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云县位于北京的东北部,总面积2220平方公里,人口43万,是首都的郊区县。总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密云水库居县境中央,是首都的饮用水源基地,目前首都80%的地表饮用水来自密云。密云以水库为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县的自然环境保护区。这里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风景优美如画,森林覆盖率达56%,素有“首都郊野公园”之美称,是发展环保产业最理想的场所。为保护“密云水库”这盆净水,长期以来,密云人民加强对全县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造就了全县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为无污染、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绿叶》2002,(4)
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当时的人口要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75%。这一被广泛引用的统计结果过于受20世纪人口爆炸的影响——比例实在是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要想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结果,我们必须确定现代人类是从何时开始的,出生率是多少,以及历史上到底生活过多少人。普遍认为,现代人是在5万年前出现的。我们可以设想,当时是不会限制人口出生的,且人的寿命都很短,这就导致一个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较高的生育率——每个母亲大约会生6~8个孩子。到了中世纪,出生率开始长时间地下降。18世纪以后的记录表明,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人口容量预测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和重要内容。本文将基于经济和资源环境这一多目标体系,通过经济增长与就业率间的一般规律对关乎人口经济生存的就业岗位预测,以及对基于满足区域环境生态效应的绿地、水面积限制因子的估算,给出城市适度人口的新算法。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闵行区2020年经济人口容量介于210万与250万之间,而基于满足生态效应的土地资源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80万到230万之间。基于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综合适度人口容量范围为196~232万。  相似文献   

4.
正"南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北京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过度集聚。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推动"城市病"治理向纵深发展,才能找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点。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北  相似文献   

5.
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这表明地球人口已经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EPA)倡议这一天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世界人口问题的重视.2005年,法国图尔结束的世界人口年会发布消息指出,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5亿人.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也许是当今最为严重的问题,由于人口的增加,直接引发的政治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分析城市人口承载力内涵基础上,运用“可能-满意度”法,在多目标条件下预测未来可支持合肥市健康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①城市供水、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医疗是合肥未来人口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②经济资源是未来人口承载力的主要“推力”,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形成了人口承载力“拉力”.③预测2020年,合肥应将人口规模控制在593万人以内.  相似文献   

7.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要素,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对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综合运用灰色、阻滞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回归分析四种数学模型对青海省2013--2030年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青海省总人口将继续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年平均人口增长率8.77‰,2020年青海省年末常住人口将达到621.11万人,2030年将达到676.25万人.针对青海省的省情和人口发展形势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73万人口,1113平方公里面积。有铜都之称的铜陵是安徽省17个省辖市当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小的地级市。作为中国最早的产铜地,铜陵曾出产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因铜建城、因铜兴城之后,铜陵发展的下一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6,(10)
正北京作为13亿人口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近年来,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功能过度聚集、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日益凸显的问题,发展可持续性和城市竞争力面临着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提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对北京提出"明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水与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具有缺水历史的北京从古至今,北京的水,一直是影响人们生活,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困扰当局决策的大问题。更远的时候且不说,仅从800多年前北京第一次作为首都开始,缺水问题就成为困扰金代统治者的问题了。作为首都之前,莲花池的水足可供全市之用,作为首都之后,人口增加,经济活跃,用水增多,莲花池的水已不够用,于是到西山泉群中开发新水源,此时的北京人口刚过百万。对此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石湖集)中有记载:“龙津桥在燕山宣阳门外,以玉石为之,引西山水灌其广。到了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北京水利工作,开发玉泉山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策勒县农牧区两种不同生态环境中的4个乡1985年—1991年的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策勒县农牧区有2种生态环境:气候温暖、灌溉便利的平原绿洲区;热量不足、荒漠半荒漠的山前丘陵绿洲区。在人口构成相差不大的基础上,试用方差分析对两个类型的4个乡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的优劣对人口出生情况影响很小,在相同社会环境下,不同生态区之间的人口出生状况无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受医疗条件、交通、文化和传统风俗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迁入人口一般较多。两种生态区的人口密度,平原绿洲区高于山前丘陵绿洲区,这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能力所决定的。环境的负荷能力有限的,人口压力常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控制人口已成为生态平衡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1,(9):10-11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预测,2011年10底世界人口将突破70亿。目前,全球每年新增人口7800万,其中95%的新增人口出生在发展中国家。地球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剧了人和环境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渴望富有     
没有比这更令人心颤的事了——渴望富有。当世人孜孜不息渴求富有的时候,在熬得人死去活来的贫穷的身后,人们猛然发现,那片黑色的环境恶化的影子更大了,更长了,更浓了……一个声音在全世界响起: 摆脱贫穷,摆脱环境污染,摆脱贫穷与环境恶化间的恶性循环! 在贫穷的苦水里,我们渴望富有。就为这,有人砍倒一棵棵参天古树;就为这,有人铲平一块块绿色草原;就为这,有人掘开一座又一座青山……,,为换得一把美元偿还外债,为种一垄玉米养家糊口,为寻觅一粒火柴头大的金子,把一颗头颅和一双赤足象弓一样扎在穷得发烫的青石上……  相似文献   

14.
正波兰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仅在近代,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战"共造成波兰600万人口丧生,70%的工厂和1/3的耕地被毁,首都华沙成为一片瓦砾。冷战期间,波兰一直在内外政策上追随苏联,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缺乏民主,导致波兰成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动荡的一个。直到1989年4月,波兰才摆脱苏联的控制,国家趋于稳定。波兰从动荡走出到现在,只有短短的20多年。但令人吃惊的是,这20多年间,波兰迅速地追赶全球经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5,(5):30-31
《世界的人口》是一堂比较典型的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地理课。就教材内容而言,由“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世界人口问题”三部分组成。从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点出发,“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被列为教学的重点。因为这部分知识相对抽象,而教材中除了概括的字叙述外,仅提供了一张“世界人口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现在是"文化热"的时代, 形形色色的"文化节"层出不穷:某个市特产某某酒,就搞个某某酒文化节; 哪个街区火锅做得热,就搞个火锅文化节;什么地方纺织品卖得好,就弄个丝绸文化节……满人街都是"文化", 阳春白雪的"文化"二字,也就成了下里巴人的大路词汇,几乎可以与"偶" "八""素"等网络语言归于一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七部委联合举办"2004年中国环境文化节",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  相似文献   

17.
李蒙 《环境教育》2014,(10):63-66
正东京在500年前是个人口稀少的小渔村,叫江户。1457年,一个叫太田道灌的武士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关东平原的政治经济中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起了实际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江户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被称为"江户时代"。当时,天皇只是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住在位于关西平原的京都。1867年,德川幕府"大政奉还",明治天皇实际掌权后,将首都从京都迁到江户,  相似文献   

18.
199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人类环境保护的列车经过20年的漫长旅程,终于在去年驶抵巴西里约热内卢,到达人类文明进程的第二站。巴西会议之后,仅仅经过一年时间,这辆列车即抵达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首都——北京。  相似文献   

19.
一、需要深入研究人地(自然)关系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负影响,是当今地球面貌的新特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是同源的,却是互为影响的两类环境问题,因此研究人──地(自然)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即研究人口赝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实际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人文过程的表现,就当今和21世纪而言,人类主要应集中在探索和寻求解决地表人类环境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