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曾把耳朵所能听到的各种声音,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亦即大自然发出的声响和人为制造的声响,并且认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诚如斯言,人为制造的声音,哪里比得了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松声、涛声、鸟声……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向往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2.
何处无月明     
《绿叶》2016,(2)
正中秋团圆,是家人的期盼;中秋赏月,是多年的习惯。已经连续几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女儿无论多忙,都要带上水果月饼,从北京回到沈阳,与父母一起过团圆节。"月上柳梢头"的时候,一家三口便兴致勃勃地去赏月。我们共同看着月亮冉冉升起,如玉盘,如明镜,从柳梢头一点一点地攀上云端,高悬在碧空中。那时,夜己静,"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地上撒满月的清辉,我们便踏着月光走上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3.
李晓 《绿色视野》2011,(5):58-59
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了,那应该是植物拔节生长的声音。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这一节一节像火车上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  相似文献   

4.
正一天下午,外婆牵着我的手,沿着小区边的一条小河,一起去菜场买菜。快到菜场的时候,我忽然看见地上有只摔碎的玻璃瓶,在碎玻璃瓶中还有几只黑色的小蝌蚪,它们正拼命地扭动着身体,小尾巴一弹一弹地,仿佛在拼命地想摆脱困境,小嘴巴一张一合的仿佛在绝  相似文献   

5.
钱夙伟 《环境教育》2014,(10):19-19
正"捡垃圾换门票"是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2014年十一黄金周推出的活动,游客在景区捡拾一斤垃圾,在出景区的时候就能换取下一景点的门票一张。据称和每天三万多人的游客量来比较,来这里用垃圾兑换门票的人并不是很多。但通过在景区里的宣传,很多游客主动准备起了自己的垃圾袋。捡垃圾最多的一名游客,半天的时间里在景区捡了8斤重的垃圾,送到了回收点。当然,对于不少游客,并非是为了一张门票才去捡垃圾。一位游  相似文献   

6.
曹旭 《绿叶》2012,(11):123-126
一那是一条去山端的弯弯曲曲的道路,一条由木屋夹出的道路,从我住的北白川,去京大交流会馆,必定要经过的。樱花簇拥的木屋前,停着一辆辆汽车,五颜六色的汽车,在屋前屋后的树荫里掩映,疏水一直唱着歌,伴我行走。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水田,在木屋中间?在房舍和路密匝匝的围堵之下?那是一片汪汪的绿水,宽阔的秧田,欢乐的蛙声,令我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股悠闲的风儿,怀着一颗好奇心来到这个世间。大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都知道,以前的地球是一片绿色,天空大海一片蔚蓝色,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鱼儿在水里快乐的游着,其它动物在陆地上快活的奔跑,人们互相帮助……整个地球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地球妈妈也甜甜的笑了。可现在,地球变了。绿色大量减少,而黄色却越来越多,地球这是怎么了?这还不是人们大量砍伐树木,这种行为不仅让鸟儿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家,还  相似文献   

8.
湖南湘西凤凰,这是一座平和而又带有野味的沱江边城。它既是一座在民歌和民俗中渐渐老去的古城,又是一座在杵声和月色里流淌着美丽传说故事的古城,还是一座独具魅力与深厚湘西文化韵味的古城,更是一座蕴涵了史学意味、美学意味、哲学意味以及文学意味的古城。而我所知道的凤凰古城,还是从沈从文写的中篇小说《边城》开始的。于是,在我的脑海印象里:古城凤凰,它是由一个人、一本书、一条江构成的一座能让人牵肠挂肚的湘西古城……  相似文献   

9.
小鸟的悲述     
许胜柯 《环境教育》2011,(12):76-76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我悠闲地唱着。我生活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我和兄弟姐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次,我独自去远方大城市的姐姐家玩,飞累了,就在大树上休息。这时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把我的翅膀淋湿了,我就飞不动了。冻得直打哆嗦。我想躲起来,却被一个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13,(7):78-78
早在18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在他著名的《天真的暗示》一诗中写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的,从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从一朵花里看到一座天堂,从一个微小的个体生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整个物种的生命力,同样,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努力,也有改变整个  相似文献   

11.
哭水     
刘朔 《环境教育》2014,(9):52-53
正一我的家乡在鄂中东北部的丘陵地带,坐落在一个鱼形的山坡上。一条浩河如玉带环绕着村庄、屋舍及树林。家乡山清水秀,河水清亮,鱼类繁多,河边林木繁茂,野生植物及小动物栖息于水边,俨然一个微型荒野,一个生物的乐园。几个较深的河湾如小岛、荷包袋及米缸窝,流水经过一段浅滩后,静静地流入另一条较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校的一名绿色小记者,环境问题,真的是听了一遍又一遍,也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们总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那环境问题,应该说人人有责。不过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环境问题,我的责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关乎着环保问题。我们对待这些问题,不应该只是呼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是要参与进去,努力朝着环保的方向做。先来说说空调。空调确实是个好发明,在炎炎  相似文献   

13.
小木棉找家     
简锋 《环境教育》2014,(8):87-87
正烈日曝晒,河水干枯,地面龟裂。一株刚开花的小木棉大睁着好奇的双眼,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妈妈曾经说过的美丽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河流纵横交错,在风中散发出恶臭。成千上万台机器在树林中砍伐着,一辆辆卡车川流不息地运送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一座座钢筋铁骨的高楼密密麻麻  相似文献   

14.
夏天到了,田野里的麦子熟了,丰收的时刻来到了。阳光下的麦田是金色的海洋,风过时,会鼓荡起一排排麦浪,缓缓地起伏着,一波一波地涌向远方。一棵棵麦子被雨雪滋养过,被阳光照耀过,从麦秆到麦穗都是金灿灿的。它们肩并肩紧挨着,笔直地挺立着,仿佛大地的哨兵。布谷鸟在麦田上追逐嬉戏,在早春时,它们"布谷布谷"地催促农人播种。麦子黄时,又一声声欢叫着"黄了黄了",提醒农人们快来收割。吵吵闹闹的麻雀,让喷香的麦粒撑圆了肚子,惬意地停在稻草人的头顶或肩膀上。三五成群的蝴蝶、蜜蜂在尖尖的麦芒上跳舞。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  相似文献   

15.
透明的玻璃杯中,杭州白菊在沸水里轻轻浮动,水渐渐成了喜人的浅碧色,白菊花也羞答答地舒展了她的绰约风姿。风携着湖面微微的凉意从窗外拂来,氤氲茶香,散成一室清芳。轻轻抿一口,心神俱爽。喜欢这样的午后,一杯清茶一卷书,一片湖光一缕风。阳光在身畔洒下点点光影,随着时间缓缓流动,由近渐远,亦是越发的温柔。偶然间抬头,手边的玻璃杯上竟然映着一抹喜人的浅橘色,愣了愣,转头。窗外,云霞正开成一朵绚丽的  相似文献   

16.
太湖美     
陈彦壁 《环境教育》2014,(10):84-84
正一滴,那么稀少,那么珍贵。一滴,一滴,又一滴,汇成我富饶的太湖。一层轻烟笼在湖面,宛如一面轻纱。湖面泛起阵阵涟漪,一个个小浪花,朝着那水天相连的地方涌去。它们奔跑着,追逐着,嬉戏着,拉着手儿,从岸边涌到湖心,拉起早晨的序幕,吹响早晨的短笛,唱响嘹亮的渔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  相似文献   

17.
汪洋 《绿色视野》2014,(5):41-44
正加拿大女子巴萨雅尼在阿富汗边境解救了一匹染上毒瘾的骆驼。此后,她开始了为其戒毒的艰难历程。在一年多里,巴萨雅尼不仅让染上毒瘾的骆驼成功戒毒,还在替骆驼戒毒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爱情……勇敢解救受难骆驼在南亚一带旅行的加拿大女子巴萨雅尼,来到了阿富汗边境城市贾拉拉巴德。一天,她走过牲畜交易市场时,耳边传来一个男子愤怒的喊叫声,以及鞭子的抽打声,间或夹杂着动物的哀鸣。循声望去,巴萨雅尼惊呆  相似文献   

18.
尖叫的树     
老屋掩映在一片树林中,于绿意盎然中探出一隅。童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老屋后那棵最大的树下度过的。春夏秋冬,古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飞扬的花丝化作春泥酝酿下一年的繁华。仍旧记得它的样子。纤长细瘦的树枝在冬天还了无生机,分叉的树枝把天空划得支离破碎。一到春天,就  相似文献   

19.
家乡的杨梅     
郭倩 《环境教育》2015,(3):91-92
我的家乡在金沙江沿岸的半山上。这里山清水秀,盛产多种野生水果,但我只偏爱其中一种——杨梅。虽然我在老家待的时间不长,可是那杨梅的味儿,我怎么也忘记不了!一提到杨梅就让我回味无穷。我深深地记得那一次跟随邻居奶奶上山放牛的情景。那天,真是高兴得没法说。我满山乱跑,奶奶在后面急叫,我什么也听不进去,左手拔起一根草茎,右手揪起一株小花。"不要乱跑,担心老鼠……"我突然站住,不敢再前进半步。"老鼠"二字我听得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宣城市民明显感到,城市在一天天变美,街道在变宽,连每一处边角荒地,都变成了别致的小游园;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有绿岛相伴,四季花开绿树成荫;住宅小区内,一片片草地,映衬出满眼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