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董文茂 《环境》2005,(9):44-45
人们已习惯将2004年7月开始的一年称为泛珠元年,并乐于接受一个泛珠世纪的到来。我们记录这一周年泛珠环保合作的足迹,是期冀泛珠环保合作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2.
清风 《环境》2004,(10):12-13
“现代性危机”原是一个表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面临“异化”现象的哲学范畴,特别是指随着知识领域越来越专和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依附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失去了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里,可以用现代性危机来表示一个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状态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困扰,特别是指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异化”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改善,但人越来越陷入一种人工化的、远离自然状态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疏远和紧张,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们对现代化前景表示担忧。现代性危机反映了一个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是一个地区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出现的新挑战。现代性危机的出现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地区来说并不奇怪,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及时调整对策以应对和克服之。如同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其“成长的烦恼”则将影响他一生前途一样,一个地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现代性危机,也会影响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前景。珠江三角洲目前就处在这样的阶段上,面临着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前景喜忧参半,人类任重道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纪开元,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人们有必要思考刚刚过去的 20世纪给人类文明留下了几多科技辉煌,又留了几多环境问题;有必要展望已经来到的 21世纪,人类将怎样创造自己的未来。为此,曲格平主任委员在本文中希望, 21世纪的人们能喊出另外一句口号:给我一把种子,我就能染绿地球。倘若如此,人类文明就会有光明的前景,绿色文明就能和新世纪的太阳一道升起。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科技必须先行,知识必须创新。这是人们的共识。近年来,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就是知识经济。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所以,陕西环保事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施“知识经济”战略。1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是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而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今后提高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9,(9)
<正>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关于邓小平,人们有说不尽的话题。他倡导"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影响了世界;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在核电领域,邓小平同志支持并推动了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工程科学院(NA)称,开发安全而丰富的供水系统是20世纪第4位最重要的工程成就.由29个职业工程学会提名并由高水平美国高级工程师挑选了对20世纪生活质量有最大影响的20项工程成就.清洁水工程名列第4位,紧随在飞机之后而在电子学前面(前二位是电气化和汽车工程).清洁水工程被认为是比计算机、空间探索、卫生技术和核技术更重要的成就在20世纪初,伤寒和霍乱肆虐美国.那时每年每10万人中有150人以上死于伤寒.痢疾和腹泻是当时最普通的水传播疾病,其死亡人数排在全国第3位.那时很少有城市处理废水,因为…  相似文献   

7.
三勇 《环境》2005,(4):22-29
20世纪是个建设的世纪.也是个破坏的世纪。蒸汽机的轰鸣带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现代化的福音。现代化的进程.始终只有一个主题词.那就是征服——对大自然的征服。而征服的方式.是对空气、海洋、河流、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毁坏性开采和破坏。从最高的天空到最深的地底,传统工业对财富与自由的现代化征服,永远那么贪婪而毫无节制。征服.成就了传统工业文明的辉煌;征服.也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8.
扬州建设生态城市崇尚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区位和环境优势非常显著,是一座可以用“古”、“文”、“水”、“绿”、“秀”五字概括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扬州市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90平方公里。境内高邮湖系江苏省第三大湖,有46条主要河流网络其中。如何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是21世纪扬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建设的两个显著特征,不可逆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城市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形象的再创造。而生态城市具有的现代与传统相伴、古朴与…  相似文献   

9.
现代环境规划学及其创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规划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局限性 ,给出了满足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现代环境规划学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并论述了实现环境规划学现代化所需要的外在条件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夏光 《环境保护》1993,(4):46-47,41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大大加快,创造了以巨大物质财富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文明。但是,伴随着这一过程,也出现了环境污染、沙漠蔓延、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回顾和评价人类工业化历程的时候,是怀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在21世纪的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域空间,将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并实现现代化。因此,21世纪城市的发展任务和模式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需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存在一些矛盾,突出的是: 水源短缺,管理欠佳。水资源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生命线。水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它会促进或限制城市的成长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  相似文献   

12.
苏杨 《环境》2004,(11):39
四个现代化,一度曾是我国的“国标”。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又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自此延续二十年,这四个现代化一直是国家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我国人民面临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与四个现代化有极大的关系,现代化的农业不仅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量足质优的食品和工业原料,而且要为整个生物界创造一个高效优质的生态平衡系统。大家知道,生态系统是很复杂的,它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四个部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清费者包括人类、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是各种微生物。整个生态系统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就如何搞好湖北省环保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及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成湖北省环保局计算机网络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世纪,可以说“谁掌握了及时、有效的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具体到我们环保系统更是如此,不仅能有效地防范突发性污染事故,更能为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加强监测和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莱阳市实践,谈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是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然而,统计显示,我国90%的政府信息化系统处于搁置状态,其中大多数是形象工程,真正能  相似文献   

17.
雷娃 《沿海环境》2000,(2):14-15
传统意义上墙与窗的界限,似乎已被高速发展的现代建筑技术彻底打破了。漫步城市街头,面对一堵堵巨大的玻璃幕墙人们确实很难分清哪里是墙哪里是窗了。据有关资料,20世纪99年代初,玻璃幕墙在美国应运而生短短几年间,玻璃幕墙便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迅速风靡整个世界建筑业,并很快成为现代化建筑的主要象征。大约在1995年初,玻璃幕墙率先在我国的深圳、广州、上海等沿海大城市粉墨登场,此后,也像一阵风似的席卷了国内建筑行业。国家建设部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全国共有玻璃幕墙9()多万平方米,1996年猛增至300多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警惕食品包装上铅对人体的危害北京军区空军卫生防疫队俞苏蒙,鞠秀芳铅是一种古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得已证实。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铅是自然界分布很...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人们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水泥工业现代化和建筑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泥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然而,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它也给生态环境保护留下了一连串的难题。首先,水泥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年产量达6亿多吨,连  相似文献   

20.
张羽 《沿海环境》2000,(3):9-11
在新旧世纪即将交替的时候,人们纷纷以一种审规的目光去总结二十世纪,在人类高度文明后面,遭受严重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不能不说是人类在二十世纪中的另一“伟大杰作”。人们也以百种形式在地球母亲面前检讨自己的过失。于是,“环境保护”成为艺术门类中一个时髦热门的主题,并且形成了独是特色的“环保艺术”。裸露的人体,即使在人类文明相当发达,人类意识相当开放的世纪末仍是极其神秘感而倍受关注的。聪明的舒勇把二者结合起来,并对它们进行了前卫的包装,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前卫艺术,在新闻媒介的推波助调下,以一种挑战传统,标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