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油田污水深度处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过滤罐过流量下降、反冲洗后短时间内污水含油量偏高等现象,对过滤罐的反冲洗工艺进行了调整,考察了反冲洗压力、反冲洗周期、反冲洗程序对过滤罐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冲洗压力为250 k Pa,在此条件下滤料的更换周期长达半年之久,过流量约为310 m3/h;最佳反冲洗周期为35 min;调整后的反冲洗程序为在每次反冲洗前先不提起盖板,使滤料在压缩状态下水冲洗5 min,水冲洗完成后再开始正常的气、水反冲洗过程。调整反冲洗程序后过滤罐出口污水含油量下降了6 mg/L,平均值为8 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醛-硫酸改性法制备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核桃壳对模拟废水中低浓度Cr(Ⅵ)的吸附性能,并采用SEM和FTIR技术对改性前后的核桃壳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核桃壳表面更粗糙,孔隙轮廓更清晰,更有利于对Cr(Ⅵ)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废水p H为1、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00 min、改性核桃壳加入量为24 g/L的条件下,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为98.4%,高于在相同条件下未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93.1%);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Cr(Ⅵ)的吸附行为满足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巯基乙酰聚乙烯亚胺处理含Hg2+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Hg2+的质量浓度100 mg/L、絮凝剂的加入量3.7 mg/L、废水pH=5.0、浊度为0时,Hg2+的去除率达到88%;Hg2+和悬浮物在废水中共存时,当Hg2+的质量浓度100 mg/L、浊度127 NTU时,Hg2+和悬浮物可相互促进彼此的去除,浊度的去除率由40%左右增至95%以上;用该絮凝剂处理实际废水(Hg2+的质量浓度20~25 mg/L、浊度126 NTU、pH=3.5),当絮凝剂加入量为4.2 mg/L时,Hg2+的去除率为84%,浊度的去除率为97%,且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絮凝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巯基乙酰聚乙烯亚胺处理含Hg2+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Hg2+的质量浓度100 mg/L、絮凝剂的加入量3.7 mg/L、废水pH=5.0、浊度为0时,Hg2+的去除率达到88%;Hg2+和悬浮物在废水中共存时,当Hg2+的质量浓度100 mg/L、浊度127 NTU时,Hg2+和悬浮物可相互促进彼此的去除,浊度的去除率由40%左右增至95%以上;用该絮凝剂处理实际废水(Hg2+的质量浓度 20~25 mg/L、浊度126 NTU、pH=3.5),当絮凝剂加入量为4.2 mg/L时,Hg2+的去除率为84%,浊度的去除率为97%,且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絮凝剂。  相似文献   

5.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含碳吸附剂,并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用比表面分析仪和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及温度、污水pH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含碳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达90%(w)以上,表面粗糙,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比表面积477.5 m2/g,碘吸附值376.48 mg/g。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0℃及时间60 min、含碳吸附剂加入量20 g/L、污水pH为7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502.12 mg/L、石油类质量浓度45.31 mg/L.的含油污水,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1.51%和87.1%,处理后的COD和石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42.62 mg/L和5.83 mg/1,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含碳吸附剂的污水处理效果优于术质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严良  杨敬一  徐心茹 《化工环保》2015,35(6):656-661
采用破乳-絮凝法结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处理塔里木油田含油污水,以水样的油含量、Zeta电位、显微照片、界面张力为考察参数,得到一种新型水处理剂NP-22。NP-22为有机硅改性破乳-絮凝剂,其配方为破乳-絮凝剂YL-7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321的质量比95∶15。在NP-22加入量90 mg/L、反应温度45℃、沉降时间90min的优化条件下处理含油污水,水样的油含量由728.8 mg/L降至34.3 mg/L,除油率达95.3%。有机硅表面活性剂321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与YL-7复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聚合氯化铁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钢管厂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铁(PFC)。实验结果表明,当n(Fe)为2.5mol/L、碱化度为1.0、反应温度为35℃、PFC加入量为100mg/L时,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93.0%,色度为4倍。采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得PFC在稀溶液中的粒径呈正态分布,表明其为非聚集形态。当混凝剂加入量为75mg/L时,与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相比,PFC的处理效果最好,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80.2%。皮革涂饰废水实验表明,PFC加入量为500mg/L时,废水COD去除率为79.6%,色度去除率为92.4%,SS去除率为94.5%。  相似文献   

8.
针对乙烯碱渣废水高盐、高COD的特点,采用低氧生物反应器开展脱氮除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好氧区DO为0.5~1.0 mg/L,缺氧区DO为0.2~0.4 mg/L,好氧区HRT为15.3 h,缺氧区HRT为9.2 h,沉降区HRT为6 h的条件下,当进水TDS小于16 000 mg/L、COD为166~1 520 mg/L、氨氮质量浓度为8.4~32.6 mg/L、TN为10.4~33.8 mg/L时,处理后出水平均COD去除率为87.6%,平均氨氮去除率为90.7%,平均TN去除率为86.3%;当进水TDS升高至18 120 mg/L时,COD去除率不受影响,平均COD去除率为89.7%,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硝化细菌逐渐受到抑制,20 d后,氨氮去除率由80.3%逐渐降低至57.5%,TN去除率由75.2%降低至51.4%;TDS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影响不大,运行期间,其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后COD不达标的问题,以铁碳复合材料为填充粒子、以石墨电极为阴阳极构建了三维电极,考察了三维电极法深度处理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15 V、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7、曝气量60 L/h、液固比0.6 m L/g的优化工艺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2.4%;处理后出水COD降至67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某农药厂原厂区的有机污染地下水的水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小试确定了药剂投加量,并采用中试装置考察了混凝—气浮工艺的去除效果。小试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投加量为300 mg/L,聚丙烯酰胺(PAM)的最佳投加量为3 mg/L。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0.25 ~1.00 m3/h时,对浊度的去除率为82.66%~90.13%,对悬浮固体的去除率为80.12%~90.11%;碳原子数在10~28范围内的石油烃的平均去除率为38.96%~51.46%;1,2-二氯乙烷、2-甲基萘、苯、萘、甲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76%,67.49%,48.70%,54.56%,37.24%,62.53%。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对人造沸石进行改性,以实现其对废水的同步脱氮除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运用SEM、BET、EDS、FTIR、XRD和TG技术对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可提高人造沸石对废水中氨氮(NH4+-N)和总磷(TP)的去除率;改性沸石制备的最佳条件为HDTMA质量浓度12 g/L、LaCl3质量浓度9 g/L、HDTMA溶液和LaCl3溶液的体积比1∶5,固液比1∶90;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沸石吸附处理NH4+-N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3.78 mg/L和11.78 mg/L的废水,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96.88%和95.12%。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HDTMA和LaCl3有效负载于人造沸石表面,且未改变人造沸石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12.
旋流萃取分离技术处理石化电脱盐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永强  龚小芝  陈发 《化工环保》2015,35(3):297-299
采用旋流萃取分离技术处理某炼油厂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废水(初始废水含油量约为5 000 mg/L),优化了废水除油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除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旋流萃取分离机中心转子的转速960 r/min、废水流量2 000 L/h、废水温度80℃。废水经旋流萃取分离后,废水的含油量小于200 mg/L,废水除油效果较好;分离后油相的含水量约为0.1%(w),盐质量浓度小于20 mg/L,可回注到常减压装置原料罐循环利用。对于2 Mt/a的常减压装置,采用旋流萃取分离技术后,每年可减少支出100.4万元。  相似文献   

13.
以漂珠为载体制备了Ce掺杂Bi_2O_3可见光响应催化剂。采用XRD、FTIR、SEM和DRS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研究。以4#燃料油配制模拟含油废水,研究了催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的光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Ce掺杂Bi_2O_3成功负载到漂珠载体上,以四方相β-Bi_2O_3、α-Bi_2O_3和Ce O_2的形式存在;与空白Bi_2O_3相比,Ce掺杂Bi_2O_3固有的边带吸收波长拓展至544 nm。实验结果表明,在500℃条件下焙烧3 h制备的催化剂光催化效率最高,光照70 min时,油去除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凝—Fenton法深度处理维生素B12废水,考察各操作参数对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凝pH 4.5、聚合硫酸铁加入量300 mg/L、氧化pH 4.0、H2O2加入量420 mg/L、FeSO4?7H2O加入量334 mg/L、Fenton反应时间3 h时,混凝—Fenton法对维生素B12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较好,总COD和总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2.1%和90.0%;与Fenton法相比,混凝—Fenton法COD和色度去除率的提高率分别为17.4%和13.8%,且药剂成本降低了21.6%。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改性SiO2气凝胶,考察了经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改性剂改性的SiO2气凝胶对模拟含Fe3+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SiO2气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改性剂,V(TMCS)#x02236;V(正己烷)=1#x02236;5;当改性SiO2气凝胶加入量为75g/L、吸附时间为4h、Fe3+质量浓度为10mg/L时,模拟含Fe3+废水的Fe3+去除率为98.32%,剩余Fe3+质量浓度为0.168mg/L;采用改性SiO2气凝胶动态吸附处理流量为420mL/h、Fe3+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模拟含Fe3+废水,吸附后废水中剩余Fe3+质量浓度仅为0.196mg/L。  相似文献   

16.
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某石化厂炼油废水,制备了活性炭复合材料负载催化剂(Fe_2O_3/ACNT),与几种常见负载催化剂进行了物性和COD去除效果的对比,并对Fe_2O_3/ACNT的催化效果和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Fe_2O_3/ACNTFe_2O_3/活性炭Fe_2O_3/Al2O3Fe_2O_3/陶粒;Fe_2O_3/ACNT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强度和吸水率,使COD去除率由单独臭氧氧化时的约20%提高到66.8%。在催化剂填充量200 m L、废水pH 7.6、臭氧投加量200 mg/L、体积空速1 h~(-1)的条件下运行30d,COD去除率平均达65.1%,出水COD均值为40.8 mg/L,最高值为44.3 mg/L,满足外排水COD小于50 mg/L的指标。催化剂稳定性良好,运行30 d活性未见明显降低,具有在环保领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臭氧氧化、微电解—Fenton氧化和电化学降解的方法处理COD为6 000~8 000 mg/L、BOD5/ COD为 0.12~0.17的光引发剂生产废水,比较了3种方法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2 h时废水COD去除率达35.9%,BOD5/COD 为0.20;微电解反应4 h再Fenton氧化4 h后,废水COD去除率为38.2%,BOD5/COD 为0.28;电化学降解2 h后废水COD去除率达83.9%,BOD5/COD 为0.46,降解反应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2.6 kg/(m3·h)。3种方法对光引发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顺序为:电化学降解>微电解—Fenton氧化>臭氧氧化。  相似文献   

18.
罗倩仪  谢文玉  钟理 《化工环保》2014,34(6):535-538
采用两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预处理高挥发酚含量的石化厂汽提净化水,考察了HRT和DO对废水中挥发酚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级MBBR总HRT为10 h、MBBR中部废水DO 为1~3 mg/L的条件下, 装置连续运行处理ρ(挥发酚)=110~201 mg/L、COD=644~1 827 mg/L、BOD5/COD=0.15~0.69的废水,两级MBBR处理后出水平均ρ(挥发酚)为17.6 mg/L,挥发酚去除率达87.9%;平均COD为745 mg/L,COD去除率为32.7%;出水BOD5/COD平均为0.68,表明经过两级MBBR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