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防灾博览》2015,(3):6
2015年5月7—8日,2015年全国地震科技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司长胡春峰主持。会议首先传达了201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近期地震科技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讨论地震科技改革与发展方向,并部署了地震科技重点任务。赵和平在讲话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大会于2007年8月2313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地震科技发展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震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及计划单列市代表和各企事业、大专院校代表。  相似文献   

3.
王英  李巧萍 《防灾博览》2011,(3):10-14,6,9
2011年6月8—9日,中国地震局2011年地震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经中央批准,中国地震局恢复设立了科学技术司,进一步强化了对地震科技工作的统筹管理,突出了科技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回顾地震科技进展,科学地分析地震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谋划“十二五”期间的地震科技发展。对于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防灾博览》杂志社专程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玉辰。  相似文献   

5.
在对地震科技应用内外部存在问题及困难的分析中,探讨和确立政策调制手段,以求建立良性地震科技应用环境,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11,(1):89-89
2011年1月19日.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召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强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所属课题验收会议.对“地震立体观测技术研究”和“火山与水库地震监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进行验收。科学技术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有关同志出席验收会议。经验收专家组认真评审。两个课题均通过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开拓科技经济信息服务新领域,对于适应地震系统深化体制改革的必要位与紧迫性;论证了地震系统开发信息网络建设的可行性,并论述了建网的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柯芙蓉 《灾害学》2004,19(Z1):49-52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资料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作用,就如何改进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方式、提高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水平、为防震减灾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4,(2):7-7
正2014年3月27-28日,第六届粤港澳地区地震科技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广东省地震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促进三地地震科技合作、共同提高地震科技水平和地震  相似文献   

10.
地震科技档案工作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对各类地震科技档案的管理,是通过对地震科技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提供、利用等业务工作完成的。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活动中,地震科技档案工作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中国地震局各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好地震科技档案工作不仅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资源调查、防震减灾事业提供必需的基础数据,还可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大会于2007年8月2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地震科技发展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震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及计划单列市代表和各企事业、大专院校代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2,(4):2-2
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在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地震部门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在推动地震科技发展、强化管理等方面落实了新举措,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14,(6):9-9
2014年11月18日,由中国地震局主办、江苏省地震局协办的第十届中韩地震科技工作会晤存南京召开。来自韩国气象厅地震部、中国地震局及下属研究所、江苏省地震局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晤。中韩双方代表回顾并讨论了2011年以来中韩地震科技合作项目进展情况,并就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情况、地震观测数据准窦时交换、长白山火山及地震活动信息、中韩联合研讨会和合作研究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4.
漫步宝岛     
林昊 《防灾博览》2005,(6):44-44
我有幸参加了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习会,作为厦门地震局营员来到了祖国宝岛台湾。此次出行旨在通过对地震知识的研讨,促进海峡两岸青少年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05,(3):5-6
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海城地震纪念碑落成典礼,庆祝海城地震成功预报3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向为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和抗击地震灾害作出贡献的各级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为防震减灾事业作出贡献的地震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保障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党中央、国务院援疆工作战略决策的指导下,中国地震局前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地震系统对口援疆工作。此次科技委院士专家"新疆行"活动,是自今年7月7日全国地震系统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以来,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7月23-24日,中美地震火山科技合作协调人会晤在京召开,对中美地震火山领域的下一步合作进行了规划。会议就中美地震火山合作议定书拟更新的附件以及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经商定,双方将在地震监测、地震工程、地震地质、地震区划、监测数据质量把控、联合科考、火山联合  相似文献   

18.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4):2-I0002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地震科技创新、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实现国家防震减灾目标任务的攻坚时期。要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防震减灾事业进步离不开地震科技创新,地震科技兴则地震事业兴,地震科技强则地震行业强。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基础研究、测量、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等领域都稳步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增强防震减灾能力,向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1月5日,中国地震局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届科技委的章程,听取了"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地震联合基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会议专题概况"的报告,就报告和新一届科技委工作内容开展了交流咨询。郑国光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对新一届科技委提出了希望,一是希望科技委能够有更高的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