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探索游客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维度,构建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品牌形象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可从食物、环境和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解释。游客认为环境对饮食文化原真性的感知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食物和服务。2在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对品牌形象具有正向影响,品牌形象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对满意度不具有正向影响,品牌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满意度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基于分析结果,为"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探索游客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维度,构建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品牌形象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可从食物、环境和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解释。游客认为环境对饮食文化原真性的感知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食物和服务。2在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对品牌形象具有正向影响,品牌形象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对满意度不具有正向影响,品牌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满意度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基于分析结果,为"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长恨歌》社交媒体的营销话语进行了梳理,并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论,探究了旅游演艺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品牌符号建构模式。结果发现:建构过程主要分为表征、传播和感知3个阶段,《长恨歌》品牌符号表征可划分为历史文化、知识信息、价值感知、环境服务和互动仪式5大主题,传播呈现时间同步性和空间异质性规律,旅游演艺品牌符号在激发受众多维感知的过程中,塑造出《长恨歌》深入人心、历久弥新的品牌形象,为社交媒体语境下旅游演艺品牌营销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导致传统营销方式已无法重塑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寻求新的营销方式已成为企业和理论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企业发展工业旅游的现实出发,结合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验营销这一新型营销方式研究工业旅游体验营销对工业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旅游认知体验和互动体验对企业品牌形象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与互动体验相比,认知体验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更大,且游客信任感知在工业旅游体验营销方式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当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携程网上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关的网络游记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归纳总结民族旅游体验要素及结构,通过"重要性—表现性"分析法(IPA)获取游客的民族旅游体验质量。结果显示:①山地民族旅游包括自然风貌、民族人文风光、民族建筑要素、文化展示场所、民风民俗和民族节庆等22个要素指标。②通过SNA分析发现,民族旅游体验要素网络结构核心多、密度高。其中,民族自然风光、旅游身心体验和民族餐饮体验是最核心的3个要素,最为边缘的要素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文化展示场所和山地气候感知。③黔东南民族旅游体验中游客总体较为满意,旅游体验质量较好,旅游者对黔东南的自然风光最满意,对于民族旅游特色旅游产品评价最差。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体验和文化感知价值的视角,以陕西乾陵为例,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构假设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游客的感知质量和文化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文化体验对游客满意度不产生显著影响;游客文化体验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度,游客感知质量和文化感知价值对游客忠诚度影响不显著;游客的感知质量显著影响游客文化感知价值和文化体验,游客文化感知价值显著影响游客的文化体验。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提升乾陵游客满意度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生成的大量交互内容正影响着游客对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最终旅游意向的形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游客对社交媒体内容的接受情况和接受目的地信息后对旅游意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游客对社交媒体使用强度越大,越会依赖社交媒体进行目的地相关信息搜集;(2)游客接受社交媒体的程度会显著影响对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形成,其中认知形象的影响程度更深;(3)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认知中社交媒体影响游客旅游意向的完全中介变量,其中整体形象感知显著影响游客的旅游意向。基于此,建议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口碑的经营之中,进一步提高游客在社交媒体中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  相似文献   

8.
游客体验满意度是评价旅游竞景区争力的重要因子,选择汉阳陵、乾陵、昭陵3个典型景区,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构建均值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关中帝陵景区的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①关中帝陵旅游景区游客的旅游资源感知、服务感知、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总体满意度对忠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在景区资源、游客感知价值、游客体验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乾陵最具竞争力,汉阳陵次之,昭陵最差;在景区服务方面,汉阳陵竞争力最强,乾陵次之,昭陵最差。③总体上,乾陵景区综合竞争力较明显,昭陵最差。  相似文献   

9.
以旅游体验为核心,以重庆为案例地,以公开网络游记文本为数据来源,运用扎根理论和IPA分析法对网红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进行研究。扎根理论分析得到短视频拍摄地、电影取景地、综艺拍摄地、自然风光、人文环境氛围等27个概念,对应网红标签因素等7个子范畴,游前决策因素、游中体验要素、游后体验质量3个主范畴,构建了网红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模型,包含游客期望、感知质量和质量评价3个核心模型要素。采用IPA法对扎根理论分析所得"游中体验要素"对体验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餐饮美食"这一要素重要性最高,满意度也最高,而"拥挤感知"这一要素重要性较高,满意度却最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网红旅游目的地建设、管理与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美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之一,对游客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吃"作为旅游六大要素之首,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旅游体验过程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综合分析美食旅游本身特征、美食旅游研究成果和大连游客样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美食感知维度——文化价值、美食特性、服务质量、餐饮信息化和美食价格;三个美食体验维度——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美食感知影响美食体验的质量。其中,饮食文化因素对美食体验的影响最大,但却是游客感知最弱的因素。游客获得的体验主要是情感体验,其次是感官体验。如何增强赴大连游客对美食的文化感知对提高美食体验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视觉影响因素的作用下,旅游者对实地感知的城市旅游景观视觉辨别和鉴赏形成了视觉形象感知。城市旅游景观的品质不同对视觉形象产生的影响不同,而不同社会背景的旅游者及居民对同类旅游景观视觉形象感知的影响也不同。分析得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社会背景的旅游者和居民对扬州旅游景观视觉形象感知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了提升城市旅游景观视觉形象的方法和建议,期望对城市旅游的规划者、决策者提供参考,以便创造更多更美的城市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12.
以武夷山为案例地,通过筛选整理旅游网站相关游记,使用ROST Content Ming软件进行分词、高频词汇统计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游客对武夷山的深刻感知要素,然后通过扎根理论进一步研究武夷山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情感感知形象。研究发现:游客对武夷山旅游形象的感知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管理等4类。游客对武夷山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评价较高,对景区个别景点、旅游设施、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应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完善住宿、饮食和游览设施,开发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产品来进一步完善游客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以网红景区重庆市万盛奥陶纪景区为例,通过在景区官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和马蜂窝旅游网中搜集网络图片和文本,对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从图片内容上看,景区最重视游乐设施的形象宣传,忽视旅游纪念品的宣传,缺失"购"元素。②从图片数量上看,景区和游客都最重视游乐项目,景区忽视人文景观,游客对此仍会关注;景区对食物宣传较多,但成效微弱。③从官方文本上看,景区重点打造"悬崖景区"形象,重视网络营销。④从游记和点评看,游客通常结伴到景区游玩,对高空项目感到惊险刺激,对排队印象深刻,忽视对食物的体验,部分游客游玩后实际感知体验未达到预期。⑤对比景区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形象大体吻合,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西安、重庆、苏州、广州5个城市为样本,依据具身理论,从游客体验的角度探究了这5个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①游客对5个城市的情感倾向于中性和正向,说明游客对这5个城市夜间旅游的整体感知是基本满意的。②游客在这5个城市开展夜间旅游活动时,社会人文类的旅游目的地比自然禀赋类的旅游目的地更吸引游客。③集食、游、娱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对夜间旅游游客的吸引力大。④旅游体验感知包括景观体验感知、身体体验感知和环境体验感知,旅游体验感知对游客的夜间旅游地选择与价值内化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旅游网络平台在"互联网+旅游业"背景下迅猛发展,平台服务质量提升势在必行。以云南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从用户体验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云南大学在校生的旅游网络平台体验满意度进行量化研究,探讨体验满意度与使用意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大学在校生对旅游网络平台的体验满意度U(1≤U≤5)为3.545,说明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旅游网络平台体验满意度与使用意愿间成正相关,体验满意度越高,继续使用意愿更强,会力推该平台。基于研究,提出科学的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旅游网络平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演艺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的年发文量呈上升势头,先后经历了1996—2007年的起步发展时期、2008—2013年的急剧发展时期和2014—2019年的稳定发展时期。②目前国内旅游演艺主要发文期刊级别相对较低,主要发文期刊的学科和专题分布较广。③旅游演艺研究作者和机构间需进一步加强合作。④国内旅游演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演艺产品"、"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张家界"、"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基于上述分析,从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为我国旅游演艺未来研究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旅游目的地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但学术界从游客角度出发探讨文创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文化创意旅游街区情境下,基于MTE理论,以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体验、记忆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游客参与对重游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参与对旅游体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对记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记忆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在游客参与和记忆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记忆在旅游体验和重游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在保持文化原真性基础上,开发兼具学习、娱乐、审美等特点于一体的互动性参与型产品。②加快景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增强系统的独特性与趣味性。③设计兼具文化特色和创意精神的代表性纪念品。  相似文献   

18.
旅游餐饮不仅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行程满意度的评价,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基于英文问卷开展深度访谈,通过对国际游客在西安的餐饮行为调查,发现影响国际游客餐饮决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食物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对国际游客对陕西地方小吃的感知调查,得出陕西地方小吃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做好整体规划,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加大产品宣传,改进并提升服务质量,注意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确保食品安全.研究结果对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及其形象提升乃至我国旅游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核心利益主体满意与否是促进旅游演艺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分析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演艺企业和社区居民等四大核心主体期望价值与实际感知价值等基础上,构建了旅游演艺业核心利益主体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测评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测评核心利益主体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张家界旅游演艺业核心利益主体满意度情况,提出了满意度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全感影响游客制定出游决策。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使游客对旅游安全尤为关注。以北疆旅游线路"天—吐—喀—伊"线为例,以进疆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安全感知相关数据。结果表明:①进疆游客的旅游安全意识较高,极少部分游客不重视旅游安全。②影响游客安全感知的因素主要是治安状况、旅游活动安全管理、旅游服务设施安全、商品与信息情况、目的地基础保障。③游客对新疆旅游安全感知状况为:治安状况安全感知最好,目的地基础保障安全感知最差。④旅游安全感知在游客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但性别、教育程度、职业、薪资、来疆次数在游客旅游安全感知上有显著差异,且薪资与进疆次数对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显著相关。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加强对外宣传和构建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游客旅游安全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