鸭-油”模式应用技术,实行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投入,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都得到改善,取得了明显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白城市区空气优良天数328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1%,PM_(2.5)年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首位。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白城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吉林西部生态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生态保护启新程,环境教育润无声。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以“美丽滨州·绿行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环境教育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不断“走在前、开新局”。  相似文献   

14.
《青海环境》2001,11(2)
指导思想是 :紧紧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 ,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 ,突出重点领域和区域环境治理 ,加强分类管理和协调服务 ,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 ,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标任务是 :加强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环青海湖、东部干旱山区、龙羊峡库区及柴达木盆地 6个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到 2 0 0 5年 ,减缓长江、黄河源头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使青海湖流域湖滨地区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有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2020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经济日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三线一单”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框定了生态环境管控格局,用“线”管住空间布局,可逐步解决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问题,用“单”规范发展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关口前移提供了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7,(11):5-6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7.
概念作为语句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逻辑的起点和意义的来源,一般可分为常识概念、科学概念和法律概念三种。在追求适用稳定和理解准确的法律语境当中,如果概念之间不能保持有效的区分,在具体文义解释向度上势必会造成相互分歧、混淆、冲突等负效益。“生态环境”这一概念缘起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情境,具有偶然性和主观性。如果仅从常规语法结构上分析,存在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和联合结构三种不同且皆合理的解析样式。但置身于我国《宪法》以及部门法语境里,应当以法律人的体验为基准,并紧密结合法学学科的特质,从科学概念向法学概念回归。未来“生态环境法典”中“生态环境”应是一个统称,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和谐的生态关系、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以点带面”“小手拉大手”,将环保知识普及到校园,宣讲到社会。培育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孵化完善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团体。辽阔的大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似云朵的羊群,茫茫碧草、湛蓝天空,大草原赐予我们生存空间,我们也在用行动守护着草原。而这份责任从“小”开始……2016年,“溜溜时光环保社会实践社团”成立,面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各小学招募了一支欢乐的环保队伍——“校园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组织开展以“草原·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56所小学2000名小环保志愿者在校园组建了校园环保社团,实践社团对志愿者进行定期的环保知识培训,每周、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7日至9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现场观摩活动在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环保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行动;是培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近年来,阜阳市生态环境系统一方面加强执法监管,一方面加强服务帮扶,“管”“帮”并行、“硬”“柔”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位于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恒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