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变化规律,该研究依据上海市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10个国控点SO2、NO2、PM10、PM2.5、CO和O3逐时观测资料及对应空气质量指数(AQI),分析了上海地区大气污染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上海市空气质量总体属Ⅱ级良,首要污染物为PM2.5、O3和NO2。从时间上看,5月空气质量最差,9月空气质量最优。年均AQI呈现春季>冬季>夏季>秋季的特征;(2)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市区的徐汇上师大和杨浦四漂监测站点受到传统工业的影响,空气质量较差,而浦东川沙、浦东张江监测站位于城市边缘,空气质量相对较优。作为清洁对照点的青浦淀山湖AQI值较高,大气质量相对较差,PM2.5/PM10值较高,表明青浦淀山湖大气环境主要受到细颗粒物的影响,其空气质量是其所属地理位置、湖泊性质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2.
崇明岛作为上海市的未来生态岛屿,至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空气负离子研究。依据该县相关规划,结合区域植被、地貌、人为影响等因素,在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明珠湖和西沙湿地5个监测区域共选定了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进行研究。按崇明风景旅游区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7种空气负离子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选用安培空气质量评价系数、森林空气离子评价系数、空气负离子系数评价法、轻重离子比评价法来对该岛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最后还对相关负离子监测仪器进行了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上海市通信机房空气质量现状,对上海某通信公司3个机房内的气态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对PM2.5中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浓度进行了分析,并设立了2个室外对照点。根据我国现有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相关因子标准限值,对监测结果用室内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机房空气质量较好,属于无污染水平,但机房内有机污染物种类复杂。  相似文献   

4.
包权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60-164
在进一步加强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现场开展质控检查的同时,建立了以市、区县两级约5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为基础,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管理核心的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体系,制定了相应的数据审核制度,开展了每年约300万以上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自今年以来,利用中美合作-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发布系统示范项目(AIRNOW-International)提供的DMS数据自动审核模块,实现了每日约1万个小时浓度监测数据的自动审核,从而大大提高了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要求,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市环保局对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指标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并于2000年6月1日起,按新的指标体系实施上海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本次对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指标体系的调整具体为:以可吸入颗粒物(PM_(10))(指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取代原来的总悬浮颗粒物(TSP),以二氧化氮(NO_2)取代原来的氮氧化物(NO_x),二氧化硫(SO_2)保持不变,指标数和取值时段均保持不变。调整后,其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国内外城市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在我国环境保护部、美国环境保护署、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的支持下,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与美国环境保护署于2008年4月17~18日在上海共同组织了长三角区域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浦东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及环境状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浦东新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与上海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进行比对 ,考察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以简便的方法建立浦东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式 ,了解空气污染物在上海市区与浦东区域的分布状况差异 ,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于霄  郝晋靓  陈璐  徐斌 《环境工程》2019,37(5):129-133
地铁交通系统内空气质量因对乘客健康具有明显影响而逐渐受到了重视,为了准确判断影响地铁交通系统空气污染物的各类因素,以上海市地铁10号线同济大学站为例,利用便携式测量仪器,分析了室外大气空气质量,客流量以及通风条件对地铁站内空气中PM_(2.5),CO_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站空气中PM_(2.5)的浓度受室外大气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室外大气与地铁站空气中PM_(2.5)的浓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二者变化趋势一致;乘客呼吸是导致地铁站空气中CO_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CO_2浓度随乘客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地铁站的通风条件显著影响空气的流动情况,通风条件越好,越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可有效降低空气中PM_(2.5)和CO_2的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机动车发展的大气环境容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上海市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对环境中NOx 浓度的贡献率 ,采用ADMS Urban空气质量模型从环境容量角度提出上海市机动车发展的总量控制目标 .2 0 0 2年上海全市NOx 排放总量为 39 7× 10 4t/a ,其中中心城区机动车NOx 排放分担率81% ,浓度贡献率为 86 % .为实现 0 0 8mg/m3 年平均浓度容量控制目标 ,上海市机动车NOx 排放总量应控制在 3 5× 10 4t/a以下  相似文献   

10.
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可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污染控制和管理。利用呼和浩特市城区PM2.5监测点数据和气象数据,以空气质量指数法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PM10、CO和SO2;天气寒冷、空气相对干燥、风大以及季节变化对该市空气质量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海环境空气污染类型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空气污染类型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对上海市空气污染类型的定位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并提出了重新定位的建议。鉴于回顾、质凝和建议都是建立在大量统计数据之上的,因此,建议定位不仅有助于上海市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主攻方向的准确把握,而且有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全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5):209-211
通过对“九五”期间上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回顾,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源排放情况和污染物分担率的分析,总结了取得了成效和主要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上海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MM5/CMAQ模型模拟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受本地源和外地源的影响程度及相互比例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一次污染物SO2和二次污染物SO42-所受到的影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外部源区域输送对上海地区SO2浓度的贡献率为7%~17%,而对SO42-浓度的贡献率在60%~70%.贡献率垂直廓线分析表明,上海地区SO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总体上随高度的增长呈非线性增长,而SO4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城市大气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城市大气环境的多耦合性与复杂动态性,识别城市环境质量中评价主体及环境要素的不确定性;确定城市大气污染评价因子及其评价等级的界定;实现可拓论经典集合中"属于"和"不属于"集合的定性描述扩展到精准定量描述,并将可拓工程方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依据大气质量等级标准和大气质量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实现关联函数逻辑域由(0,1)到(-∞,+∞)的扩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特征加权,建立变权可拓论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新模型不仅可以体现大气质量整体等级水平,而且通过质量与等级的关联度可以辨识影响大气质量的主次要污染因子。以阜新市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为应用评价对象,将应用评价结果与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比较,给出新模型在大气质量评价应用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环境空气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汤家豪博士提出的门限自回归模型,以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和相应的气象数据,建立门限自回归大气污染预测模型,对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测预报。结果表明:门限自回归模型计算较为简便且便于计算机自动建模。显著性检验表明门限自回归预报方程高度显著,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最新的数据建模和采用分站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使预测精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能源提高效率和优化结构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定量评价上海市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后,因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而获得的居民健康效益,采用定量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结合大气污染物浓度每增高一单位所产生的健康损失,对能源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实施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上海市居民未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与不实施相应能源政策的基线场景相比,上海实施能源效率提高和结构调整后,2010年和2020年可以分别减少2937例和6834例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死亡,同时还可减少一定数量的发病,住院和门诊人数。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机动车排气污染负荷的估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根据机动车行驶工况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测定,定量计算了近年来上海市机动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量,匀速行驶时间仅占13.8%,1995年机动车排放的CO、NMHC和NOx负荷已占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6%,93%和44%,机动车已成为造成上海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18.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上海指数法 ,在评价函数中引入半梯形隶属函数和倍斜率隶属函数 ,提出模糊上海指数法 ;将此法应用于延安市的大气质量评价工作 ,与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和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模糊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