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尼日利亚的中生代年轻花岗岩区以具有不同程度锡矿化的火山杂岩和次生火山杂岩为特征。在广泛寻找原生矿床工作中,已利用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参数来圈定无矿和矿化花岗岩。锡矿化与这个岩区中的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 在中三迭世的上拉丁尼期与下喀尼期之间,在南阿尔卑斯,尤其是在多洛迈茨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从而造成大量火山岩体(主要为水下)的侵位;这些火山岩体充填了安尼塞和拉丁尼碳酸盐建造之间的盆地。普雷达佐火山岩系四周呈环状岩墙产出的二长岩和花岗岩两个侵入杂岩体的侵位,以及蒙  相似文献   

3.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段)伸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了大片的含煤岩系地层,因此,该区是寻找隐伏煤田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4.
<正> 地质概况诺奇峰花岗岩岩株的地质情况在Nabelek等的原稿中已作了详细描述,因而在此仅提出一个简要的总结。该岩株是侏罗纪时侵入于成互层的寒武纪灰岩和泥质板岩的,侵位深度约为4—6km。该岩株为一由花岗岩和两种不同的石英二长岩侵入体组成的复式岩体。穿插关系表明,花岗岩侵入在先,接着是石英二长岩  相似文献   

5.
<正> 南罗加兰杂岩内体由侵位于变粒岩相变质岩的几个斜长岩侵入体组成。斜长岩及其有关的苏长岩、纹二苏长岩(jotunites)的δ~(18)O值为5.2—7‰,说明这些岩石为地幔成因,这与锶同位素证据一致。与斜长岩伴生的酸性岩(大部分是紫苏花岗岩),具有类似的δ~(18)O值,因而推测这两类岩石为同岩浆关系。它们与  相似文献   

6.
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锡矿床、斑岩钼矿床和钨矿床,都显示出与长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主要由来源于岩浆的流体形成。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矿体系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金属组分均集中于高度分离的花岗岩岩钟的顶部。这种富集作用似乎是由一种垂向液体分离作用造成的。尽管对这种富集机制尚未弄清楚,但自下而上始终由粗粒经血状到细粒花岗岩这种结构上的转变有助于说明分离对流作用。对于锡矿和钨矿来说。这种作用进行得最好的是在具有清楚的地球化学专属性的花岗岩套的晚期相端员中。这种花岗岩套还显示出类似的从粗粒向较细粒端员的前进演化,这些岩套是经过逐渐分离而变成小体积的晚期相的。由于伟晶岩和斑岩钼矿体系的资料不够,关于伴生的花岗岩套的情况还不太情楚。钨矿床中比较少出现的充分演化的顶部体系,可能与熔体和成矿流体中氯的影响比氟和硼大有关。 流体从这些体系中释放出来,可能是通过不同组合的下延裂隙来抽取岩浆库中的孔隙流体来实现的,又借助由局部和区域应力场造成晚期阶段裂隙的发育,因而在网状微裂隙发育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二次沸腾来释放流体。 容矿花岗岩类的侵位深度和特定的围岩环境,可能对浓缩的岩浆相中发生的分离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同样是控制流体释?  相似文献   

7.
<正> 爱达荷岩基和博尔德岩基是同一造山带中差别显著而又成分和年龄基本相似的两个花岗质深成岩体。博尔德岩基位于爱达荷岩基正东150公里处。这两个岩基在大陆壳的侵位深度很不同,爱达荷岩基位于深层,博尔德岩基位于极浅层。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该岩石母岩浆形成的源岩、环境和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湘赣边境志留纪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特征及侵位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赣边境中段出露有黄洋界、汤湖两处花岗岩超单元和同时期侵位的岩株、岩瘤,其成岩时代属志留纪,按其侵位构造、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等特征,可建立5个岩石单元,归并为汤湖超单元。岩浆的侵位受区域性大断裂左旋剪切应力控制.空间上呈现由南东往北西逐渐变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陆地壳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由来自地球深部的体积巨大的花岗岩岩浆引起的同化作用。地壳如何容纳这些岩浆便产生一个“空间问题”。传统上强调的两种侵位机制是:“强力”侵位——实际上利用浮力驱动的岩浆将地壳推开,产生花岗岩底辟和花岗岩“气球”,被动侵位——以交代机制(replacive mechanisms)为特点,如火山口塌陷作用(cauldron subsidence)和顶蚀作用(stoping)。虽然新近的研究表明,花岗岩侵位的空间可以形成于大的横推断层带弯曲部位和断错部位,但强力侵位或被动侵位这种简单的观点仍不能说明许多花岗岩的侵住体制。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火成岩侵位机制。作者在暴露充分的南格陵兰元古宙大陆地壳中观测到,奥长环斑花岗岩是作为大规模的岩席沿着韧性引张剪切带侵入的,这些剪切带在侵位期间都是活动的。在这种作用中,空间问题似乎很容易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牛贺才等(1992)在《火山地质与矿产》第三期发表的“论岩浆的逆向演化及其成矿作用”一文中,基于下扬子地区部分中生代侵入岩或火山岩的成分从老到新呈酸性→中酸性→中性→中基性的事实,提出了岩浆“逆向演化”的概念。本人认为作者所谓的岩浆“逆向演化”之说值得商榷,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即由接触关系或同位素年龄所确定的侵入杂岩的侵位次序是否等同于岩浆的生成演化顺序,以及自然界是否存在“逆向演化”的岩  相似文献   

11.
<正> 现今已积累了各地区花岗岩类中稀有元素和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的大量资料。数据的加工通常在於计算不同地区花岗岩类或某些侵入杂岩和岩体的元素平均含量,然后将计算的平均值与全球性克拉克值,或与其他地区同类侵入岩的含量进行对比,以便查明地块、个别建造、杂岩及岩体的地球化学专属性。在研究少量元素的行为时,很少考虑它们与造岩氧化物的关系,也很少注意成矿元素和稀有元素在侵入杂岩和岩  相似文献   

12.
热分析和流体动力学分析表明,由于许多钙碱性花岗岩类的粘度和密度差跨越于其所设想的典型范围,因此岩墙式上升乃是大体积花岗岩类熔体穿越陆壳而转移的一个可行的机制。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一个粘度约为10’Pa·s的岩浆与地壳之间的密度差为200物矿的花岗岩类熔体,可以在近一个月内穿越地壳转移30km,相当于平均上升速度为Icm/s。利用根据玄武质岩浆呈岩墙式流动的数值研究而修改的分析结果,我们也列出一个公式,用来计算花岗质岩浆在不凝固条件下上升时所需的临界(最小)岩历宽度或断层党度。考虑到科迪勒拉花岗岩类粘度和密度差…  相似文献   

13.
<正> 晚白垩纪的凤翩山花岗杂岩(图1)位于日本西南部山口县城西北约八公里处,由于一些重要原因而引起人们的特别注目。从地质环境上看,它独立地产在山阳花岗岩省与山阴花岗岩省之间,而从地球化学上看,发现该杂岩及其附近具有钴、硼的高度富集。Kato(1912)注意到针状电气石的产状,首先描绘了杂岩范围内的药王寺铜矿床。此后他又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对伴生矿床及花岗杂岩本身的地质和矿物特征几乎未作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叠置在华夏和扬子陆块的中生代岩浆岩的时代、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以及Sr、Nd同位素特征,分析中生代岩浆作用特提斯陆内俯冲和碰撞—古太平洋俯冲走滑的动力学背景。在230-150Ma间,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是华北与扬子陆块的水平碰撞缩短,华夏西南部是离散陆块的陆内俯冲,其结果在华夏陆块形成大规模高Isr低εNd(t)的S型花岗岩。145-90Ma间,在特提斯构造域深部构造效应的基础上叠加了古太平洋的俯冲走滑,结果在中下扬子区形成高钾富碱钙碱性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火山一侵入杂岩,在华夏陆块形成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两陆块内A型花岗岩类的形成(<92Ma),标志中生代陆内造山岩浆作用的结束。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类谱系填图法的指导思想,是从解体大岩基入手,建立同源岩浆演化的等级体制及其与岩石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逐步实现按地质构造背景划分花岗岩的区划.该方法在苏州西部地区的区调工作中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从丰富多姿的侵入接触关系,建立了该区花岗岩的谱系,论证了主体花岗岩的产状是向北缓倾的岩席,进而,探讨了控岩构造和侵位机制.阐述了花岗岩与矿产的时空关系,并用热力驱动成矿说(HHP理论)解释了苏州各类高岭土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超高压变质带,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是扬子板块 与中朝板块在三叠纪碰撞造山的产物,表现为扬子板块呈北北东向斜向俯冲到中朝板块之下。 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折返机制是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折返速率也随时间推移而变慢。早期阶段 (三叠纪-早侏罗纪)同碰撞期浮力驱动下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在俯冲带内沿道冲-韧性剪 切断裂快速挤侵(extrusio)到地壳层位,折返速率高达4mm/年;中期伴随着巨厚造山带山根的 拆沉,上部发生拉张塌陷,使超高压变质杂岩进一步减压,但折返速率缓慢,~(40)Ar/~(39)Ar年代学显 示117Ma前它们仍处在地壳的较深部;晚期伴随着晚侏罗-早白垩纪花岗质岩浆的上升侵位, 超高压变质杂岩进一步抬升,同时低角度正断层发育,此阶段的折返机制类似于变质核杂岩模 型。整个折返过程中剥蚀一直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山东平邑县归来庄金矿位于尼山隆起NE边缘,燕甘断裂东侧次一级EW向构造带中.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中生代的铜石杂岩体,其岩体演化有两大周期:(1)闪长玢岩、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2)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正长斑岩(或霞石正长斑岩).矿床即赋于超浅成的中偏碱性杂岩体边缘沿断裂构造侵位的脉状隐爆角砾岩中.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各个时期侵入的花岗岩,均可见稀土矿化。选择了大东山岩体、高山岩体、广宁-横山岩体、古斗山岩体、新兴岩体、龙塘岩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论述了稀土矿化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晚侏罗世阿穆德日坎杂岩花岗岩类岩石中金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金在花岗岩类熔体中的分布受诸多因素的控制。一些因素与深部岩浆源或不同深度岩浆房内岩浆的分异程度有关,另外一些因素可能与熔体的氧逸度有关。因此,该杂岩的成矿专属性是一种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20.
江西钨的成矿岩浆体系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西存在着岩浆物质起源和成岩机理截然不同,成矿专属性殊异的两类花岗质岩石。即硅、铝层重熔地壳型(以下简称壳型)花岗岩类和上地幔或硅镁层混熔过渡型(以下简称过渡型)花岗岩类。这两类花岗质岩石都可以形成规模巨大的钨及其伴生元素矿床。这两类花岗质岩石及其成矿与非成矿岩体的判别,不仅对钨的寻找,而且对钨及其他内生金属成矿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