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安全、分析事故、研究工作、制定措施 ,总要发表意见。如果实事求是地从头至尾都把问题说清楚、道理讲明白 ,而且不文过饰非 ,不自我标榜 ,群众是会理解和支持的。但是 ,在某些单位 ,凡是总结出来的东西 ,有时越看越觉得“众口一词、千人一面”。特别是那些分析事故的调查报告 ,更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既没有摸到孕育事故的脉搏 ,也没有触及制造祸端的“祸首” ,总是翻来覆去的重弹“老调” ,用一句时兴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官场话”太多、太滥了。仅安全生产领域被套用的“官场话”就“各有千秋” ,这里只列出常见的…  相似文献   

2.
象棋比赛,有些人善于用“马后炮”,使对方处于被动棋局,甚至使对方不可避免地定下败局。在安全生产中,也有人把事故后的分析、报告制度,看成“马后炮”,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事故已经发生了,再分析找原因也是晚了。如某单位去年发生多次严重事故,有的是全厂灾难性未遂恶性事故。由于部分领导思想麻痹,没有发动群众分析事故,找出原因,群众性的防患措施不够落实,对部分职工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教育,“马后炮”思想作怪,以致事故相继发生。 这些同志不懂得“在一定峋磊件下,坏的东酉可以引出好的结果”这一真理,或者知道,但未实行之。发生了事故…  相似文献   

3.
车间发生了未遂事故,安全员找到车间主任。 安全员:“主任,对今天的事故应该召开分析会。” 主任:“不是没有伤着人吗?” 安全员:“按照事故处理‘三不放过’的要求,未遂事故应当按已遂事故对待。” 主任:“这符合‘实事求是’精神吗?”“实事求是”吗?@肖洪志  相似文献   

4.
从最近公布的大平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得知:从瓦斯传感器的瓦斯浓度突增报警信号发出到瓦斯爆炸之间有31分钟间隔(22时09分到22时40分)。从“2·14”孙家湾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中得知;从矿震发生到瓦斯爆炸之间有11分钟间隔。这说明这两起瓦斯爆炸事故并非人力不可抗拒,也非爆炸事故发生前人们来不及有所作为的“天灾”。大平矿的调度员接到瓦斯传感器报警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既没有停电,也没有撤人,贻误了宝贵的时机。当时值班的通风科科长擅离职守,空岗逍遥。孙家湾矿的监测人员接到瓦斯传感器报警后,因无法下令断电,只得逐级请示上级,既没有停电,也没有撤人,逐级请示  相似文献   

5.
罚款不是万能的,可这年头没有了罚款,或者罚得少了点,那些没有或是缺少安全意识的领导、企业主和员工就不能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非公有制企业情况较为突出),久之,势必还要再次引起新的事故,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这大概是社会转型期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下“经济杠杆”作用的朴素理解。随着安全生产职能的转换,这样的经济杠杆作用在一些生产事故。特别是在重伤和轻伤事故的处理中似乎在弱化,或是在消失,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国策》上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应及时补救。这用在安全工作上,也颇有教益。要做好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事故,很重要的一条是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也就是要“羊”亡而知补牢,还要注意别人“亡羊”我也“补牢”。 象赵各庄矿采煤九工区和临汾手扶拖拉机厂那样,发生了事故或未遂事故,领导敢于承担责任,发动群众进行安全检查,揭露和消灭事故隐患,切实采取防范措施,这就达到了“补牢”的目的。可惜有的领导却总是没出事故凑合,发生事故忙乎,事故过后马虎,“羊”虽亡而牢破依旧,“羊”还得“亡”。这样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江西氨厂机修车间发生了一起天车吊装备件时砸伤人的事故。事后车间召开了一次事故分析会,认为是“好心”出了事故。 会上,工段长先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他说。当时天车工不在,为了把备件吊装好,技术员出于“好心”就叫铆工师傅去开天车。这个铆工也是为了工作,才答应去开,但因对天车操作方法不熟练而出了事故。铆工发言说:“我不是天车工,技术员叫我开,我就上去开了。这事我有责任。”最后厂长说:为了工作,大家都是出于“好心”,谁愿意出事呢?问题是我们的同志没有按章办事。技术员叫铆工去开天车是违章指挥,非天车工去开天车是违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重特大事故频发,究其认识根源,在于人们从逻辑上混淆了“安全”与“不安全”这两个具有思维确定性的概念,把“不安全”的原因归结为“安全”的成果,认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是生产出来的,而各种事故的发生,则是安全给企业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人通过对醉酒司机的观察与研究,总结出了酒后驾车的三个危险期:一是兴奋期。表现为“越开车越精神”,容易感情冲动,开“英雄车”、“斗气车”。此时,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严重违章的次数最多。二是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协调性差、反应慢、判断力下降,对情况的处理也是眼到而手不到,手脚不听使唤,是最容易出事故时期。三是昏睡期。表现为困乏、疲倦、极想睡觉,在似睡非睡中驾驶车辆,此时如果再不停车,重大交通事故就会发生了。正因为如此,有人发出“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呐喊。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了几次重特大的煤矿矿难,笔者在与一些煤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职工聊天时,发现有不少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地认为,从事煤炭生产,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坚决刹住这种风气。须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导致的,事故的控制预防关键在人,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然而,“事故难免论”则是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有的管理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单位员工多、工作环境条件差、设备多、点多面广,作为领导又精力有限,所以出事在所难免。而一些煤矿工人也认为,我所干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危险系数大,“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再小心也会出问题,干煤炭工作,发生伤害算不了什么。这种看法,并没有揭示事故的本质,恰恰是对事故本质  相似文献   

11.
某单位的安全检查组对一个班组进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能抽查,经过提问,从班长到组员,几乎个个都“对答如流”。班长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哪个也考不倒。”然而,经过了解得知,就是这个“考不倒”的班组,近年来竞然连续发生3起事故。应该说,作为班组人员,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在接受安全检查时,能做到“考不倒”固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儿。但是,仅“考不倒”还不行,更应该“做得好”,倘若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练就“嘴皮子”,那就太没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12.
几天前,一位化工企业机械加工车间的老班长对笔者说:“以前干活不知啥叫害怕,胆子大得明知是违章的事也敢干。随着干活时间的延长,看到一些职工由于违章操作发生的事故多了,我现在变得越干越害怕,越干越胆小。”笔者在想,要不是有很深的体会。他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丹“7.17”事故被披露后,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这起被称为2001年黑色“7.17”的惊天大案,2002年1月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广西南丹“7.17”特大透水事故是一起由于非法开采国家保护性资源,以采代探,乱采滥控,长期管理不力而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14.
有媒体曾报道:重庆彭水原副县长蒋某成为特大事故引咎辞职的第一人。蒋某在分管县里安全工作期间,彭水县发生两起特大交通事故,第一起造成12人死亡,第二起造成26人死亡。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把安全与领导“乌纱帽”连在一起的做法,是一剂促使领导切实抓好安全管理的灵丹妙药。当前,一些领导总侥幸事故不会那么巧就降到自己头上,对冒险违章者“高抬贵手”;有的领导冠冕堂皇地在会上说:“发生这次事故,我是要负领导责任的”。事后,他什么责任也不负,官照样当;有些领导事故发生后常采取以罚代教的做法,把责任看不疼不痒地罚一下,实际上没有起到教育作用,责任者照旧“一如既往”;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事故发生后,有的地方官员为保“乌纱帽”,说假话,报喜不报忧,千方百计捂着、掩着、盖着,很多事故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私了”了。将“乌纱帽”与安全工作连在一起,治的就是那些不负责任的领导,治的就是那些只顾保“乌纱帽”而不顾人民死活、把人民利益抛在一边的领导。安全连着“乌纱帽”之所以好,关键是让那些不重视安全工作的领导官做不稳,让那些出了安全事故的领导保不住“乌纱”。安全工作连着“乌纱帽”,目的就是让领导们认识到当官的责任,认识到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让我们为安全连着“乌纱帽”的做法大声叫好!  相似文献   

15.
“未遂事故”,切莫等闲视之 所谓事故,是指人们在为了实现其生产意图而采取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们的意志相违背的情况并迫使人们的行动中止的事件。也就是说,事故是妨碍人们实现其目的的。 这种事故现象,既然在人们的行动过程中发生,若以“人”作为中心来考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人身受到伤害,一种是人身没有受到伤害。举例来说,工厂的一名工人在砂轮上磨刀具,突然发生砂轮崩裂,一种情况是砂轮碎块击伤了工人,一种情况是砂轮虽然崩裂飞出,却没有击伤工人。 我国现行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只适用于因工伤亡事故,也就是只…  相似文献   

16.
4年来,运输段在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那么,今后如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呢?笔者认为笔者应在巩固、发展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本质安全”理念建设,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一。所谓“本质安全”就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铁路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发生率降到很低很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那么工作中发生事故就是偶然的,而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和平共处”,这里不是指国家之间的友好相处,而是借用它来说明一种不正之风:在一些厂矿企业中,少数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操作,无人制止,姑且名之曰“和平共处”。 为什么要搞这种“和平共处”呢?用这些同志的话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向钱看。为了多超产,多拿奖金,管他违章不违章呢?而其结果呢?除了败坏党风民风,腐蚀工人思想以外.事故往往也接踵而至。如我矿有个采煤队月末为了赶任务,在没有放顶的情况下,队长布置要多采一排煤,班长明知违章,也不加抵制,工人也甘愿服从,结果因超排距采煤而导致顶板压力加大,发生了冒顶事故。可见,这种…  相似文献   

18.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一千几百年以前被称之为“畏途”的蜀道,今天终于变成了通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个被看作千古难变的道理,今天也已不尽如此。例如,惯偷和流氓成性的人,几经教育改造而成为一代新人的事例,已时有睹闻。 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依法处理责任事故之“难”,居然还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 “渤海二号”翻沉事故,各方面强烈要求严肃处理,甚至呼吁、抗议、可整整过了九个月仍然处理不了。最后还是国务院作出决定,才严肃了法纪,满足了人民的愿望。 吉林省通化矿务局松树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由于重罪轻判,引起广…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使有些单位被束缚了手脚,不敢创新,不敢放手抓工作,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行业退出某项生产、“禁止生产……”等等,其实都是在回避矛盾,对经济发展和长远建设是不利的。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从除夕到初八,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酿成的火灾,也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致死、致伤的事故。从北京“禁改限”的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一是要落实责任。“开禁”需要勇气。胆小怕事,畏首畏尾,不敢承担责任,肯定做不出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每当纠正违章作业时,常常可以听到违章者以下不为例的口气乞求说:“就这一次。” “就这一次”这句话,某些人之所以习以为常,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它的实质和危害。 我们说,事故的发生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具备了条件,就随时可能发生事故,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消灭事故的唯一手段是消除发生事故的各种条件。 常常以“就这一次”这句话来搪塞违章责任的人,实际上是在为发生事故创造条件。事故的残酷无情就是于,它决不会因为你“就这一次”而大发善心。恰恰相反,只要你侥幸图方便,它便乘虚而入,得以逞威。所以,每当在为违章行为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