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决定于2004年7月在重庆举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学术年会,研讨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对策、成果与应用,交流安全生产、安全健康领域科技进步与相关法规标准及促进职业安全健康事业发展的管理经验。会议诚邀国内安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一个发展中的交叉科学领域——安全科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以科学哲学的思想为指导、系统科学的方法为手段和科学学的内容为借鉴,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特别着重阐述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同时提出了安全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它的学科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与专业设置的方案设想。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其他中国学者对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3.
200 4年2月9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安全小康发展战略”课题组举行课题报告会,向协会理事会领导汇报课题研究成果。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副理事长纪明波、钟群鹏、阎三忠出席会议。承担课题总报告的中国地质大学罗云教授重点就安全小康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向协会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引起了与会领导的广泛关注。承担分报告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也分别作了汇报。会上,各位理事长从不同角度对安全小康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最后张宝明理事长指…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我国安全科学领域一本学术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本文以2005~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有关数据说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涉及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作者所在地涵盖全国27个省市及海外3个国家和地区,在安全科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发文数量稳中有升,注意刊发不同领域和机构的论文,发展平衡,有稳定的发展潜力;基金论文多,期刊学术水平比较高;版式编排规范、标准,既注重刊物质量,也注意期刊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9,(6):74-74
本刊讯 为奖励在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较大或重大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促进安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登记,设立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科技奖于2009年正式启动,今后将每2年组织1次评奖。  相似文献   

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检索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检索收录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信息性国内外公开发行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  相似文献   

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检索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检索收录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信息性国内外公开发行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1月创刊。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关注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安全领域重大项目,鼓励开展安全科学技术学术探索和交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安全科技成果推广,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和企事业,及时推广国内外最新成果,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检索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检索收录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信息性国内外公开发行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1月创刊。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检索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检索收录学术性权威性应用性信息性国内外公开发行增强全民族安全科技文化意识促进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综合发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为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性一级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原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  相似文献   

11.
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通过对安全、安全系统、安全动力学等基本概念的探讨 ,提出了安全属性概念 ,拓展了安全、安全系统的内涵 ;同时运用科学学、哲学、系统科学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 ,从安全属性的角度研究了安全的规律性。笔者还指出安全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安全规律性的途径。这些探讨和研究为安全科学的充实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安全文化的产生过程及内涵。阐述了在企业营建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安全教育对企业创建健康的安全文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predictive factors in safety culture. Method: In 2008, a sample 939 employees was drawn from 22 departments of a telecoms firm in five regions in central Taiwan. The sample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containing four scales: the employer safety leadership scale, the operations manager safety leadership scale, the safety professional safety leadership scale, and the safety culture scale. The sample was then randomly split into two subsamples. One subsample was used for measures development, one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Results: A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four factors with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afety culture (R2 = 0.337): safety informing by operations managers; safety caring by employers; and safety coordination and safety regulation by safety professionals. Safety informing by operations managers (ß = 0.213) was by far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ive factor. Impact on industr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promoting a positive safety culture at the group level.  相似文献   

14.
用现代控制论原理,通过分析安全系统的结构及其特性,建立了安全系统状态方程和安全度的动态模型,探讨了安全系统的宏观预测及状态方程的参数辨识问题。运用本文所述方法,曾在几个工厂进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安全投资经济分析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安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减少损失,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以便集中投资,获取最大的安全效益。笔者给出了安全效益的新定义,以安全价值和边际效益分析为基础,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采用FTA法,分析安全所具有的功能与所耗成本的关系。揭示安全投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发现和消除不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资金的利用率,以便优选安全措施方案和确定安全投资的方向,选择最优经济投入方案。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在多种生产要素限制条件下,安全投资对社会和其他方面影响的最优化问题。采用技术经济方法,评价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各指标是否符合设定值,确保安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利于人们对安全投入的认识,强化企业安全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6.
17.
PROBLEM: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safety climate,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safety climate or to testing the hypothesized mediating role of safety climate with respect to safety-related outcomes. METHOD: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from 2,208 employees of a large national retail chain in 21 different locations. RESULTS: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ree factor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afety-related policies and programs, and general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ccounted for 55% of the variance in perceived safety climate. Interestingly, organizational climat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safety climate,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other more safety-relevant variables. Partial correlations showed that safety policies and programs had the largest observed correlation with safety climate, followed by two of the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communic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Using Baron and Kenny's (J. Pers. Soc. Psychol. 51 (1986) 1173) procedures, the principal effects of the various work situation factors on perceived safety at work were found to be direct rather than mediated by safety climate. Safety climate influenced perceived safety at work, but its role as a mediator was limited. IMPACT ON INDUSTRY: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other recent findings on safety climate and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workplace safety.  相似文献   

18.
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基础学科 ,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并得到广泛应用 ,从而出现了安全逻辑。笔者概要分析并阐述了安全逻辑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 ;指出安全逻辑学已成为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安全逻辑的推广及应用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对安全逻辑的长期研究 ,认为我国“安全逻辑学”的框架及学科理论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笔者从哲学角度 ,对安全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剖析 ,探讨了安全意识的构成与运作机制 ,其中包括安全意识的结构以及安全意识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新世纪的安全观念 ,即拓展安全领域、以人为本 ,保障安全 ;以素质教育为本 ,加强安全文化宣传 ;以科技为本 ,创塑安全新貌 ,弘扬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20.
构思“安全学”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线 ,对“安全学”的内涵 ,从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构成、安全学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安全观 ,安全哲学、安全哲理与安全方法 ,原始安全动力学、安全系统的灰色特征以及安全系统的非线性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构思 ,以图搭起“安全学”的顶层结构 ,为撰写“安全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