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2003-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的碳排放空间依赖作用较为显著;居民消费水平、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碳排放强度、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居民人均直接生活能耗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家庭规模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呈现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碳排放方面凸显为居民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并在集聚格局上表现出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城市街景环境与社会安全事件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融合语义分割技术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基于国内典型城市街景环境数据和社会安全事件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校正拟合因子R2在0.744~0.841之间,拟合效果较好,街景环境要素指标与社会安全事件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绿视指数和天空开阔指数与社会安全事件在大部分区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交通信号指数、汽车指数和人群聚集指数与社会安全事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安全规划和社会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1997—2004年的统计数据,借助于科学软件MATLAB,对中国31个不同地区4个火灾指标(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损失)与11个社会经济因素(GDP、人均GDP、人口总数、城市人口密度、国土面积、平均货币工资、大专以上人口、就业人数、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失业率、消防投入)的内在数量关系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得出了5个重要结果。该结果揭示了火灾指标与多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供火灾研究和有关部门的消防决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道路特征干预出租车超速行为,搜集成都市区内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数据,识别其超速行为,并采集道路特征数据,以各道路的出租车超速频数及平均超速严重度为超速特征,应用全局莫兰指数和4类空间回归模型,分别确定超速特征及道路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显著影响出租车超速特征的道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出租车超速行为和道路特征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对超速频数的拟合效果最好,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平均超速严重度的拟合效果最佳;路段的相接道路数、出入口数及车道数明显增加超速频数;道路长度和车道数显著增大平均超速严重度;施工区和单行道均与超速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估广东省自然灾害灾情时空演化特征,以1999—2018年广东省自然灾害损失基本数据为基础,利用CRITIC权重法构建综合灾情指数模型,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多因子角度对广东省自然灾害灾情从时间、空间上开展研究,探究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上,总体灾情具有指数波动剧烈、大小灾年交替、不同维度线性趋势不一致等特点;空间上,空间分异程度较大,综合灾情指数城市分布为边缘高—中间低的格局,无明显集中趋势。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分析对灾情大小的影响,极端气象因子起直接作用,地形地表因子起间接作用,基础建设因子起助推作用,防灾减灾因子起缓冲作用;交互探测分析发现,地势起伏度、人均绿地公园面积、经济发达程度在与其他各因子共同作用时对广东省灾情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日本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从13个常用火灾统计指标中提取出火灾后果总量、火灾发生概率、平均死亡人数及平均经济损失4个公因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若干社会经济因素与4个公因子建立多元线性模型.根据模型的判定系数和各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分析了若干社会经济因素与4个火灾风险公因子的相关性并对重要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4个公因子意义明确且相互独立,可全面表征城市火灾风险程度.基于分析数据,火灾后果总量公因子与人口总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火灾发生率公因子主要受人员结构、人口流动性及居住条件3个方面影响,与人口总量、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平均死亡人数公因子随消防训练提高而显著降低; 平均经济损失公因子与选用的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都没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传染病背景下城市韧性因素作用机制和时空变化,从多尺度把握韧性短板,以街道为基本研究单元,采集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时空动态评估模型。考虑城市韧性的承灾、抵御和恢复能力,集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阶段研究并得出显著驱动街道韧性的因素,进而量化市区与全市韧性,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城区的韧性能力整体低于远城区且波动程度大。全市韧性能力从较高升至高水平。从作用机制看,城市道路、高速和区域组织协调限制局域韧性能力;建成区绿化率在研究阶段与城市发展情况、区域组织协调的指标相互影响,驱动全局韧性提升。在时空角度,街道的恢复具有主导并协同其他影响因素驱动城市整体韧性回升的效果,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趋于集中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然通风条件下受限空间内的横向1、2、3和4层电缆燃烧试验,验证双区域模型模拟横向电缆火灾动力学过程的可靠性。首先,根据横向电缆火灾试验中测量的室内温度场的变化,证明横向电缆火灾过程基本符合双区域模型假设。然后,比较区域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量值,得到了区域模型预测的误差范围为0.004~0.169。研究表明,双区域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室内横向多层电缆火灾过程。此外,基于间隔0.15 m的4层电缆的燃烧,研究了区域模型火源设置(即设置1个火源和设置4个火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为1个火源得到的最大误差达31.1%,而设置为4个火源的模拟结果相对更加可靠,其误差不超过6%。因此,对横向多层电缆火灾过程的区域模型预测,建议将每层电缆设置为单个火源。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科学准确的林火风险分析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凉山州因林火频发而成为重点监测区域.基于MCD64A1火烧迹地数据,提取凉山州2010-2020年的火烧迹地范围,在分析历史火灾时空分布的基础上,选取地形、植被类型及植被覆盖指数、干湿季平均温度及降水量、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等主要风险因子,建立Logistic模型并计算森林火灾的风险概率,结合火灾迹地的空间统计划分风险等级.结果 表明:1)基于火灾迹地进行空间采样所构建的Logistic模型在显著性水平0.05时通过模型系数检验,拟合效果较好;2)影响凉山州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因子主要有植被类型、植被覆盖指数、高程、坡度、人口密度和干季均温,其中干季均温对林火发生与否影响最大;3)西昌市、会理、会东和德昌县等干热河谷地区的林火风险极高,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0.
亿元GDP死亡率与区域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亿元GDP死亡率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选择能够反映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又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年鉴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亿元GDP死亡率和13个定量影响因素、5个定性影响因素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排除区域发展水平的极度差异,在总体趋势上,亿元GDP死亡率与各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在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上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计算结果表明,各地区可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健全法制体系等方面降低亿元GDP死亡率,改善当地的安全生产水平,该结论能为各区域控制亿元GDP死亡率,对安全生产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分析侵财类案件的危害程度,以抢劫、抢夺和盗窃3种典型侵财类案件为例,利用ZS市2008—2014年的犯罪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提取“发案时间”“发案地域”“选择时机”“选择处所”“选择对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职工月平均工资”7个特征,建立基于多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侵财类案件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开展预测结果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性能最优,危害程度预测准确率达到了0.88;在抢劫案和抢夺案中,一般和重大的案件容易发生在繁华地带,特大案件容易发生在其他处所;侵财类案件倾向于在工作日的城区中发生,发生的危害程度大多为一般;提出的侵财类案件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可为侵财类案件的风险评估及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我国涉水旅游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事故成因机制,提升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水平。以2010—2018年我国旅行社责任险平台的1 752起涉水旅游安全事故保险案例为数据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结合Ucinet可视化分析技术构建事故时空分布模型及事故成因模型。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规律上,我国涉水旅游安全事故具有较强的时间导向性和空间异质性;在事故成因规律上,游览环境因素和游客自身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旅游者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涉水旅游安全风险认知,为相关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沿用“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模式,选取粮食供给、产水量、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和生境维持5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标,以及人口密度、地均GDP和土地利用程度3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指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2方面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利用夜间灯光强度进行基本阻力面修正,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生态廊道提取,构建出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新区生态源地总面积约48433 km2,占新区土地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于新区西北部旱地和东南部水域;新区生态阻力系数空间分布较为破碎,大部分区域阻力值较低,间或分布高阻力值;新区生态廊道总长度18586 km,呈“Y”字型沿建设用地和水系分布,所处地类主要为旱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风险评估准确性,建立“双主线”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贝叶斯网络计算火灾发展主线与人员疏散主线各节点可靠性,并通过改进的火灾关联度法对“双主线”进行协调整合,确定各风险节点动态权重。结果表明:2条主线对于整体火灾风险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双主线”模型得到的火灾风险值更精确,有效解决传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无法协调统一评价火灾发展与人员疏散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风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以63起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为样本,构建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进行火灾爆炸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统计与分析,并利用卡方检验和比值比分析HFACS模型上下层级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HFACS模型中上下层级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层级1中的“不良的组织氛围”及“组织过程漏洞”和层级2中“监督不充分”在HFACS模型中可以显著增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资源管理漏洞”、“不良的组织氛围”、“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人员因素”→“违规”是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并根据HFACS模型中引发事故的关键路径及其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针对性的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分岔隧道烟气流动特性,采用CFD数值仿真技术,选取3个火源位置、5个热释放速率,模拟分析顶棚最大温升、主隧道及岔道内顶棚下方温度纵向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火源位置对顶棚下火源正上方最大温度影响较小,最大温差约为34 ℃,但对火源附近温度影响较大,其中距火源0.5 m处最大温差约为110 ℃;通过对比Hu等和Gong等的预测模型在岔道内顶棚下温度纵向衰减上的拟合曲线可知,Gong等的模型准确性更高;主隧道内上、下游顶棚下温度纵向衰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超现象”,且随火源位置逐渐移向岔道内时,“反超现象”逐渐滞后。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影响综放开采覆岩“两带”高度预测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公式方法系统分析影响覆岩“两带”高度的因素,包括覆岩岩性、覆岩组合结构、煤层赋存状态、顶板控制方法、开采厚度、工作面走向长度与倾向长度、工作面推进速度、覆岩破坏残余变形;并将上述因素划分为采矿地质因素、顶板控制方法、采煤工作面三维尺寸设计参数、时间因素4类;基于此建立综放开采“两带”高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比、现场实测等方法进行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芦沟矿与盛泰矿2个工作面的“两带”高度预测值均在实测值范围之内,说明得出的回归式预测效果较好,验证综放开采“两带”高度预测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截至2017年,全省GDP达到15903亿元,增长近3倍,人均GDP增长2.89倍,城镇化率达到60%,第三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82%。与此同时,全省碳排放量从19095万吨增加到27251万吨,增长1.43倍。通过对黑龙江省13年间社会经济数据的系统分析研判,人均GDP、城镇化率、碳排放强度等因素对全省碳排放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