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取样检测、实验分析,论证了养猪场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与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相关关系,讨论了SS对COD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通过测定SS的含量,可以快速确定二沉池出水的COD浓度。  相似文献   

2.
猪粪污厌氧发酵沼液SS、COD的混凝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沉淀试验,运用无机、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对猪粪污厌氧发酵沼液进行预处理,考察其悬浮物(SS)和COD的去除效果,探索混凝沉淀工艺对降低该类沼液后续处理难度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投加2.6 g/L混凝剂N可去除沼液SS为44.9%~67.6%,同时添加5.0 mg/L阳离子型助凝剂,SS去除率最高,并同时可去除COD为33.3%,添加阳离子型助凝剂对SS和COD的去除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混凝沉淀处理后沼液SS与COD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可通过对SS进行优化去除的方式进一步协同削减沼液COD。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效氯化偶合絮凝剂对有机物含量较高原水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氧化偶合絮凝法强化处理受污染湖水的试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高效氧化偶合絮凝法对COD,SS,NH3^-N和TP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去除率分别高达85%、95%、87%和96%.出水COD,SS,NH3^-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8、1.4、1.6和0.9mg/L。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氯化偶合絮凝剂在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氧化絮凝协同作用.对胶体性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均有较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涛  邱俊 《环境科技》2009,22(1):13-16
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气水比、水力负荷、pH值对CODo,SS,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以及COD负荷、氨氮负荷对COD、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水比、水力负荷、pH值3个因素对CODQ,SS,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水力负荷〉气水比〉pH值,且在水力负荷为0.5m/h、V(气):V(水)=3:1,pH值为6~8时COD0,SS,氨氮去除达到最佳水平。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时,COD负荷的变化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去除率随着进水COD负荷的提高缓慢下降;相比之下,随着COD容积负荷的增加,氨氮去除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得出:在设定实验条件下,BAF的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lnC/C0=-60.9A/QC0^0.183.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UASB-活性污泥法处理可乐废水的方法。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和SS的浓度分别为2800.0,1422.1和870.0mg/L时,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和SS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99.2%和94%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光明新区城区径流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城区径流,采用SCS径流曲线模型对其SS、COD、TN及TP等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光明新区城区径流污染负荷中,SS、COD、TN、TP的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8527.8、11023.81、197.29和91.58 t,其中COD的排放负荷已超出其收纳水体茅洲河环境容量6.0倍,COD和SS的年输出系数值也明显高出同类城市,SS和COD为该地区降雨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溶解氧和污泥沉降比对乌鲁木齐新建东郊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的影响。旨在为生产运行管理和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对相同曝气量,不同进水流量下.COD与DO之间的关系及不同污泥沉降比(SV)值下有机物去除率进行表征。通过对新建厂工艺指标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在300~800mg/L变化时,DO在1.3~3.0mg/L之间:当污泥沉降比控制在15%~25%之间,COD、BOD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SS的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对浓缩果汁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3500~5000mg/L,pH为6.5~7.5,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SBR反应池MLSS浓度3500~4000mg/L,进水15min,曝气7h,沉淀1h,出水15min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97%以E,SS去除率达93%以上。且以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可去除果汁废水中的SS达78%以上,为后续SBR工艺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组合工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采油井管洗涤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利用废渣生产的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采油井管洗涤废水,以及pH值,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处理效果的影响,当废水的含油量在8500mg/L左右时,投药量为2000mg/L,最佳值范围为4.5-8.5,油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大于84%,825,98%,沉降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温度对油,COD和SS的去除率无显著影响,若经双层滤料过滤法或生化法的二级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EGSB-CAAS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EGSB-CAAS”工艺处理茶多酚废水的工业化研究表明,当进水COD为36960-43182mg/L、SS为6562-10904mg/L时,经混凝气浮预处理后,采用“EGSB-CAAS”工艺进行处理,系统COD和SS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试研究了生物絮凝沉淀/生物膜过滤复合式工艺一体化装置对城市污水去除的效能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溶解氧条件(D0为0.1-0.5mg/L)T,该工艺装置对SS、COD去除效果较好;在DO=0.2mg/L,生物絮凝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2.16h时,反应区内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脱氮效果较好,NH-N平均去除率87.5%,出水SS、COD、NH3-N均能达到国家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该一体化装置对于城市污水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COD、SS及TP去除效果,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对煤矿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原水COD、SS、TP浓度分别为185 mg/L、136 mg/L和5.1 mg/L的条件下,PAC或PAFC均可作为絮凝剂与PAM复配处理煤矿生活污水,最优反应条件下的出水COD、SS、TP浓度分别达到63 mg/L、19 mg/L和0.22 mg/L。  相似文献   

13.
复合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高浓度、高色度、高COD的印染废水,利用硫酸亚铁、工业废酸和金属下脚料自行配制了复合混凝剂,并将其与聚合双酸铝铁、聚合氯化铝铁、硫酸亚铁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复合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当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200mg/L,复合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280mg/L,PAM的用量为2mg/L时,脱色率达94.9%,COD去除率达78.1%,悬浮固体(SS)去除率达90.9%。  相似文献   

14.
选磷废水的COD、SS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验证后得到选磷废水的回归方程式。且 COD 与 SS 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可从测定 SS 含量预测 COD 含量,从中找出了对选磷废水处理宏观控制的合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投电解—超声气浮—SBR工艺处理兽药生产废水的工艺流程、主要处理设备及处理原理,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结果:废水COD平均去除率99.6%,BOD5平均去除率99.1%,SS平均去除率97.4%,色度平均去除率99.7%,苯胺的平均去除率99.9%。  相似文献   

16.
陈际平 《环境科学》1993,14(B09):81-84
本项属“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研究对象是酒精蒸馏废醪,采用过3种原料的废醪.基率特点是温度高、pH值低、浓稠、渣液难以分离、COD和SS浓度都很高,且极不均匀稳定,见表1.  相似文献   

17.
刘伟  潘杨  黄勇  陈园 《环境工程》2016,34(6):14-17
以4种不同工艺系统为例,分别在反硝化产生浮泥(甲)及厌氧发酵产生浮泥(乙)两种条件下,研究了出水浊度与悬浮固体浓度(SS)以及浊度与悬浮颗粒携带污染物COD、TN及TP之间的相关性规律。结果表明:浊度与SS、COD、TN及TP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反硝化产生浮泥条件下,SS、COD、TN及TP随单位浊度(1 NTU)的增加分别增加2.737,3.134,0.265,0.063 mg/L,厌氧发酵产生浮泥条件下,各指标则分别增加2.656,3.130,0.187,0.057 mg/L。SS和COD增加量与泥龄呈相关。TN和TP增加量因不同工艺系统特性而异。在浊度大于3.71 NTU,且液相各指标与排放标准相差不大时,出水综合水质指标的提高可通过物理强化降低浊度实现。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污水处理场沉淀池的COD和SS去除率较低的情况,文中着重探讨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针对平流式沉淀池及斜管式沉淀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实践证明改进后提高了COD和SS去除率30%,并明显降低了二级生物处理阶段的有机物负荷,节省了大量的暴气量通过改进达到了降低处理场其它环节的负荷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洗涤污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洗涤污水的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COD、LAS和NH3-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出水稳定,水质良好(COD〈38.7mg/L、NH3-N〈1.1mg/L、LAS〈0.9mg/L,且无色无味、无SS),符合国家建设部生活杂用水回用水质标准,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生物膜反应器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而中空纤维膜对维持系统的稳定出水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降雨特性对路面初期径流污染沉降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由沉降试验对2008年2月~2009年3月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令桥段30场降雨事件的初期路面径流进行监测,考察了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了降雨特征、季节变化、径流初期SS浓度、温度以及pH值与径流沉降去除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过2h自由沉降后,SS去除效果最明显,平均去除率可达33.26%;COD及Cu、Zn、Cd、Pb 4种重金属平均去除率均在20%左右.由聚类分析可知,降雨量、平均雨强对SS、COD沉降2h去除率影响最大.夏季和冬季SS沉降2h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13%和20.76%,而COD和重金属去除率随季节变化不大.径流初期SS浓度值与SS沉降2h去除率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6864;温度与SS、Pb沉降去除率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显著相关;溶解态含量较高的Zn受pH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