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解决国际主流报警优先级设定方法存在考虑维度过少、报警触发后用于衡量后果严重度的事故后果不确定等问题,建立新的报警优先级设定方法。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报警优先级设定,构建报警优先级体系,对后果严重度、响应时间、安全屏障3个维度及其子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与专家评判,得到报警量化值与报警优先级别。引入最大可信场景概念,构建以报警事件为初始事件的最大可信场景,确定用于衡量后果严重度的事故后果。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用报警优先级的多维量化设定方法得到的报警优先级分布更符合API-RP-1167推荐的分布比例。  相似文献   

2.
基于HAZOP风险量化技术的硫黄回收装置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硫黄回收装置安全评价方法的缺失和不足,对HAZOP方法在硫黄回收装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基于传统HAZOP定性分析方法,结合风险矩阵定量化管理概念,对风险依据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化处理,形成一种新的风险评价技术——HAZOP风险量化技术.并应用该技术对某硫黄回收装置进行安全评价研究.通过危险因素辨识,建立了硫黄回收装置工艺参数偏差矩阵和风险矩阵等安全评价模型.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确定装置主要危险因素与风险的关系.研究表明,HAZOP风险量化技术提高了硫黄回收装置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将潜在生命损失引入危化装置风险排序,明确了基于潜在生命损失的危化装置危险排序步骤。对某石化企业的8个工厂、71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结果表明该企业的炼油厂和烯烃厂的风险,柴油临氢降凝装置、柴油加氢装置的风险在各自类别的风险排序中相对靠前。研究成果对有关政府部门或企业确定危险源重点监管和管理的优先顺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炼油化工过程复杂,设备众多,某一设备的监测变量发生扰动可能会传播至其相邻设备引发出一系列故障链。现有方法多是针对某一设备进行监测与诊断,以期降低事故后果,而忽视了对过程风险传播路径的预测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传递熵与核极限学习机的炼油化工过程风险传播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某一工艺扰动,分析其在风险发展过程中的扰动传播过程,基于传递熵分析法建立炼油化工过程风险传播推绎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KELM的风险传播搜索方法,预测风险传播路径;将该方法应用于分馏塔冲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辨识出未来一段时间内风险的可能传播路径,以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证过程安全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化工园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化工园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价中危险源辨识与事故后果分析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危险源辨识目前广泛采用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但其仅考虑危险物质的种类及数量。在已有的考虑事故连锁因素的改进成果基础上,提出针对各种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效应进行规律研究的思路,以完善危险源辨识指标体系。针对目前极端事故后果保守分析方法的不确定性,依据某装置内危险物质的多重特性,提出事故后果效应的转换与叠加思路,以得到更接近实际的事故效应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思想将使区域风险评价结论更为准确实际,为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风险严重度指数法在毒气泄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某区域或某设备潜在的毒气泄漏事故场景的风险水平,以对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控制和安全规划,详细介绍了工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ARAMIS所采用的风险严重度指数法.首先基于事故频率和后果的风险矩阵选取毒气泄漏事故场景;然后运用毒气当量浓度计算任意暴露时间下不同风险严重度等级所对应的特征距离,并根据同一风险等级内风险严重度指数与距离的线性关系计算任意点的风险严重度指数;最后应用1个实例分析了考虑所研究区域的风向概率后对风险严重度指数的真实影响,便于工厂或企业识别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不同场景下风险水平的对比性研究,为其安全设计及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涉爆粉尘企业安全风险,克服传统评估过程中数据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缺陷,建立了基于云理论和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的涉爆粉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针对粉尘爆炸事故的特点构建涉爆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使用云理论为主客观指标赋值,采用I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引入可能度修正权重结果,基于改进的云合并算法整合计算结果,以综合评估企业粉尘爆炸风险,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金属加工企业。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的粉尘爆炸风险处于一般水平,其工人安全意识薄弱、防尘及防爆措施不完善、生产布局和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了该企业的风险,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风险矩阵法因其简单易操作,已广泛应用于矿山企业风险评估,但传统的风险矩阵法不够精确,存在多个危险有害因素处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情况,为合理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以湖北省某矿山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调研和专家经验得到该矿山采矿工序的风险数据,运用Borda序值法优化的风险矩阵评价方法对采矿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依据Borda数对11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该矿山采矿工序存在的11类事故危险有害因素可细化为6级,其中冒顶片帮的风险最大,突(透)水和中毒窒息风险次之,井下火灾、坍塌、触电、高处坠落风险最低;针对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同时用实例验证了优化后风险矩阵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化工区在创造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性的高风险。化工区事故场景及扩展风险的分析已成为保障化工区安全稳定运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工业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考虑安全屏障的安全功能对风险的削减作用,建立了改进的领结图,并引入经典风险矩阵以实现对装置事故场景的初步构建;在考虑传统的事故概率和严重度的基础上,将区域的脆弱度作为化工区事故扩展风险的重要表征要素,得到化工区事故在区域内所能形成的扩展风险的分布,进一步丰富了区域风险内涵。以某化工装置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化工区事故扩展效应的预测及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米诺效应的油品储罐区个人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多米诺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多米诺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方法。提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储罐区风险评价时,多米诺效应对个人风险值的影响不容忽视,并给出了考虑多米诺效应的个人风险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开发的个人风险计算软件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某储罐区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分布图。结果表明,该罐区正北方向相邻的一劳动密集型工厂需搬迁,或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降低风险。该方法考虑了多米诺效应对装置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能提高个人风险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了化工“园区间”与“园区内”2种空间尺度下危化品运输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提出以最小化运输阻抗、最小化运输风险和最小化风险敏感度为优化目标的不同空间尺度下危化品运输路径优化模型。通过目标量化确定每条路径上的目标值,将标准化后的目标值引入到Dijkstra算法和集成目标函数最优折衷路径的扩展标号法中,对危化品运输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危化品运输最优路径不同,应根据危化品运输的实际情况对运输路径进行选择。最后,以平顶山某化工园区的抽象路网为例对优化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客观掌握油气管道生产运营岗位主要作业风险,实现油气长输管道企业作业风险管理,提出一种作业分级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辨识油气管道系统主要危险作业类型和引起作业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然后由作业分级法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最后建立基于作业分级的风险矩阵,得到各作业活动的风险级别。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管道公司,以该公司生产区内部高处作业为例,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得出高处作业过程中各步骤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反映各类危险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程度,为后期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提供指导,有助于公司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研究森林航空消防中突出而复杂的安全问题,提出1种运用危险性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性方法,进行森林航空消防风险分类辨识、指标体系构建与重要度评价,对给定任务场景下的拟定作战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分析识别作战方案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优化的策略和建议。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案例得到相应的评估建议:作战方案中需要改进优化的方面依次为飞机因素、飞行员因素、管理因素,其中飞机失速速度、零件耐温极限、生理状态、净空条件是要着重核查并优化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森林航空消防安全评估和作战方案辅助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引入风险场理论研究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形成机理,基于系统风险因素识别,建立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风险势函数及对应的风险场强模型,采用触发器原理分析了风险场叠加后的风险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内部风险场承受体风险势和风险场强均为代数加和叠加;外部风险场分为单一和多风险源2类,风险势均表现为代数加和叠加,风险场强叠加均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风险状态的变化直接作用于内、外风险场承受体,内部风险场承受体全部或部分崩溃,将导致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失效,其释放的风险场能量将会对外部风险场承受体系统进行攻击,导致外部风险场承受体的部分或整体失效,进而产生风险级联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受人、机、物、环、管单因素耦合风险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各单因素耦合风险折叠突变模型,采用1985—2016年中国发生的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分析模型,显示出人的单因素耦合风险突变对于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管、机、物、环因素。基于此分别建立了含系统内部风险防御阻尼控制系数和外部影响因素幅值调节系数的杜芬震荡分叉响应方程研究单因素耦合风险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内部阻尼不断增强,或是外部影响幅值得到控制,铁路危险品运输系统都将不再产生折叠突变,系统将变得更加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建公路隧道工程数量增长迅速,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通过风险评估实现施工过程的风险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评估指南无法完全适应多变的工程实际。针对该问题,在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各类评估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将该评估指南与国内外其他相关成果和做法进行分析比对,指出该评估指南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相关优化与修订建议;最后,以湖南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坍塌事故为例,利用提出的施工前专项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运用数值模拟计算与事故后果当量估计,计算相应的风险等级,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进一步说明本文所提优化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天然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实现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确定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估的重点为目标,改进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的肯特模型,探求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城市埋地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影响因子,并研究其评分标准;分别给出了城市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运用半定量风险矩阵进行燃气管道单元的风险初步排序,以确定高风险管道单元;对城市天然气管道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可为识别管道沿线高风险后果区域、风险动态排序、风险预警及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铁路客运站旅客安检用时久、效率低等问题,分析国内铁路客运站安检服务流程现状,研究基于旅客风险等级分类的差异化安检流程,提出安检排队优化策略。根据旅客不同的风险等级将其划分为高风险旅客与低风险旅客,并设定对应的重点安检通道和常规安检通道。运用Anylogic软件构建安检模拟场景,采用2种安检方案仿真模拟实际安检流程,分析旅客风险阈值和2类通道的配置数对旅客平均安检时长的影响,并找出最优化的风险阈值和安检通道配置数。结果表明:当风险阈值μ为0.7时,总通道的平均安检时长达到最小值,通过设定的合理风险阈值及配置适当的安检通道数量可有效提升安检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空区塌陷危险性评价方法中的赋权争议问题,基于偏序集理论提出偏序集评价模型。首先阐明评价指标并确定其分级标准;然后应用偏序集评价模型得到Hasse图,并通过图展现的层集信息判别采空区塌陷危险程度;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大宝山矿11个采空区的塌陷程度进行判别,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避免了以往研究中的赋权争议问题,克服了样本量不足致使模型无法应用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更多的赋权方法识别排序的稳定程度,体现出样本间的分层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项目建设过程的风险分析问题,以我国目前在建的千万千瓦级水电站重要项目—乌东德水电站为例,对水电站项目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梳理,找出影响安全施工的危险源,并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将存在的风险按照其造成的影响后果不同分成可忽略(Ⅰ级)、可接受(Ⅱ级)、有条件可接受(Ⅲ级)和不可接受(Ⅳ)4个等级。研究结果不仅可用于查找、分析整个水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科学、简捷地评估,还可将各个风险点进行明确划分,对同类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的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