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作业条件与矿工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的井下作业是一种环境特殊的工作.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多数煤矿的现场作业条件较差,黑暗、潮湿、工作面狭窄,还有五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即使在井上矿区和地面生活区,也是条件简陋,投入不足,欠账太多.矿工长时间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会对矿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矿工工作环境的危险性煤矿的井下作业是一种环境特殊的工作。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多数煤矿的现场作业条件比较差,黑暗、潮湿、工作面狭窄,还有五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即使在井上矿区和地面生活区,也是条件简陋,投入不足,欠账太多。矿工长时间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会对矿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然而,随着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其采用的开放式开发导致威胁矿工生命和健康的风险更加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3.
滕建军 《安全》2007,28(11):41
矿山井下开采是一种工作环境特殊的职业.长期以来,多数矿山的现场作业条件较差,井下工作面场地狭窄,地质条件复杂,水、火、尘、顶板、有毒有害气体等灾害时刻威胁着矿工的人身安全.即使在矿山地表,也多是条件简陋,投入不足.长时间工作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会对矿工、家属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矿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良好的作业条件存在片面的认识,不少人简单地认为,良好的作业条件就是生产机具、设备安全性能以及生产场所周围环境等.在生产管理中更是不重视良好的作业条件,只关注一些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矿矿井开采逐年加深,井下热害日趋严重。热害不仅影响矿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对矿工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带来威胁。我局孙村矿同抚顺煤科分院合作,建起了制冷机井下集中式降温系统。自1986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对改善井下劳动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温热害治理技术是国内深井采矿领域需要解决和完善的关键性问题. ××煤矿是一个具有5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现采至-800水平,垂直深度超过1200米,是全国开采最深的煤矿之一.随着采深增加,岩温逐渐升高,再加上季节性气候影响,该矿井下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夏季井下采煤工作面进风温度已经超过30摄氏度,工作面风温有时甚至达到35摄氏度.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坚持生产的矿工,身体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并容易发生事故.据国外测定,矿井内温度超过标准(26摄氏度)1摄氏度,矿工劳动生产率降低百分之六至八.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粉尘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高达3000~4000mg/m~3,个别甚至高达8000mg/m~3;有的放顶煤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达上万毫克;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一般为1000~3000mg/m~3,有的高达6000mg/m~3。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健康。据统计我国煤矿每年死于尘肺病的人数是其他事故的1.5倍。我国煤矿90%~93%的煤尘具有爆炸性,一旦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不但危及矿工人身安全,而且会严重破坏井下设施。这就需要我们研究适合于我国井下具体条件、除尘效果好的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井下环境。  相似文献   

7.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笔者分析了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并探讨了对其防治的相应措施 ,建立井下适宜的作业环境 ,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稳定、高效地向前发展。笔者旨在提醒人们对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采取一切有效办法 ,尽快解决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  相似文献   

8.
井下高温作业的矿工生理、生化测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煤矿井下高温作业的矿工进行了生理和生化方面的测定研究。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高温井下工人血浆中乳酸 (RU )及热应激蛋白 (HSPs)等指标明显高于非高温井下工人对照组 ,并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班中体温以及班前、后体重差值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井下高温作业环境对矿工健康有很大影响 ,应加强对这些矿工的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粉尘浓度的测定,是衡量煤矿井下劳动环境好坏的标准之一,是检查煤尘浓度是否达到爆炸界限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防尘措施与除尘设备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测尘,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降低粉尘浓度,改善劳动环境,保证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 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原煤炭部已于1984年9月1(?)日以MT79—84标准发布。这个标准统一了全国煤矿的测尘方法,对指导防尘工作的开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煤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调入煤矿一所中学工作。虽然学校也隶属煤矿管辖,但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与生产单位、特别是井口生产一线有着本质区别。尽管在矿山中学已经工作数年,但对矿山的工作程序、特点,特别是有关井下生产情况所知甚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上下班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矿工总爱把黑乎乎的安全帽别放  相似文献   

11.
煤矿作业首先要保证矿工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性能优良的矿工防护服可在日常工作中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保障生产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煤矿职业安全对矿工防护服的具体要求,希望能对矿工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煤矿行业的员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极大改变,一些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基层一线矿工(从事采掘工作的员工)普遍存在平均年龄低、知识水平低、专业知识少、工作时间短、现场经验少等特点。作为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特殊群体,长时间在井下从事高强度的劳动,作业环境中面临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热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隐患的危险,以致一线矿工在工作中产生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而且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5,(2):i001-i00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05年第一天,温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遇难的矿工。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有地方领导、矿区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上,温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探望、悼念和井下视察等过程中,也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下面根据记录,对讲话的要点进行传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国煤矿井下员工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和表现,探索具有矿工职业特色的工作压力源结构,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初步确定了矿工工作压力源维度,借鉴已有工作压力源问卷项目,编制了矿工工作压力源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工工作压力源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系统,由7个一阶因素聚合成3个二阶因素。7个一阶因素包括安全环境、工作负荷、安全管理方式、领导风格、角色冲突、组织支持、控制感,3个二阶因素为工作特征、组织管理、工作无奈感。该结果为煤矿企业进行矿工压力控制及管理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矿工自制力水平、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中的人因事故,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系统动力学知识,通过Vensim PLE软件研究矿工主体与安检人员、环境、工作任务特征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矿工个体角度构建自制力影响因素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工情绪对自制力提升最为显著,疲劳程度对矿工自制力的抑制作用较突出,过高或过低的自信心水平均会对矿工自制力产生削弱影响;因此,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整体组织氛围、保证矿工的情绪稳定性以及通过改善作业制度降低疲劳程度对提高自制力最为有效。煤矿企业应根据各因素在工作时间段的不同作用,结合矿工自身生理心理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矿工自制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煤矿事故,研究高温高湿环境对井下工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挑选60名矿工和5名在校学生作为被试者,通过试验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再对收集的4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最后将每组的15份数据作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人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认知能力都下降;高温高湿环境使人疲劳加重、动作出错率明显增加。温度37℃、湿度80%是矿工忍耐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
在矿井中,掘进、采矿和装运等生产过程均能产生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使井下气候条件和工作环境恶化,影响安全生产与职工的身体健康。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在井巷掘进作业中,采用抽出式通风或抽压混合式通风,并推广使用湿式除尘器,是行之有效的通风降尘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矿工人体能负荷、疲劳与工伤事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煤矿井下事故对矿工威胁很大,体力负荷过重而导致疲劳是引起事故不可忽视的原因。测定不同工种井下矿工的体能负荷情况,并根据FIX疲劳指数的测定,分析矿工劳动负荷与工伤事故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疲劳状态下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劳动负荷越重,疲劳越重相对的事故发生率也越高。减轻疲劳对预防事故发生与保证工作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对普通工人,尤其是井下矿工饮食营养的研究,于1984年5月~10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对广东、江西、辽宁、云南、甘肃、湖南等省有色金属系统的10个矿山,12万矿工的饮食情况、能量消耗及身体状况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对有关企业改善矿工饮食营养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矿工饮食营养普遍不足 井下工人(如凿岩工、爆破工、支柱工、搬运工等)能量消耗调查,井下矿工的能量消耗是很大的,每个工人每班的有效劳动工时为358.44分种(接近6小时)。据中国预防医学研究院劳动卫生研究所测定,井下主要工种工人每分钟的能量消耗为3.2752千…  相似文献   

20.
矿灯是煤矿矿工必备的井下照明灯具,在矿工井下作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矿工的眼睛".同时,矿灯又属特殊型防爆产品,其安全性能和质量与煤矿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矿灯使用、管理不善诱发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屡屡发生,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