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益恶化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始终是国内外大多数城市水源地安全和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威胁。从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风险源、水源地易损性、应急评估和预警技术及应急机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研究进展。述评认为,应关注城市水源地的特殊易损性及突发性污染的威胁,重点研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快速评估和预警技术及应急机制,全面开展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基础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恶化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始终是国内外大多数城市水源地安全和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威胁.从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风险源、水源地易损性、应急评估和预警技术及应急机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研究进展.述评认为,应关注城市水源地的特殊易损性及突发性污染的威胁,重点研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快速评估和预警技术及应急机制,全面开展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基础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载体,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侵害人体健康,而且破坏土壤耕作功能。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涉及面广、受害人多、技术性强等特点,加之因果关系认定与证据收集难度大,促使受害人的权利救济遭遇现实困境。建议在严格责任、修复费用次优受偿、惩罚性赔偿等原则指引下,完善能实现受害者联合、节约司法资源、促进企业产业升级的集团诉讼制度;建构以"重金属污染基金制度"与"重金属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为主要路径的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损害的社会化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北郊工业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州市北郊工业区主要纳污河流,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及其支流荆马河底泥中的多种重金属含量(mg/kg)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沿顺流方向增加;主要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Cu,398.5;Pb,586.9;Zn,6 139.0;Mn,1608.0;Co,28.74;总Cr,28259.0;Ni,50.33;V,123.1.运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徐州市北郊工业区河流底泥已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Zn污染最为严重.荆马河底泥中的重金属不仅是其水体本身的内源污染,也是京杭大运河铜山段底泥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沭阳县发生的氨氮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之后,与及时采取措施的连云港市的比对,就水源地预警监测体系的建立、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应急预案、污染源排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今后需更好地做好监控与预测,采取应急措施,尽力降低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6.
2011年发生在云南曲靖市的铬污染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性的极大关注。为维护环境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向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标志着中国以民间环保组织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在实践中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由于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得相关案件在实践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陷。以云南曲靖市铬污染事件出发,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呼吁国家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以环境损害事实为基础的环境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遂昌金矿的重金属废水对环境和居民健康影响已有报道。由于国内缺乏系统尸体解剖资料,仅以尿、发等生物材料测定结果难以全面反映环境接触效应。为此,作者采集该矿废水污染区生产的稻米饲养大鼠,进行重金属污染元素毒理学评价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观察重金属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及其联合毒性,探讨该矿周围地区居民长期饮食含过量重金属的大米和水对机体的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CM_CB模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聚类法已经运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然而此法在确定聚类权重时仅考虑重金属浓度,忽略了衡量重金属毒性强弱的重要指标生物毒性指数。为了更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将生物毒性指数引入到聚类指标权重中,构建GCM_CB(grey clustering method_concentration and biotoxicity)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通过对华东某地区的10个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并与常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其多数样点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针对样品4和样品9中的元素Hg,因其强毒性,使得评价等级由I级定为II级,从而提高了评价方法的灵敏度,更加符合该区域的实际土壤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有效态离子冲量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园  宗良纲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3):173-175,178
选择红壤、黄棕壤和潮土为对象,依据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和三级标准确定土壤重金属铜、锌、镉的污染浓度,通过生物盆裁试验研究在重金属Cu、Zn、Cd复合污染条件下牧草(黑麦草、紫花苜蓿)体内重金属含量和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性质的污染土壤上,牧草体内重金属的离子冲量与其对应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离子冲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校正土壤pH、牧草品种等因素后,土壤有效态离子冲量可以有效表征不同土壤-牧草系统的重金属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0.
黄河兰州段、白银段重金属污染的磁学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兰州段、白银段的水样及沉积物样进行了环境磁学研究,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的输入对河水的磁化率产生影响,且磁化率变化因污染源而异;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了沉积物的磁性特征.重金属含量与磁参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在黄河白银段东大沟以下河段,重金属含量与非磁滞剩磁(ARM)、ARM/SIRM(SIRM为饱和等温剩磁)、频率磁化率(Xfd%)等磁参数有同步增强趋势,可能与细磁性晶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有关.综合分析磁参数与重金属含量变化发现,河水Xfd%和ARM/SIRM可作为衡量部分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底泥重金属污染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广泛分布,而底泥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环境变化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污染。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具有生物累积特性,可以直接威胁高等生物包括人类,因此,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综述了我国底泥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存在形态、释放规律和治理措施,并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酸雨对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酸雨对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在酸雨作用下 ,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活性明显增强 ,化学形态转化明显 ,迁移能力和生态危害能力亦明显加强。探讨了控制酸雨发生、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技术以及开展复合污染环境化学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1985~1989年佛山市主要纳污河流汾江河涌底质重金属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底质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重金属在底质中的累积及其相互关系。表明河涌底质重金属含量沿河分布的差异与工业排污位置有关;底质对重金属的单位累积量基本稳定,对不同重金属累积能力有明显差异;底质中亲铜元素(除Cd)相互关系较密切。提出三角洲河网区支涌底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评价了汾江河涌底质重金属污染状况,表明目前底质处于轻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以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分析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红树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转运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水环境、沉积物重金属和红树植物重金属间的联系及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Hg为极强污染,Pb、Zn和Cu为中等污染,其他重金属无污染;研究区整体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中等,其中Hg为主要贡献者。(2)保护区河段雨季水体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干季,雨、干季水质总体均表现出中上段(A段)中间段(B段)出口段(C段);(3)3种红树植物对Cd均表现出强富集,对Pb表现为弱富集能力;(4)沉积物重金属和水质参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红树植物会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富集和转移重金属。(5)研究区上游农业生产活动及市区交通和工厂企业综合排污是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5.
城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外学者对城市街道灰尘中重金属的积累分布、粒径效应及其生物有效性等已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研究,而中国城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空间分异。综述了城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现状、粒径效应、来源以及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对今后的城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废弃地修复植物种类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修复被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优良植物的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修复被Cd、Pb、Zn、Cu、Mn污染土壤的植物进行了罗列与分析,筛选出了一些可以应用于修复因重金属污染而废弃土地的、且生态恢复生长快、生物量大、抗逆性强、富集重金属多的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喀斯特地貌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评价中的难点,在半机理模型 —— 潜在污染指数模型(PPI)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将土地利用指数替换为重金属指数;其次,重金属的选择引入了健康风险理念;第三,考虑到喀斯特地貌土壤重金属的产生、迁移和衰减特性,对重金属指数、径流指数和距离指数的权重系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引入潜在污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工矿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面积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或被固体废物占用现象。因此,利用固体废物来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问题有着重要环境意义和应用价值。固体废物作为改良剂不仅能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论述了无机固体废物钢渣、赤泥、粉煤灰,有机固体废物污泥、秸秆、猪粪、生物碳用作重金属土壤修复改良剂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株洲市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已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研究了株洲市4个公园5个土壤样品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表明,Cu、Zn、Cr、Cd、Pb、Ni、Hg、As的平均值分别为52.43、129.15、66.37、0.55、48.82、30.36、0.08、4.80mg/kg.以2003年株洲市土壤重金属...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污染土壤修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阐述了微生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微生物活性、生物量,且重金属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生物吸附富集和溶解作用,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