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用膜电极法测定生化需氧量(BOD5)的方法和传统磺量法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地表水的测定,两种方法测得结果无明显差异,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以满足地表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水环境受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准确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准确测定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准确测定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确定合适的稀释倍数则是关键。文章介绍了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过程中确定稀释倍数的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了经验总结,可用于指导基层环境监测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电极法测定生化需氧量,具有耗时少,操作简便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微生物电极法测量仪样机的具体操作,初步探讨了该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并从理论上提出了用污水样作为基体配制校正液以及采用复合微生物膜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目前对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的测定除采用经典的稀释接种法外,已开始采用新方法,即微生物电极法.他能够在几分钟内测定水体的BOD含量,大大缩短了传统方法的五天培养时间,对于快速了解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具有积极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化需氧量(BOD5)是—个重要有机污染指标,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BOD5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受到许多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样品温度、环境温度、搅拌速度,仪器校正等。采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时,不可忽略这些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BOD5 TraK仪器测定水中5日生化需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DTraK仪器测定水中5日生化需氧量,操作简便,测定直接、快速。五日生化需氧量在0-350mg/L浓度范围内,相对误差在-5.2A%- 6.4%。葡萄糖-谷氨酸校核实验结果BOD5值210mg/L-223mg/L。  相似文献   

7.
生化需氧量(BOD5)作为环境监测重要参数之一,是一项重要的反应有机污染的指标。 BOD5分析过程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受到许多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样品温度、环境温度、搅拌速度,仪器校正等。采用膜电极法测定BOD5时,综合考虑,做好质量控制,可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对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该方法进行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最新修订国标方法基础上,正确进行水样干扰消除和预处理操作,准确确定水样稀释倍数,严格控制测定和培养温度,优先选取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溶解氧浓度,准确进行测定结果数据处理,切实规范监测数据结果填报,能够在确保水样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同时简化大批量成分复杂水样测定过程。  相似文献   

9.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一种表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是水质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水样的保存、溶解氧、pH值、温度、接种稀释水和稀释度等影响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成败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BOD_5TraK仪器测定水中5日生化需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DTraK仪器测定水中 5日生化需氧量 ,操作简便 ,测定直接、快速。五日生化需氧量在 0- 35 0mg/L浓度范围内 ,相对误差在 - 5 2 %— 6 4 %。葡萄糖 -谷氨酸校核实验结果BOD5值为 2 10mg/L- 2 2 3mg/L  相似文献   

11.
膜电极法与碘量法测定长江水溶解氧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溶解氧的测定,用膜电极法和碘量法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量的关键是用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经过分析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认为测量的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其次是样品中溶液的体积,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滴定溶液的浓度等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得到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6.4mg/L,扩展不确定度为12.8mg/L.  相似文献   

13.
用碘量法一次测定BOD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是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普遍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测定。当被测水样中含有无机或有机还原性物质时,则于测定过程中发生溶解氧对这些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产生化学氧化耗氧。这部分化学耗氧迭加在五日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化学耗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水体溶解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目前,水体溶解氧的测定,多采用碘量法和膜电极法。电极法虽可用于现场测定,但电极中的透氧膜易受污染,且易破损。笔者通过对声致发光现象的研究,认为声致发光可作为一种测定环境水体溶解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军 《环境保护》1997,(5):21-2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加标测定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转换概念,即将BOD5值抽象地转换成“相当于分解了的还原性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亦即通过向环境水质样品中加入适量葡萄糖一谷氨酸钠标准溶液,测出其“加标耗氧率”,使其能够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探讨各种水样的20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方法,通过实验提出了20日生化需氧量是5日生化需氧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17.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通常是指充满完全封闭的溶解氧瓶中的水样,在(20±1)℃的暗处培养5d±4h或者(2+5)d±4h,分别测定培养前和培养后的水样的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再通过培养前后溶解氧的浓度之差,以BOD5表示,即五日生化需氧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用微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中的BOD.进行了BOD标准样品的分析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法、微生物传感器法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为BOD的测定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生物化学原理,选择在一定pH值条件下,保存五日生化需氧量水样,通过试验证明该保存方法是可行的,并对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0.
污水达标排放检测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关于污水达标排放检测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应用研究,在整篇文章的论述中,首先从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概念入手,同时对于当前我国污水达标排放检测的现状做了简单的分析,其次对于我国污水达标排放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于污水排放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