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苏省苏州市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显现,已影响到该市经济的进一步跃升。至2003年底,苏州市共有44.65万名技术工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而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为2.68万人,仅占有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工人的6%。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0%,中等发达国家占20%的比例相差甚远。目前,该市高技能人才只能满足企业需求的10%。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人才观念的束缚,大量的技能操作人员被拒之于“人才大门”之外。国家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被摆到重要位置,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结合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探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2005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后,各地区、部门(行业)也都将此纳入本地区、行业人才规划。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和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决于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在其中应起的作用等因素。笔者在对市场作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论述:21世纪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应用型的,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考虑到其应用需求,更要考虑到学科的发展和教育人才的去向。以此为目的,笔者提出了21世纪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模式,其中,多层次,全方位的办学方向,实践型的办学手段、开放型的办学形式分别是该模式的前提、基础与关键。还分析了通过上述途径实现“模式”的具体做法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环境动态性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愈发加剧的背景下,为了保持组织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和活力,长期激励成为一种广为应用的薪酬激励方式。所谓长期激励,是指奖励支付周期在12个月以上的可变薪酬,其内在含义实际上是强调支付的递延性,即通过员工与公司的某种协议把公司给员工的报酬推迟到将来的一个日期支付。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胜利油田努力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创新技能人才开发机制,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油田技能操作队伍的技术素质较5年前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人才特区是推动人才发展改革试验的特殊空间,具有县级性和多样性、优先性和示范性、典型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当前,人才特区建设风靡全国,呈现出“遍地开花”、地方政府推动为主、政策创新和人才集聚效应明显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一哄而上、同质化发展、工作着力点不准、理论支撑不力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我国人才特区建设的特色化、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新临 《中国劳动科学》2006,(8):F0002-F0002
5月25日,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会上讲话。这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后,劳动保障系统首次召开全国性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会议。会议主旨是学习中央15号文件精神,分析高技能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高技能人才评价重点,交流经验,部署任务,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培养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速培养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农业的高技能紧缺人才,以缓解劳动力市场上高技能人才的紧缺状况。为此,必须从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双证制度和师资队伍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正处在持续、快速增长期,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战略使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了步伐,现代服务业也进人快速发展期,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挤增长却遭遇一个意想不到的瓶颈: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出现了技工短缺现象!为解决这一历史性的问题,新一代国家领导集体提出科学的人才观,明确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评价标准重点强调能力和业绩。这就对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提出了挑战。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德国战后经济的腾飞也有赖于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作为立国富民的“秘密武器”。“德国制造”的成功也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给予技术工人们的高水平待遇。在德国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德国人把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础”。那么,德国为什么盛产高技能人才呢?  相似文献   

12.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先进科技转化为产力、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的人力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2003年,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做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今年4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亲切会见了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代表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代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东风汽车公司始终瞄准参与国际竞争的高起点培育人才资源,将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予以着力开发。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强调技能培训是职工培训的核心,始终把技能人才同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摆在同等位置来加以培养。坚持把技能人才的开发作为人力资源的基础工程来抓,强力打造技能人才队伍,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后备充足,与公司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国内一流的技能人才群体。以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契机,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适应企业需要的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有针对性的职工培训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东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4.
海尔的人才管理“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海尔集团公司把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人才视为企业成功之本,从过去的重视资本积累扩张,转向重视人才和智能资本扩张管理,实施人才“第一产品”战略,保证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海尔在求才、用才、育才方面有一套管理体系,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企业在回归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过程中,企业已经不可能全部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特别是随着企业的转制和用工机制市场化,在职员工受自身利益的制约,也很难调动在岗技师培养后备力量的积极性。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父传子承和以师带徒的培养技工人才的手工作坊模式已经被院校培养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北京市政协主席程世峨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与港澳委员近日在京座谈。港澳委员就2008年北京奥运的场馆建设、人才引进、志愿者招募、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积极建议和意见,在座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时对意见进行反馈。奥运安保协调小组已经成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和服装业、电子业、化工业、冶炼业、交通业、医卫保健业、餐饮和服务旅游业等紧缺技术工人人才10万人左右。“技工荒”已警示我们,在“解放人才”、“人才强国”、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三个文明”的战略部署中,还应更多地、更快地、更好地关爱技术工人这一人才“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落实国家大力培养技能人才的战略部署,加快湖北省竹山县技能人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大批技术工人,创建技能品牌。今年,该县劳动保障局将在全县企业管理和生产一线人员中培养造就100名新技师。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决于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在其中应起的作用等因素。笔者在对市场作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论述 :2 1世纪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应用型的 ,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考虑到其应用需求 ,更要考虑到学科的发展和教育人才的去向。以此为目的 ,笔者提出了 2 1世纪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模式 ,其中 ,多层次、全方位的办学方向、实践型的办学手段、开放型的办学形式分别是该模式的前提、基础与关键。还分析了通过上述途径实现“模式”的具体做法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现代职业安全》2008,(1):57-57
德成塑料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原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德成制品厂,以下简称“德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经营领域里,已积累了丰富的、且具有独创性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目前企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