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综述了常用的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简述了几种常见的固定化载体 ,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常用的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简述了几种常见的固定化载体,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介绍了作为环保新技术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以及其制备方法和载体的选择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废气和土壤修复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净化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治理技术。由于其具有微生物密度高、微生物流失量少、产物易分离以及耐毒性强等优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阐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治理NH3、H2S、SO2、VOCs等废气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醇包埋石油脱硫菌UP-2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筛选出的具有脱硫能力的施氏假单胞菌UP-2为固定化研究对象,二苯并噻吩(DBT)为生物催化脱硫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脱硫菌UP-2的固定化操作条件和固定化细胞使用条件.结果表明,当包埋剂聚乙烯醇(PVA)浓度为10%、添加剂海藻酸钠(SA)浓度为0.2%、液菌比为201时,在4℃、含有1%CaCl2的饱和硼酸中交联24h后,可以得到脱硫性能很好的固定化细胞小球;在30℃、pH值为7.0的体系中反应6d,可将浓度为576mg/L的DBT降解70%左右,固定化细胞降解DBT的比活性由未固定化细胞的0.49mmol/gdw增加到6.39mmol/gdw,使用寿命高达800h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对苯系物细胞传感器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506(pTS)进行固定化处理,并对细胞浓度、固定化时间、投加量等检测因素进行了优化.固定化后的细胞与游离细胞对苯系污染物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经过2 h固定化处理的细胞传感器,在检测时间1.5~6.0 h内,信号上升速度为游离细胞的2.26倍,信号最大值为游离细胞的2.23倍.固定化处理后的细胞生长缓慢,且浓度远低于游离细胞,说明了固定化处理后的单位细胞信号强度增加.同时,细胞浓度随着固定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影响因素方面,细胞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较大.固定化后,对高浓度的苯系污染物有着更快的信号响应.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与游离态小球藻脱氮除磷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固定化与游离态小球藻脱氮、除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在2d内对NH4^+-N和PO^3-4-P的净化效率比悬浮态藻分别高23.14%和35.19%。固定化后初期会对藻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使得固定化藻的数量增长慢于悬浮态藻的生长,但在较短时间(24a左右)内细胞的活性即可恢复,并保持持续生长,这说明固定化没有对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固定化藻技术不仅保留了悬浮态藻的优点,而且使得藻对氮、磷的去除率有较大提高,对藻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藻细胞的生长期,有利于细胞更多地吸收氮、磷。  相似文献   

8.
用于生物降解酚类毒物的固定化细胞性能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在获得了一种耐酚能力达915mg/L的菌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得的该菌种固定化细胞的性能。同时,采用了2种方法,即添加硅藻土和用己二胺-戊二醛对固定化细胞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使固定化细胞的机械强度,降酚活性,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实验证明这2种方法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讨论了固定化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在实验条件下 ,温度对固定化活性吸附金属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体系pH值和底物浓度的影响较为重要 ,固定化活性污泥对Cu2 + 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研究了固定化细胞填充柱对各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和选择性 ,固定化活性污泥对Cu2 + 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高于Cd2 + 和Zn2 + 。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微生物固定方法,讨论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废气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