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玛多县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阿尼玛卿山以西的黄河谷地,是黄河流经之地的第一县,这里山峦起伏,湖泊众多,最负盛名的是扎陵湖、鄂陵湖。20多年前的玛多山清水秀,湿地连绵,草场丰美,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1980年至1982年,人均占有牲畜为100多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人均年收入排名第一县。那时,玛多县是青海的骄傲。丰收和富裕或者说经济增长,使人迷失了方向,“突破百万牲畜”的口号之下,玛多县的草场迅速过载,不堪重负。当时只要来玛多县放牧,就无偿  相似文献   

2.
王勇 《绿叶》2013,(8):52-57
当下的草原上,尽管"栏内青草栏外沙"的情形随处可见,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草场承包制度下的铁丝围栏草场建设必然造成了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实际上,在草场承包之前,甚至在早期的历史上,草原上亦有着"栏内青草栏外荒"的情形。与以前受成本制约的、简易围栏时代的"围小放大"相比,作为"栏外沙"的"牧道"这一"公地",其绝对面积要比过去作为"栏外荒"的"公地"要小得多,"公地悲剧"的程度因而也愈小,从而也就意味着愈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也即,草场承包即铁丝围栏草场建设本身对草原生态的影向其实并不显著,有些证据甚至印证了围栏草场之于草原生态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盟草原资源十分丰富,天然草场总面积为14993万亩,其中牧业四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草场面积为10528万亩,占全盟草场总面积的70%,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主体部分。呼伦贝尔盟草场类型多样,主要天然草场可分六大类:①山地林缘草甸草原,面积为651万亩,载畜量平均5亩草场一个绵羊单位;②山地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白城地区草原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心,是著名的科尔沁大草原的东端部分。辽阔的草原不仅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对调解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六、七十年代,由于人们缺少环境意识,忽视草原生态保护,滥垦、滥收、滥樵、滥挖药材等掠夺式的利用草原资源,加剧了草场的恶化。形成了农田吃草原,风沙吃农田的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系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生态结构失调、草原功能减退,沙化、碱化、风化日趋严重。根据资料统计,1980年全区草原总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415万亩,可利用面积减少521万  相似文献   

5.
《绿叶》2020,(4)
正我是一个藏族人,来自四川若尔盖。我在家乡做草原沙化治理十多年了,慢慢地发现,草原、牛羊、牧民是离不开的,这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若尔盖是全中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黄河水的30%来自若尔盖湿地。记忆中的若尔盖实在令人着迷。牧民的孩子在马背上长大,从小放牧。可年纪那么小,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怎么知道?小时候放羊,爸爸跟我讲,今天我们家的牛丢了,有可能在冬季草场,你去找回来。怎么找呢?他比画着跟我讲,你这样走的时候,这里有一块沼泽地,这边有条河,过这条河时候你必须要找到不太深的地方;还有那边有一户,他们家的狗特别厉害,你得绕着走。我根据爸爸比画的地图,脑子里面反复想着,然后骑着马就这样寻找,找到牛羊的时候,我特  相似文献   

6.
天边物语     
《绿叶》2020,(6)
正高山上的韭菜坪诗曰:曾记童年春园韮,白花细叶绕指柔。忽然眼前十万亩,紫花如海天外秋。贵州赫章县处乌蒙山区,就是毛泽东诗里说的"乌蒙磅礴走泥丸",为古夜郎国之地。山上有一块十万余亩的韭菜坪,国内鲜有人知。原为牧场,深可没牛羊,20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7.
草原生态平衡对人类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草原生态平衡是保障草原生物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发挥草原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草原生态平衡关系到草原牧业、农田种植业和与之相关的工业、手工业的经济发展。首先,从牧业方面看,保护和发展植物资源是牧业生产的基础。我国牧业生产比较落后,当前主要还是依靠天然草场放牧。人们把草原当作牧业生产的廉价基地,采取传统放牧方式获取畜产品,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也差。但是,由于畜产品是紧俏商品,不论  相似文献   

8.
高寒牧区玛曲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湿地,也是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到湿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发展.通过青海、内蒙古两个典型牧区为参照区,对比分析了2001-2009年间玛曲天然草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玛曲天然草场整体上呈超载状态,草场人口压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畜牧业的转型途径,为牧民的生计和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选取了青海省玛多县2005年、2009年和2013年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玛多县近九年来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景观结构与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Markov模型,预测玛多县未来十几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是玛多县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2005~2013年,玛多县草地和人工用地面积增加,人工用地动态度最大;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总变化面积为12 983.87km2。2005~2009年玛多县景观异质性不断减小,空间连接性增加,景观团聚程度高,各类型斑块分布较集中;2009~2013年玛多县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高、团聚程度低;景观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  相似文献   

10.
视界     
《环境教育》2012,(10):12-13
1.北京9月28日,北京迎来"最堵周",道路基本失去了运输的功能成为"停车场"。19点20分左右,北京国贸桥自西向东路段,来往车辆蜗速前行。2.海南10月1日早晨,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遍布50吨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是市民及游客中秋夜赏月留下的。图为大东海沙滩垃圾遍地。3.霍林郭勒霍林郭勒位于科尔沁草原北端,是以开采煤矿、发电、化工为主的工业城市。因为污染严重,很难看到牛羊等动物,地方政府在草原上放置了大量的牛羊雕塑。  相似文献   

11.
悠悠黄花情     
《绿叶》2016,(6)
正我最后一次采黄花,是在少年时代。我那时才十三四岁,生活在科尔沁草原西北部一个叫那林的偏僻的小村子里。我们那一带地广人稀,草场十分辽阔,大片大片的碱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牛羊等牲畜最喜欢吃的菅草。这种草,高不足二尺,细茎窄叶,绿色偏深,很富柔韧性。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菅草油性大,营养丰富,牛羊吃了抓  相似文献   

12.
悲壮的旅行     
在遥远的北极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神秘莫测的动物——旅鼠。它们虽然个头很小,但数量众多,整个北极草原都是它们的天下。它们既能把北极草原搞得生机勃勃,也能使之死气沉沉。它们是那片草原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因为它们肩负着为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提供口粮的重要任务:狐狸、猫头鹰等均以它们为大餐。  相似文献   

13.
<正>我发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草场,包括坦桑尼亚角马迁徙、洪流搏动的塞伦盖蒂大草原,西藏高原和蒙古大草原。草场一直萦绕脑海或记忆的边缘。稀树草原(炎热、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成长的植被类型)和温带草原(温带气候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大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40%。人类起源于广袤的非洲大草原,许多狩猎采集社会直到近代都与这种环境息息相关。各种形态的人类社会约从一万三千年前开始通过培育各种作物和驯养野生有蹄动物而逐步演化。  相似文献   

14.
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陕西生态总资源承载人口能力,预测陕西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方式,陕西耕地资源与人口数量35年后基本饱和;草场资源严重超载畜牧,人均草场资源远低于实际需求;森林资源已经供不应求;水资源对于人口数量严重紧缺,渭河水质污染严重。面对这一现实,陕西需要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土地综合管理;提高草原保护意识,加大草原建设力度;依法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扩大用材林营造面积;加强节约用水意识,充分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阿勒玛勒镇中学,位于著名的伊犁河谷巩乃斯流域东南端,这里有国家级旅游胜地"空中草原那拉提",有亚洲最大的10万亩野生果林"阿勒玛勒野果林"。学校所在的阿勒玛勒镇也是国家级优美乡镇,这里也是祖国的最西北。阿勒玛勒镇中学前身是阿勒玛勒乡二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库鲁斯台草原作为研究区,利用80年代到2014年草原范围内生物量、牲畜量、耕地数量及其用水量等数据,对库鲁斯台草原退化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目前库鲁斯台草原退化严重。草原范围内湿地面积从80年代至2014年减少了85.0%、草地可利用面积减少了36.5%、退化草地面积增加了225%、盐碱化面积增加了233%、草地沙漠化面积增加了2350%。(2)库鲁斯台草原退化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用水大幅增加。草原范围内总灌溉面积从80年代至2014年增加了186%、草原内机电井数增加了292%;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2000年,额敏河流域总用水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2000年又呈大幅增加的趋势,总用水量从80年代至目前增加了36.11%。二是草地牲畜数量大幅增加,引起草地生物量减少,草原范围内牧业户数从80年代至2014年增加了24%,草原内过冬牲畜量增加了45.6%,草地总产量减少了64.43%。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西部草原,位于松嫩平原的中部。这里气候比较干旱,年降水量450mm左右,局部地区在400mm以下,风大是这里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境内有洮儿河、嫩江等河流流过,地下水也比较丰富。西部草原区生长着许多耐旱、抗风沙的旱生、半旱生植物。草原类型以草甸草原为主。过去这里曾是各种野生动物成群,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好地方,非常适于发展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其中湖泊面积变化是其问题之一.采集1990~2018年近30年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以玛多县小型湖泊星星海、阿涌吾儿马错、龙日阿错、阿涌该马错为研究区,利用改进后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玛多县小型湖泊进行水体的提取.借助湖泊变化幅度以及湖泊演变强度等指数,综合分析了玛多县小...  相似文献   

19.
莫燕  王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11(6):281-281,283
开发草原牧区地下水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莫燕,王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地跨四川省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北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在该区约10万km2的草场上,放牧着约500万头牲畜,畜牧业及其加工业是该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祁佳丽 《青海环境》2011,21(3):145-146
青海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文章以三江源区玛多县生态监测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3S技术对玛多县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对生态状况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