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你好:在半导体的生产中,需接触到不同的化学物质,易受中毒危害。请问:常见的职业中毒按化学物质的种类、用途和毒作用,如何分类?苏州肖海光肖海光先生,你好:常见的职业中毒按化学物质的种类、用途和毒作用,可分类如下:1.金属与类金属中毒金属与类金属,特别是重金属,进入人体后,达到一定浓度(剂量)均可产生毒性作用。铅、钒、锰、铬、砷、磷等,各有不同的受累靶器官,而出现各具特点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工业卫生知识──金属中毒引起的口腔病金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被接触,特别是在车间里接触有毒有害金属的工人,有时还会发生金属中毒。你平时对镜或刷牙时,留心一下自己的口腔有无变化,就可知道有否金属中毒和什么金属中毒。铅中毒:口腔粘膜变白,口渴...  相似文献   

3.
一、金属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 急性中毒一般表现为潜伏期短、起病急、病情重。中毒发生的快慢与所接触毒物的理化性质、毒性、数量、时间、防护意识、作业场所防护器材及当时周围环境如温度、风力等因素有关。急性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不是单一因素,查明中毒原因,才可使救治工作更具针对性,控制措施更显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化工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成品大部分有腐蚀性与毒性;在接触与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有所损害,在生产中如果认真的掌握化工药品腐蚀、中毒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做好转化工作,可以使损害转化为无害和有利。腐蚀与中毒规律和化学药品的状态有关: 1.气态:气态药品主要是随呼吸侵入人体,经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如二氧化硫气体吸入人体就会头晕、头痛以至窒息。 2.液态:液体药品主要是通过皮肤渗透吸入体内使人身中毒,或挥发为气体,吸入人体引起中毒。 3.固态:固体药品主要是接触皮肤或粉尘(包括升华)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随饮…  相似文献   

5.
最近,英国科学家列举了一些“有毒有害”的日常家居用品.并逐一给出了较为安全的替代方案。1.空气清新剂大多含有苯酚。人体吸入后,会产生呼吸困难和头痛,并刺激眼睛。皮肤接触后,还可能导致脱皮,引发麻疹。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03,(8):70-71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根据接触毒物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和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短时间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7.
丙烯酰胺中毒 丙烯酰胺中毒 是一种不多见的化 学药物中毒症,发 生于长期接触丙烯 酰胺的工人中。作 为中等毒性化合 物,丙烯酞胺对人 的危害表现在神经 毒作用。它会通过 人的皮肤、呼吸道 进入人体。数月或 数年后,造成神经 系统症状。如头痛、 头晕、疲劳、嗜睡、 手指刺痛、麻木感, 还往往伴有两手掌 发红、脱屑,手掌 和足心多汗。进一步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步态蹒跚,易向前倾倒,特别是在闭目时,感觉不稳。如果早期察觉发病,予以有效的治疗,症状都可逐步消除。 我国已发现的丙烯酰胺中毒,多是因为有丙烯酰胺参加的生产的设备或管道…  相似文献   

8.
罗时 《劳动保护》2009,(12):106-107
1.职业中毒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职业中毒共分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汞及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共56种。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以下三型:①急性中毒:毒物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一般因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泄漏等事故引起。②慢性中毒:毒物长期过量接触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是由于毒物在体内蓄积所致。④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慢性之间的中毒。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相似文献   

9.
<正>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肌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损害极为严重。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电击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接触的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一般将36伏以  相似文献   

10.
汞是毒性很大的液态金属,即使在低温下也能蒸发,存在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难以排出,长期接触、积蓄会造成急性或慢性汞中毒。目前国内外采用过硫酸铵、高锰酸钾、硫酸软锰矿、硫化钠等作吸收液来净化含汞气体,净化效率可达到90%以上,但吸收液和沉淀物的后处理困难,并会带来废水和废渣的二次污染。也有采用氯化活性炭干法净化汞蒸气的,虽净化效率高,但再生困难,  相似文献   

11.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12.
钒是灰白色光泽金属。绝大部分钒用于炼制合金钢。在钢铁工业中对人体危害毒性最大的钒化合物是五氧化二钒。它对眼、鼻、咽喉、呼吸道、皮肤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支气管炎哮喘及神经系统改变等。由于钒在体内蓄积量少 ,钒中毒多为急性中毒。在接触钒烟尘数小时后 ,工人出现流涕、眼烧灼感、流泪、咽痒、咳嗽、头晕、血压升高等症状 ,几天后病状加重 ,有胸闷痛、疲乏无力、嗜睡、手指震颤、下肢活动不灵、皮肤瘙痒等。急性钒中毒症状较轻者 ,及时脱离接触 ,可逐渐恢复 ;较重者可用大量维生素 C等对抗钒的毒性 ;对肺部感染等可采用对…  相似文献   

13.
一、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短期内大量接触某些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化合物即称为神经毒物。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人们在睡觉时,身体皮肤与床上服务器直接接触,因而,床上卫生状况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排出气体和汗水,尤其是在床上。  相似文献   

15.
氧气为无色无臭气体,是助燃气体,常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和冶金,还用于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过量氧气对人体的危害氧气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氧浓度在40%~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生产岗位上有时发现有些中毒病人在自己从未意识到接触到化学毒物.白化学毒物吸收到人体而引发中毒均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这种方式所致中毒,医学上称谓“隐匿式中毒”。  相似文献   

17.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使它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所接触的其他金属物上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最常用的方法是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中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通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进行接地。  相似文献   

18.
三硝基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俗称黄色炸药,能耐受撞击和摩擦,在制造和贮藏过程中比较安全,但遇突然加热,则会引起爆炸。它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是意外爆炸对人的伤害,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工时产生的粉尘和蒸气通过皮肤吸收或口吸入引起中毒;若把它与具有吸湿性的硝酸铵混合使用,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三硝基甲苯的毒性作用与其它硝基化合物相似。人们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三硝基甲苯面容”,即面色苍白,口唇和耳壳呈青紫色,手、臂和脸部皮肤出现桔黄色斑。早期还有气急、头痛、疲倦、无味、早晨呕吐等现象。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消…  相似文献   

19.
职业性正己烷中毒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中毒类职业病。预防正己烷中毒事故,安监人员、安技人员首先要正确了解正己烷的理化性质与毒性、职业接触、正己烷的吸收和中毒表现,正己烷中毒事件一再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预防正己烷中毒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八十年代中其开始出现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磁卡等与同期或早期的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多目标识别及运动目标识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