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评价海洋水污染的价值损失是海洋环境规划、制定海洋环境保护对策与政策的基础.文章运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估算了2002~2005年青岛海域水污染价值损失.得出青岛海域损失价值在2005年最高(82328.4万元),损失率为0.97%;2004年损失率最低(0.61%),损失价值为42853.2万元.可见,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青岛旅游景点的开发,海域环境质量的损害程度也进一步增加,导致青岛海域环境质量损失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包头市万水泉污水厂进水浓度的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针对COD负荷,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高于工业废水和城市公共污水,污水厂进水COD浓度主要由居民生活污水的COD浓度决定,居民区生活污水COD浓度在600~1 500 mg/L,高于污水厂进水COD浓度的平均值749 mg/L,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OD浓度327.6 mg/L;化粪池对于颗粒性COD的去除率在40%以上,对总COD去除在20%~30%,设置化粪池可有效降低居民区污水中COD浓度;本地特有的餐饮习惯造成当地餐饮废水COD指标偏高,平均值达到1 084 mg/L。确定了包头市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高的影响因素,为污水厂的运行及升级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法评估农业污染地下水环境价值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力资本法(HCA)评估了华北典型高产粮区地下水资源硝酸盐污染的价值损失.引用国外的研究结果,建立了硝酸盐污染浓度与健康损害的剂量反应关系,分病因预测了地下水污染超标区增加的死亡人口数量.按照潜在寿命损失人年(YPLL)的计算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本损失总量估算函数.应用该函数评估了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资源的价值损失为860.8万元/a,相当于每公顷耕地面积上增加外部环境成本293.9元/a.  相似文献   

4.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制环氧脂肪酸甲酯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各个阶段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调整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降至-50~+50mV,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6 000mg/L时,出水COD在1 300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80%,VFA浓度为180mg/L(以乙酸计)左右,最佳容积负荷为6.0kg/(m3·d);采用SBR处理UASB出水,当容积负荷为1.27kg/(m3·d)时,出水COD在25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0%以上,氨氮浓度在25mg/L以下,TP浓度在4mg/L以下,且处理后废水的COD、氨氮浓度、TP浓度均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A级要求。  相似文献   

5.
A/O生物膜法强化处理石化废水及生物膜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石化综合废水.反应器在O段添加装有改性聚氨酯泡沫的多孔塑料球载体,强化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进水分别为水解酸化池出水(阶段I),石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比例为3:1(阶段II)以及单纯的石化工业废水(阶段III). 结果表明,尽管进水COD和氨氮波动较大,但出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稳定,说明生物膜反应器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HRT为30h, 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为74%~77%和96%~93%,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为58%和79%.第II阶段进水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的处理效果最好,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63±12)mg/L和(0.75±0.28)mg/L.出水总氮主要为硝酸氮,亚硝酸氮的浓度很低(小于0.1mg/L),表明硝化作用进行得较为完全.进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小于1kDa(70.9%)和大于100kDa(10.4%).出水中大于10kDa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减小,分子量主要分布在小于1kDa(56.6%)和1~5kDa(26.2%),表明A/O生物膜反应器对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较好.454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 生物膜中变形菌门菌群所占比例最大(60.0%),其次是浮霉菌门(16.9%)和拟杆菌门(9.8%).在属的水平检测到氨氧化菌(AOB)Nitrosomonas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 Nitrospiraceae Nitrospira以及反硝化菌Azospira和Thermomonas.NOB的比例较高,这与反应器较好的硝化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生活污水预沉淀-SNAD颗粒污泥工艺小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冬  崔雅倩  赵世勋  刘志诚  张杰 《环境科学》2019,40(4):1871-1877
采用人工配水,在SBR反应器中启动同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NAD)颗粒污泥工艺,随后逐渐降低进水氨氮浓度,低氨氮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通入预沉淀后生活污水,考察SNAD颗粒污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SNAD工艺启动成功后,氨氮去除率大于98%,总氮去除率在89%左右,随着进水氨氮浓度逐渐降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升高,总氮去除率逐渐下降至75%左右.通入预沉淀生活污水(NH4+-N 52~63 mg·L-1,COD 99~123 mg·L-1)后,平均总氮去除率为73.2%,出水COD浓度在35 mg·L-1以下,最大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为0.7 mg·L-1和12.8 mg·L-1,连续30d以上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了生活污水碳氮同步高效去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型(火山岩和陶瓷环)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混合型填料挂膜情况,不同HRT、DO和进水COD浓度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型填料挂膜效果好,15 d后反应器达到稳定状态,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5%以上;在水温为20~32℃,HRT为12 h,DO为5~6 mg/L的条件下,对COD、氨氮、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5.8%、71.8%、45.9%和35.7%;当进水COD浓度为100~400 mg/L时,各个指标的去除率随着CO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可见进水COD浓度会对污水净化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定价下的COD和氨氮削减成本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测算了工业废水COD和氨氮削减成本并进行了分析。总成本中折旧费和日常运行费各占35%和65%;COD和氨氮削减成本为1 287元/t~29 035元/t和2 433元/t~46 560元/t,加权均值为4 936元/t和17 755元/t,二者之比为3.60∶1,90%置信区间为(4 647,8 514)和(13 989,24 617);70%和63.2%的企业以6 837元/t和20 083元/t以内的成本削减了73.7%的COD和42.1%的氨氮。不同企业和行业COD和氨氮削减成本差异明显,以概率分布确定综合成本用于排污权交易定价可能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现象,为明确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原因,通过对南昌市2018—2020年降雨特征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影响的统计分析,估算了降水对雨污合流制管网污水浓度的影响.考察了合流制管网4个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水量,结合水量平衡三角法,核算地下水、河水、雨水的渗入.以及利用倒排查法对源居民小区内/外-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沿程采样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2018—2019年上半年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在降雨后2~5 h进水浓度明显降低;但2019年下半年—2020年这种相关性明显削弱.②污水处理厂日进水COD受泵站的日流量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③水量三角平衡定量分析表明地下水、河水混入28%~38%,雨水混入11%~18%.④水质沿程的分析显示小区到某些泵站的浓度明显降低,雨天COD、氨氮浓度分别减少了69.78%、75.21%,晴天COD、氨氮浓度分别降低了66.78%、76.94%,表明相应的小区外-泵站段的市政管网是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降低的关键管段,亟需进一步重点排查和改造.⑤老旧小区排水浓度受天气的影响远比新小区大,雨天分别比晴天减少79.23%、67.87%和54.40%,可能发生了大量雨水混入.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粉煤灰-壳聚糖复合物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粉煤灰-壳聚糖复合物(CWF)的投加量、pH值、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生活污水的除浊率、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WF的处理效果整体上优于单独使用壳聚糖或粉煤灰,用CWF处理生活废水的最佳pH值范围在7.0~8.0之间,CWF(1∶6)的最佳用量为2g/L,CWF(1∶15)为1g/L,最佳处理温度分别为35℃和25℃,最佳搅拌时间分别为10min和20min。在上述条件下,用CWF处理污水的效果最好,可使污水的除浊率和COD去除率提高到98%以上。此外,实验表明,以上三种絮凝剂对生活污水的氨氮去除作用不大,最高的氨氮去除率只有32.38%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城市经济规模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提出了以地区生产总值(GDP) 表征的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计算模型,以扬州市为例,选取COD作为污染控制因子,进行实例计算。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不同参数影响程度,找出影响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子;采用区间估计理论,评估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提出对于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排放强度控制线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污染减排政策干预的因素,扬州市目标年水环境承载力(以GDP 表征) 可达8 372×108元,在90%的置信度水平上,其置信区间为7 881×108~9 030×108元;在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的条件下,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制约因子为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第三产业比例;如果该区域经济目标定为5 070×108元,则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不得大于0.69 kg/104元。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生物毒性等特点,比较难于治理,硫酸卷曲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之一,除具备抗生素污水上述特点外,还存在pH值波动范围大,水质、水量不均,SO4^2-浓度高等问题,研究采用气浮-水解酸化-UBF—SBR工艺处理含有硫酸卷曲霉素的污水,在进水COD浓度6000mg/L-20000mg,/L、SS浓度3000mg/L-8000mg/L的条件下,通过优化气浮药剂用量、水解酸化池废水停留时间、UBF池的客积负荷、SBR池的污泥负荷等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能够达到COD〈150mg/L、BOD5〈50mg/L、NH3-N〈20mg/L。  相似文献   

13.
赣江南昌段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和分析赣江南昌段各污染源,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赣江流域南昌段污染负荷现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在此基础上,选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作为计算因子,利用二维水质模型测算赣江南昌段水环境容量。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现状污染物排放量,得到赣江南昌段各江段剩余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08年南昌市排入赣江南昌段的污染负荷量为94255.47t,以化学需氧量为主。污染源中以城镇生活污染源、农田地表径流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为主。赣江南昌段除赣江南支外其余部分水质良好,有较富足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6年湘江流域内40个监测站点10项参数的月观测资料,运用水质指数法分析流域水质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水质、水量与水资源价值结合起来,利用改进的污染损失率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污染价值损失模型,定量估算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以优为主,2008~2011年水质变差,2011年后水质逐渐改善,2015~2016年改善状况较为明显.在季节尺度上,枯水期水质最差,丰水期和平水期接近.流域主要污染物是Hg、Pb、TP、NH4+-N和CODMn.经济发展是影响流域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污染价值损失结果表明,长沙和郴州损失量最大,湘潭、株洲和衡阳次之,娄底损失最小.在年际尺度上,2013年污染损失最高(297.04亿元),2008年最低(66.53亿元),总体上2008~2016年污染损失在波动中增加.  相似文献   

15.
化工产业是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该行业废水因污染种类复杂,具有高盐、高毒、难降解等特点,是滨海新区污染物控源减排的主要威胁。通过对滨海化工区水污染物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石化行业中耗水量最大,占石化行业总新鲜水消耗量的70.3%~80%;其废水、COD和氨氮的排放量最高;除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外,其他3个行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减少;滨海新区化工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与全国及天津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从其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近期仍将是以污染末端治理为主要途径。但从远景来看,在生产环节减少外排污水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机制,建立企业间废水的循环利用模式才是其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滇池流域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对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收费政策实施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排污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阶梯水价政策对降低滇池流域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提高流域用水效率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且各政策实施绩效水平较高,综合效率值均值为0.902;影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收费政策的主要因素为单位COD排放工业增加值,可通过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或者排污费改税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有效实施的环境经济政策,适当调整政策的征收标准,有利于提高各政策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7.
1992—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变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废水排放使我国水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剖析工业废水排放变化驱动机制,应用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将其分解为规模、结构和技术3种效应. 结果表明:1992—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整体上呈先降后升的二次抛物线趋势. 其中,1992—2002年工业废水减排498583×104t,由工业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生的贡献值分别为1829988×104、206807×104和-2535378×104t;2002—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增加了333826×104t,相应地,3种效应的贡献值分别为1470045×104、-66094×104、-1070126×104t. 规模效应是造成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工业废水排放减少的关键因素,结构效应多表现为绝对值较小的负值,表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倾向于减小污染但贡献不大. 规模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是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为减少这些部门的废水排放,可通过政策减缓经济规模的扩张趋势;结构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是电气、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业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可通过鼓励重组促使产业结构升级,达到减排工业废水的目标;技术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为实现工业废水减排,应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木材加工企业生产废水高COD、高氨氮、高色度、含甲醛等特点,采用“芬顿氧化+A/O+沉淀+气浮”组合工艺对原废水处理厂进行扩容提标改造。该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600 t/d,总投资为340万元,直接运行成本为4.83元/t。运行效果表明:采用芬顿氧化预处理洗胶废水可有效降解甲醛等高毒性的有机物,增设载体的A/O工艺可提高COD去除效果与抗冲击负荷能力,组合工艺出水COD<400 mg/L,氨氮<20 mg/L,TN<40 mg/L,TP<2 mg/L,甲醛<2 mg/L。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现状及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8年海河流域农村生活源、畜禽分散养殖、农田化肥流失3个主要农村非点源COD、TN、TP和NH3-N 4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其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源排放COD、TN、TP和NH3-N总量分别为2435826, 3042079, 540568, 1798760t/a,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1.10, 13.97, 2.98, 8.28t/(km2·a).海河流域内河北省的3个农村非点源的4种污染物排放量均居首位,农村居民生活源对海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最主要的对象;子牙河水系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而徒骇马颊河水系排放强度最大,是海河流域内污染最严重的水系,其首要非点源污染源是山东省的农村生活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均呈现区域性分布,山区和平原区分别呈现出低污染等级和高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20.
对升流式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去除COD和NHs—N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各个阶段对比中找出最优的运行工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通过试验对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气水比等参数的变化对去除COD和NH3-N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力负荷为1~4m3/m^2·h、有机负荷为4-13kgCOD/ms·d及气水比1:1~3:1的工艺条件下,COD和NH3-N的出水水质均能满足杂用水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