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镉(Cadmium,Cd)一、理化性质镉(Cadmium,Cd)是具有延展性、质地软的银白色金属。原子量为112.4,熔点320.9℃,沸点765℃。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铵、硝酸和热硫酸。金属镉冶炼中产生镉烟雾在空气中很快转化为氧化镉气溶胶。常见的镉化合物有氧化镉(CdO),深棕色粉末,难溶于水;硫化镉(CdS),又名镉黄,为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其他还有氯化镉(CdCl)、硝酸镉(Cd[NO3]2)、硫酸镉(CdSO4)、醋酸镉(Cd[C2H5COO]2)等。二、接触机会工业上镉主要用于电镀、制备镉-镍或镉-银电池,制作镉黄颜料,生产合金及焊条、核反应堆的镉棒…  相似文献   

2.
铊 概念 铊为银白色柔软金属,在空气中可氧化为暗灰色氧化膜。不溶于水,微溶于碱,溶于硫酸、硝酸。"铊"的化合物主要有氯化铊、碘化铊、硫酸铊、醋酸铊、氢氧化铊、碳酸铊、硝酸铊等,均为剧毒化合物,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可引发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我厂过去由于对金属铊 的化合物──磺化铊的毒性 缺乏认识,曾发生过职业性 的慢性铊中毒。为了保护铊 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 我国原子能事业和同位素应 用的发展,在厂领导支持和 北京市工业卫生职业病研究 所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采 取措施使铊作业的环境得到 了改善,防止了铊中毒,促 进了生产。 金属铊及其化合物皆属 剧毒物质,一次摄入人体0.8 克以上即可致死。铊在体内 有蓄积性。长期小量摄入, 达一定程度即发生慢性铊中 毒。因此,防止铊摄入体内 是防止铊中毒的关键。我厂 引起铊中毒的,主要是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散发出的含铊烟雾。…  相似文献   

4.
一、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短期内大量接触某些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化合物即称为神经毒物。  相似文献   

5.
《安全与健康》2004,(12S):46-46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职业病共分为九大类:1、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钒及其化合物中毒;(8)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9)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10)砷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6.
一、金属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 急性中毒一般表现为潜伏期短、起病急、病情重。中毒发生的快慢与所接触毒物的理化性质、毒性、数量、时间、防护意识、作业场所防护器材及当时周围环境如温度、风力等因素有关。急性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不是单一因素,查明中毒原因,才可使救治工作更具针对性,控制措施更显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职业病名单     
《劳动保护》2002,(1):49-49
一、职业中毒(51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铍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钒及其化合物中毒;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砷化氢中毒;氯气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要与各种金属接触。金属与人体长期接触后,有时会发生金属中毒。由于金属种类很多,不同金属与人体接触后又会出现种类繁多的症状和体征。而口腔中的异常感觉,常常是金属中毒的重要的、早期的表现之一,掌握相关知识,有助于早期判断,可预先知道是否出现金属中毒或为何类金属中毒,从而及早采取正确的应对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汞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6℃,蒸气比重6.9。汞在常温下即能挥发,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吸附,常形成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汞源。  相似文献   

10.
硫酸(H2SO4)纯品是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如果含有杂质,则呈黄、棕等色。纯度为98.3%的硫酸,相对密度为1.834,熔点10.49℃,沸点338℃。将纯度为100%的硫酸加热至290℃,其将分解放出三氧化硫。硫酸无臭,但发烟硫酸有强烈的刺激性。它是一种活泼的二元强酸,能与许多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作用而生成硫酸盐。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作用和氧化作用,可吸收大气中的水分,也可使有机物失水碳化。  相似文献   

11.
一、镉及其化合物中毒与预防镉(Cd)是银白色,略带淡蓝色光泽,质软,富有延展性的金属。金属镉本身无毒,但镉的化合物毒性很大,如氧化镉、硫化镉,氯化镉,氰化镉、硫酸镉、硝酸镉等。其中除硫酸镉、氧化镉难溶于水外,其余大部分都溶于水。镉的化合物,无论以任何形式(粉尘、烟、雾、蒸汽)进入机体,均可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2.
<正>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人体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结构。职业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为该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了依据。主要症状表现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工业毒物包括以下几类:金属和类金属,如铅、铊、有机汞、砷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或有机化合物,如苯、汽油、甲醇、正己烷、甲基正丁基酮、二硫化碳、三氯乙烯、乙醇、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等;高分子聚合物、氯丙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乙  相似文献   

13.
甲醇(CH_3OH)又名木醇或木酒精,为无色、透明、易燃烧、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沸点为64.5~65.0℃,比重0.791 5,闪点16℃,自燃点446℃.爆炸范围6.0%~36.5%。能与水及醇、醚、酮、酯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由木材干馏或用氢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合成而得。  相似文献   

14.
杀鼠剂(rodenticides)种类多。大致可分为:⑴抗凝血杀鼠剂,这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杀鼠剂,包括香豆素类(coumarins)如杀鼠灵、克灭鼠、杀鼠迷、溴敌鼠、敌拿鼠,以及茚满二酮类(indandiones)如敌鼠、杀鼠酮等;⑵致痉挛剂,如氟乙酸钠、甘氟、氟乙酰胺、毒鼠强,均为禁用农药;⑶无机杀鼠剂,如磷化铝、磷化锌、硫酸铊,已很少使用;⑷其他,如安妥、鼠特灵、抗鼠灵、胆骨化醇。杀鼠剂一般加入带有香味的饵料使用。对于动物和人体的安全决定于鼠药的毒性、铒料中活性物质的浓度,以及动物、人体所能耐受的鼠药剂量。杀鼠灵(warfarin…  相似文献   

15.
汞在工业上用途较广,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接触机会。汞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毒性,进入人体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汞是在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银白色,易流动。比重13.59。熔点-38.9℃。沸点356.℃。蒸气比重6.9。汞在常温下即能挥发,汞蒸气易被墙壁或衣物吸附,常形成持续污染空气的二次汞源。 工业上除使用金属汞外,还有许多汞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汞化物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氯化汞溶于水,乙酰苯汞微溶于水,氯化甲基汞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16.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俗称水银,银白色,易流动,是在常温下惟一的液体金属。常温下汞不易被氧化,但易蒸发,汞蒸气有毒!加热时氧化为氧化汞。汞有溶解许多金属的能力,所构成的合金统称汞齐。汞不溶于水,易溶于硝酸,也溶于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等都不起作用。焙烧含汞矿石可  相似文献   

17.
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六价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铬主要以金属铬、三价铬和六价铬三种形式出现。金属铬是一种高熔点的铁灰固体,用于制造钢及其他合金。铬金属在自然状态下不存在,它是从铬矿中提炼得到的。工业上,六价铬是通过将矿物中的三价铬在有氧条件下加热得到的(如在金属精加工中)。铬的第三种存在形式(六价铬)被证实对职业健康危害最大。据估计,有80种不同行业的工人可能与六价铬接触。各种各样的六价铬化合物分别应用于制革、纺织品生产、印染、颜料以及镀铬等行业中。其他排放铬的途径包括燃油和燃煤、不锈钢焊接、制钢、水泥厂、工业油漆和涂料制造以及冷却塔等。职业接…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难熔金属(refractory metals)一般指熔点高于1650℃并有一定储量的金属(钨、钽、钼、铌、铪、铬、钒、锆和钛),也有将熔点高于锆熔点(1852℃)的金属称为难熔金属。以这些金属为基体,添加其他元素形成的合金称为难熔金属合金。难熔金属最重要的优点是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对熔融碱金属和蒸气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最主要的缺点是高温抗氧化性能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高温烟气、温度以及室温放置时间等条件下对金属面板产生的影响,选取0 g、5 g、20 g PVC粉末在400℃、600℃、800℃高温热解15 min以模拟实际汽车火灾中不同的高温烟气环境,钢板热蚀后空冷至室温后放置于恒温恒湿箱中0 h、24 h、72 h以及168 h后观察金属面板痕迹特征。结果表明:金属面板锈蚀程度随着PVC含量增高、受辐射热温度增高以及放置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严重,金属面板色差值L变化较小,a、b值逐渐升高,而硬度值逐渐降低,辐射温度800℃,20 g PVC放置168 h后硬度值为43.95HRC,以上研究结果为汽车火灾调查中确定火势蔓延方向、起火部位以及起火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所有元素的75%以上,不包括新近发现的超铀金属元素。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各种各样的,数种人类遗传疾病都与金属代谢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