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防苑》2014,(7)
正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因为病人敏感性过高,在血液中产生一种对某种特殊的过敏原过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这种病人有遗传倾向。IgE敏感可导致以下几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过敏性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和宠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相似文献   

2.
正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草木葱郁,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但是伴随美好春光一起到访的还有花粉、柳絮、粉尘,以及一系列的过敏反映。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气温变化也很大,加上地理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致敏花粉种类有较大的地区差别。比如,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山东地区,春季的主要致敏花粉种类为杨属、柏木属、桦木属和松属。  相似文献   

3.
春天是踏青赏花的大好时光。然而,有人因一时好奇而误食有毒的花果,也有人在花丛中呆久了,会出现头昏脑胀、咽喉肿痛等症状,这正是有些花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味,有的花粉  相似文献   

4.
春天是踏青赏花的大好时光。然而,有人因一时好奇而误食有毒的花果,也有人在花丛中呆久了,会出现头昏脑胀、咽喉肿痛等症状,这正是有些花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味,有的花粉中含有毒碱,长久与花为伴会造成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5.
对灾害与移民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不是简单的自然事件或过程,它是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本质上看,自然灾害是人地耦合系统失衡的表现,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反映.灾害导致的人口迁移是人类面临灾害风险的一种适应性对策.灾害移民可分为灾前移民和灾后移民,或可返回性移民和不可返回性移民.自然灾害并非必然意味着人口迁移.灾害移民是受诸多宏观因素和家庭因素影响,在灾害诱导下产生的一种人口被迫迁移.在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可运用相关灾害移民理论指导灾区移民和人口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天气慢慢转暖进入春季,百花盛开,给绝大多数的人带来的是赏心悦目的美景,可是容易过敏的人确是正在经历一场挑战?!春天是过敏的高发季节,对于春季过敏症,预防重于治疗。皮肤是身体的一道屏障,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取,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注意缓解紧张情绪。除了较常见的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也是在春季草木花粉播散易引起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7.
改进投影寻踪法是一种基于改进单纯形法直接优化投影寻踪法的投影函数和投影方向的一种新方法。应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建立了水蚀荒漠化等级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水蚀荒漠化等级的多维分级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值,根据投影值与经验等级值的函数关系可对水蚀荒漠化样本集进行合理分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直接由样本数据驱动的改进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用于水蚀荒漠化等级评价简单可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问题中。  相似文献   

8.
近期来,因铀浓缩问题伊朗与欧盟发达国家之间几度谈判,几度不欢而散。伊朗声称自己有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权利,想掌握铀浓缩技术;西方大国则指责伊朗搞铀浓缩是企图研制核武器。铀浓缩到底是怎样一种技术,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争端呢?铀是一种稀有的化学元素,具有放射性,是被当今世界普遍运用的核原料。铀主要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就是铀_(234)、铀_(235)、铀_(238)。它们是同一种元素,但质量数不同,其中铀_(235)是可裂变核元素,所以铀_(235)是可用于原子弹的核装料,也是可用于核电站反应堆的核燃料。在天然的铀矿石中,铀_(235)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电加热炉的基础上,通过配备液化燃烧器加热装置,开发了一种可同时实施自动控制电加热和燃气加热复合升温的新型装配式试验炉。试验测试表明,该新型复合式升温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ISO-834标准升(降)温曲线,同时具有电炉安全可靠、测控精度高、操作简便、无污染,以及液化气火焰升温快、容易控制并可真实模拟火灾的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试验效果和经济效果,是一种实用的结构抗火试验设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矿震灾害——以台吉矿震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矿震是一种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而且是与矿山开采有关的动现象中破坏较大的一种灾害。矿震的成因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矿山塌陷引起的地震;另一种是区域构造活动的矿山开采诱发矿山内构造活动而发生的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