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柳岩  程郁 《绿叶》2016,(4):25-33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粮食产量的75%及粮食增产的90%(2007年、2009年除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地位。但是,水资源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约束却日益严峻:一方面,粮食生产面临水资源刚性约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土资源不匹配现象突出;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不仅农田灌溉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而且灌溉工程老化,机制落后。因此,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迫在眉睫。为突破这一瓶颈,要着力建立完善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统筹强化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与创新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技术,建立健全农田、水源、灌排的综合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4—2016年我国18个省份的水稻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ML指数将不同主产区的水稻绿色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再运用面板OLS模型探讨灌溉设施水平对水稻绿色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平原是唯一一个水稻绿色生产率达到有效的主产区;灌溉设施水平对我国水稻绿色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分主产区来看,长江流域和东北平原的灌溉设施水平可提升水稻绿色生产率,而东南沿海的灌溉设施水平对水稻绿色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5%,灌溉面积占全国灌溉总面积的48%,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本文从水文学角度,研究了华北、西北和东北3个地区水土资源特征;分析了作物熟制和适水种植的节水效益、农田供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农田棵间蒸发量和控制措施,以及提高高产农田用水有效性等水文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河北省南皮节水农业试验区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在自身区域经济发展中因政策性原因遭遇经济发展瓶颈。本文从分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入手,论证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着重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现在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窘境,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积极性的要求,提出了构建以粮食安全保障基金、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耕地保护基金为主的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建议,最终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富民增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考虑“水—土—能—碳”关联,使用全局共同前沿下三阶段超效率EBM-GML模型,测度2000—202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现实情况下粮食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1.007,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东北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明显高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后发现,外部因素较大程度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整体存在着34.98%的潜力未得到释放,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分别存在43.14%、24.01%和39.96%的提升潜力;粮食主产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收敛,三大地区收敛性存在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各项收敛程度最大。各地结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方向和潜力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降低各地区间的外部环境差异是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种节水灌溉新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灌溉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由于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增产以及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因而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提出了一种节水灌溉新装置,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下渗等实验,从蒸发和减少深层渗漏两个方面对其节水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装置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苏锡常地区农业灌溉的现状,分析了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应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生态渠道建设为工程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城郊高效安全节水灌溉技术集成与典型示范"(项目编号:2016YFC04031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专项在农业节水领域首批启动项目,实施期间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专项经费500万元。该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北京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节水办公室、中灌润华水务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参与,项目负责人是中国水利水电科  相似文献   

9.
正"西北典型农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编号:2016YFC04002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专项在农业节水领域首批启动项目,项目经费3000万元。本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蔡焕杰教授主持,项目集合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宁夏  相似文献   

10.
正由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等12家单位申报的"西部牧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获批列入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项目投入总经费5600万元,其  相似文献   

11.
探讨数字农业与气候灾害脆弱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农业经济防灾减灾、稳定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0—2019年13个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借助纵横拉开档次法、面板灰色关联法、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合成控制法等方法,探究数字农业对气候灾害脆弱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农业发展格局由低值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气候灾害脆弱性呈现“南高北低”分布特征,二者存在负向关联;(2)数字农业会显著降低本地及邻近地区气候灾害脆弱性,在改变空间权重矩阵后,该结论依旧稳健;(3)将“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检验,发现数字农业降低试点粮食主产区气候灾害脆弱性的结果依旧稳健;(4)数字农业信息基础是数字农业降低气候灾害脆弱性发挥的首要因素。粮食主产区应完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农业数字科技水平,以助力粮食主产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历年13个省份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和Global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各省份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①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能源使用量逐年上升,各省份农业能源效率存在波动,且易受外部环境影响。②农业能源效率提升与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紧密相关,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是影响农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实证结果,粮食主产区的农业能源效率仍存在改善空间,为推进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应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推广节能技术,并全面激活资本、科技创新等要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实施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河南粮食核心区北部区域已出现地下水超采情况,南部区域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超采区应采用井灌、渠灌联合运行方式,以及雨洪补源、引黄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利用、节水灌溉等措施,控制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严格控制氮肥施用强度等措施可减轻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负荷。在规划实施中深入研究、跟踪评价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护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去年我国粮食总产达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取得"十连丰"。但高残留、"毒大米"、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频频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已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使粮食质量出现信任危机,并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去年,广州市的一项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在更大范围内推行高效节水农业,对新建的高新节水灌溉项目予以补贴;  相似文献   

16.
南疆属极端干旱区,以绿洲灌溉农业为主,随着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等问题日益严峻,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目前亟待考虑的问题。对叶尔羌河流域四大用水结构和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分析,选取典型灌区2009—2013年的微观面板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1000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与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不同作物单方灌溉水产出具有差异,平均为2.25元/m3;典型区农田灌溉用水量差异明显,介于13035—20325m3/hm2之间。2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3,生产技术效率为0.6608。3源流区水资源的相对丰裕造成普遍节水意识缺乏,灌溉方式相对单一,农户对节水技术采纳与接受的意愿较低,这些是造成当前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农户的节水行为,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户对关键种植技术的掌握与管理水平,是实现技术效率与水资源产出效率有效提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渗灌——设施园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渗灌具有降低室内湿度、改善土壤环境、节约灌溉用水、减少肥料用量、省工省时、价格适中等优点,是目前设施园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详细介绍了渗灌系统的结构,渗灌管的种类以及使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04,(5)
日本"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日本还是"节水日"。这一天,以市长为首的政府官员们都会来到大街上,宣传节水的重要性,使老幼皆知,家喻户晓。日本宣传节水非常用心,在许多用品上都会印刷宣传的标志,例如,学生使用的铅笔、尺子上印有"节约用水",家庭主妇的围裙上也带有节水标记,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有关于水的知识和节水内容,中学课本里有大量介绍"水和人的生活"的资料,国家还专门为儿童拍摄了节水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平原区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村庄空心化聚落形态具有特殊性。以村落空心化为特征的乡村衰落是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阻碍。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吉林省平原区空心村的时空扩展和空心化特征,结果发现:吉林省平原区村落空心化起始晚,但发展快;人口和宅基地空心化严重,耕地质量具有"空心化"趋势。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议:在村庄整治中,应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机制,中心村实心化发展与零散空心化村落治理相结合,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中心村落职能结构,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重点发展农牧业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咸水灌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地处内陆,属典型温带、暖温带荒漠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很少;而地面水资源又较贫乏,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主要河流水量减少。而绿洲农业灌溉用水量却大幅增加,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水供求矛盾已日趋突出,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就适合新疆实情的节水农业技术咸水灌溉做了详细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