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汶上县环保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狠抓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廉政建设,制订了制约机制、奖惩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全局上下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汶上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汶上县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从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认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汶上生态农业发展的改善措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业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农业持续发展在世界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和历史与现状,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从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进行初步评估,进而探讨其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农业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为我国跨世纪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30余年来禹城试验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经过“六五”至“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化发展。根据禹城农业的现状分析,已基本具备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条件,因此,禹城试区下一个发展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农业现代化示范研究,促进禹城市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汶上县大力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的建议和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已影响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群众生活。因此,强化江苏省农业环境保护立法、把江苏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已迫在眉睫。1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需要农业生产既是一种依赖于农业环境的生物性产业又是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的生命性产业,农业环境受到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只有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环境保护,才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粮棉油产区,江苏省人均资源严重匮乏,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对农业环境的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黄曦 《福建环境》1995,12(2):21-23
在分析福建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福建农业资源与生产状况,确立福建农业的发展道路-集约持续农业之道,提出了福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在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的认证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所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中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将可持续农业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以指导决策生产过程,强调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合理的生产方式,保证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承载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农业发展水平和速度同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文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内容,尝试建立以耕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枣庄市属城乡相互交错、相互结合的中小城市。工业相对分散,农业比较发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三废”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也呈上升趋势,农业环境污染已经相当突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发展“可持续农业”,已被认定为促进枣庄农业生态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农业环境,是客观物质世界中和农业生物发生相互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它通常指农作物,森林,畜禽,鱼类和其它经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土壤、水体、空气和阳光等自然条件。农业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生态系统而形成的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有机食品生产在全球蓬勃发展,发展大连有机食品生产,建设大连有机食品的基地,对发展大连可持续农业,保护大连农村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评议中谈及到大连市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种植业效益的探讨──山东鄄城县糖牛楼村种植结构的调查菏泽地区环保局张作瑞发展生态农业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繁荣农村经济,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科学途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14.
农业清洁生产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灌区农业环境受到乡镇企业、化学农药、化肥、污灌等造成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对保护灌区农业环境,保证农业生产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优先领域。青岛市崂山区担负着发展高科技、大旅游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城区的重要历史使命,要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观念,做到高起点、大思路、高效益,使崂山区不仅成为青岛市的高效、优质、创汇农业基地和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向都市观光型农业、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迈进。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本区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进而对地域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①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及沟壑区甚少现代环境污染,生产环境洁净,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组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应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抉择;②紫花苜蓿在黄土高原旱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又是高蛋白优质饲草,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为突破口,组建苜蓿草业基地,是发展本区效益型农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与实际含义,对发展与环境、现代农业的功与过、替代还是发展、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见解,重点是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强调前进而不要后退。文章还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根据中国农业45年成就与不足以及面临的难题,提出21世纪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式通向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的体现。强调集约(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的结合,在农业上要狠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由于农业生产主要局限在耕地上,沟谷农业限制着整个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本文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的综合研究和对沟谷农业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整个山区致富的根本出路是:摆脱沟谷农业的束缚,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作为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结合的产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依赖性很大。现代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使农业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持续生产能力下降,产品品质劣化,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1]。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作为国际社会认可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农业系统和农业清洁生产方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和一些国家有机食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2,3],给这类持续农业的终极产品赋予了清晰的概念。有机食品就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加工,并经严格认证的农副产品。消费者出于自身健康考虑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理念,积极消费价格高于普通食品的有机食品,推动了有机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