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借鉴传统人为因素分析Reason模型和SHEL模型,结合TER模型的特点构建航空不安全事件人为因素分析的R-S-TER模型。分别采用Dijkstra算法和坐标轴方法应用R-S-TER模型对单个和多个航空不安全事件进行研究,找出各个不安全事件的主要事故链。运用C语言程序计算出了预防航空不安全事件的最优方案。应用R-S-TER模型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航空不安全人为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澄清有关烃类池火灾热辐射量化分析模型选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池火计算方法"模型进行量纲分析和物理意义方面的讨论,提出该模型在概念使用、量纲关系、热释放速率的计算以及池火焰模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点源模型、Shokri-Beyler模型、Mudan模型等常用烃类池火灾热辐射通量分析模型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点源模型适用于被辐射目标物从池火焰接受的热辐射通量小于5 kW.m-2情况下池火灾热辐射的量化分析;Shokri-Beyler模型主要应用于估算被辐射目标物从池火焰接受的热辐射通量大于5 kW.m-2的情况;Mudan模型可用于估算无风或有风条件下被辐射目标物从池火焰接受的热辐射通量。  相似文献   

3.
LNG池火热辐射模型及安全距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对LNG池火热辐射模型,模型应用方式,以及热辐射安全距离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研究,给出池火热辐射模型采用及安全距离计算的方法。对常用的热辐射计算模型(点源模型、LNGFire3和PoFM ISE模型)加以介绍,并对3种模型做了对比研究。PoFM ISE模型充分考虑大池火直径时不完全燃烧的因素以及风速对火焰高度的影响,建议当风速大于1.5 m/s,池火直径大于20 m时采用。同时,进一步研究影响LNG池火热辐射安全距离的各种因素,包括池火直径、风速、环境温度和湿度,从而得出不同条件下池火热辐射安全距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阴燃过程及其传播机理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丽  杨晓丹 《火灾科学》2000,9(4):51-57
本文对阴燃的两种模型-一维模型和多维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单向(正向和反向传播)一维模型和几种复杂多维模型的研究,详尽分析了维持阴燃的条件及影响阴燃传播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阴燃向有燃燃烧转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隗乔  周允基 《火灾科学》2005,14(2):61-74
本文运用符号数学MATLAB及MAPLEV计算双层区域模型ASET的方程式,考虑两条基本方程,报告由六所面积10至100平方米的房间,在2个设计火灾下共十二个模式例题的环境及结果也和ASET及FIREWIND程序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时变性、波动性、非线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了SFLA-Verhulst组合预测模型,用于对具有非线性动态特征的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该模型通过蛙跳算法对Verhulst模型的背景值参数寻优,并引入一次指数平滑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建立了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SFLA-Verhulst组合预测模型;结果使模型在原始数据不准确或存在误差干扰的情况下仍能进行精度较高的预测。将新模型应用于某矿瓦斯涌出量预测,并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结合蛙跳算法的全局寻优特点后预测精度较传统的GM(1,1)模型有明显的提高,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数值模拟是火灾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描述了建筑火灾模拟模型的建模思想和方法,该思想可用于研究建筑火灾过程规律、新的火灾安全方案或策略的工作效果和经济性分析,模拟模型可以给系统性能和火灾防治经济性以定量说明。并对在建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温烟气颗粒、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烃类池火中火焰热辐射的主要来源,而点源模型、Shokri Beyler模型和Mudan模型是计算池火辐射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这3种模型计算了直径为2 m的乙醇池火的火焰特性,得出了目标位置接受辐射强度和与池火中心距离之间的关系。根据乙醇池火试验的光谱辐射强度,以及通过简化处理计算得到的火焰周围大气环境的衰减系数,采用辐射传热理论计算目标位置处的辐射强度。将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基于试验数据的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当热辐射强度小于1.5 k W/m2时,点源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当热辐射强度大于4.5 k W/m2时,Shokri Beyler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在工业火灾的实际应用中,计算辐射对人员的伤害可选用点源模型与Mudan模型;计算辐射对周围建筑物的破坏可选用Shokri Beyler模型。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05,(5):57-57
安德森模型(新的莎莉模型)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重新考虑早期的模型,与当时所作出的有关事故研究方面的学说和模型进展的背景,至今仍然是惊人的、有竞争力的。这些模型基本的假设(即事故及其原因应该看成是偏离意想的过程)仍然具有突出的前景(见 Inter alia,Benner1975;Kjellent Laesson1981)。模型对损伤的概念(作为健康结局的)和事故的概念(作为事前发生的)之间作出了明显的区分,而且证明,事故并非是一个“事件”,而且是一个过程,可作为一个系列步骤进行分析(Andersson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马鞍山市慈湖河流域水环境现状,结合当地政府对慈湖河的管理整治目标,选择EFDC水动力-水质模型作为慈湖河水环境模型。并根据慈湖河流域整体情况对时间空间进行概化。时间概化上,最终确定水动力学模拟时间步长为10s,水质模拟时间步长为20s;空间概化上,采用凸四边形网格概化,各网格之间为一维线性关系;通过CAD、GIS软件,将河道划分为106个网格,共计86行、24列,建立二维模型。通过研究参考文献及相似案例,最终确定本模型的参数和取值。将参数值输入程序中,对慈湖河流域2013年水质进行模拟计算。与马鞍山实际数据比对后发现,模型输出的水位、流速、水质结果在合理范围内。表明在慈湖河干流建立二维水质污染扩散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模型及方法可为相关水质预测研究提供参考。此外该模型可与web应用系统集成,应用于水质预警,模拟不同污染负荷情形下水质变化,模拟污染事故发生后不同应急措施对污染情况的改善效果,为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天然气门站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有利于天然气的配送。一旦门站发生事故,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结合相关的经验公式,建立了适用于城市天然气门站燃气泄漏的带压降模型,又在此基础上运用FLUENT建立带压降泄漏下的扩散模型,用于门站天然气泄漏扩散的特点和影响范围分析。并且运用该模型对某城市天然气门站进行实例应用,其结果对提高城市天然气门站的安全性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京市市区自然环境、污染气象特征、大气环境过程及区域污染源分布等现有信息,建立了用于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多维多箱与高斯模型结合的复合模型,对北京市市区采暖季(2002年1月)和非采暖季(2002年8月)特征污染物SO2和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地面监测值比较分析后发现,多维多箱与高斯模型结合的复合模型预测大气环境质量产生的相对误差在25%以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复杂系统内安全信息传播的机理与故障模式和发展新的安全模型,以安全信息认知过程为主线,以安全信息失真或不对称为问题,构建了1个包含7个关键事件、6个时间状态、5级信息失真和4级信息传播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理论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内涵、特点、用途分类和故障诊断分析途径,并由模型推导出1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新概念,同时也建立了1种新的安全信息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方法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事故致因机理分析、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安全设计和事故防控等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风险分析理论,针对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运行过程的风险状态,建立了承压类特种设备运行过程的实时风险定性分级模型与定量分级模型;并应用AHP方法设计建立了设备风险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最终结合风险可接受准则,依据设备运行的现实风险评价分级结果,可将承压类特种设备划分为风险高中低不同类型的设备,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检验及监管措施,实现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科学分级分类,从而为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提供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数字城市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一个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的决策框架系统,以解决应急响应信息模型计算涉及的3个关键问题:分布数据的获取、应急辅助模型的运算和应急响应辅助数据集的分发。系统利用平台的服务总线来获取分布的部门数据资源,并分发信息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集,使用平台的模型库系统来管理和调度应急辅助模型,通过模板机制实现信息模型的快速定义和重用,并提供一个基于W eb的事件报送接口来实时接收事件信息。将系统运用于前文构建的突发化学品事故信息模型的计算中,过程表明,系统可完成模型计算的任务,并能够扩展到其他的突发事件应急中。  相似文献   

16.
电梯故障率的预测对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反映各品牌电梯的故障率发展趋势,也可为后续电梯维保和检验检测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电梯故障的随机性,利用灰色预测的建模方法不能很好地进行预测,预测精度不高,但结合马尔科夫模型能适应随机性较大的数据特点,因此建立了电梯故障率预测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通过对某品牌电梯故障率的预...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钢铁企业高炉煤气发生量,本文用ARIMA模型及马尔科夫链建立了ARIMA-MC模型对高炉煤气的发生量进行预测。结合某钢铁企业实际的原始数据,通过实验,随机抽取多组测试结果中的两组,1#和2#各30个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7%、3.03%。实验结果证明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电力生产事故隐患分级监管,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在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基础上,提出风险评价敏感性因素,建立电力生产事故隐患定性三维分级模型和风险定量分级模型。通过调研并结合专家意见以及电力企业实际,建立了电力生产事故隐患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配电作业的各指标权重。参考国内现有的事故隐患分级标准,结合风险可接受准则将电力生产事故隐患风险等级划分为4级,为电力企业提供隐患风险分级标准,促进电力生产事故隐患快速分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现场安全管理的状况,保证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和软件成熟度模型(CMM),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随机性,同时使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的信息量得到充分表达,分别运用测量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云模型进行成熟度评价,构建基于测量-云模型(M-CM)的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将模型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的成熟度等级为可管理级,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对内循环厌氧(IC)反应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3代厌氧反应器,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投资少、占地省等优掌。详细分析了IC反应器的一些特性,并介绍了一种由我国研究者自行研制开发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多级内循环厌氧(MIC)反应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