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的球体,它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这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这艘“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45亿年.人类一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用聪明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开发和改造着大自然,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千禧绿韵     
《环境》2000,(12)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属于我,属于你,也属于他。让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心贴着心,手拉着手,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地球母亲的健康,让我们齐心协力,快快加入到“绿色环保”行动当中吧’中山市三角中学初二(2)班陈江英  相似文献   

3.
地球环境从不适于生物生存到适于生物生存,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类人猿到现代入的发展演化过程,说明了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在环境中并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是环境孕育了人,也是环境决定着人,影响、制约着人。但是,人以其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理性思维能力而区别于一切生物。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地球环境的发展演化就  相似文献   

4.
想象现在是2030年.地勤人员把你送上了前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你的任务就是在这个红色星球上寻找生命。天文学家认为火星和地球在年轻的时候非常相似。还有一些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化石表明地球上的生命“仅仅”诞生于10亿年前(而地球到现在则有45亿岁了)。也许火星上也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5.
生命选择了地球作为自己的母亲和家园, 世间万物在这坚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在地球上构成了一张稳定而义充满生机的生命之网。但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人们却总是以征服者、开发者、改造者的面目出现,君临一切地利用着、享受着、挥霍看,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生物资源的快速衰竭。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保护地球的环境中。在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的一座小山村里,就有这么一位普通的水族农民,近30年来,他不怀任何功利心,锲而不舍地投入环保研究和宣传──他,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环保疯子”的彭兆幸  相似文献   

6.
地质记录告诉我们,在地球约46亿年的整个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劫难,其中在地球生命处于起源和早期演化阶段的前寒武纪,首先是“狂轰滥炸”,4.5亿-3.8亿年前由太阳系形成时留下的岩石林-小行星仍不断撞击着地球并烧焦了整个地球;后来的“雪球”,2.2亿-1.8亿年及大约6亿年前也许是大气中氧气的增加或/和二氧化碳或/和氨气或/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缩减,使我们的星球进入冰封期,显然,生命挺过了所有的磨难,并以柔克刚的脱颖而出。甚至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向高级阶段演化。在至少38亿年前,随着“狂轰滥炸”的停止,原始的生命也许已出现在地球上,到大约5.8亿年前,“雪球”刚结束,新元古代末期的埃迪卡拉大辐射和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接接踵而来,似乎早期地球生命大的进步性演化都是由大的劫难诱发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生命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化,日益明确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生存环境中的无机元素。这些元素是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与环境内在最本质的联系物质,因而称为环境生命元素。把自然的外环境和生物体的内环境结合起来研究,揭示环境元素对生物体健康的奥秘,已成为研究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一个新领域,也对提高我国人民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环境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至9日期间,广西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巡回展依次在南宁地区及地区所辖的隆安、扶绥、崇左、宾阳、横县等六县展出。图片展在南宁地区巡展共计23天,参观人数多达16万人,被群众誉为“一场震撼灵魂的教育”!留言本上有观展群众的肺腑之言:“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源泉”;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吁:“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有企业家的共识:“搞好环境保护,利国利民利企业”;有署名为“爱护地球的人”之心声:“看到养育我们的母亲———地球如此脆弱,满目疮痍,深深鞭挞我的心。建议让每个人都看到这次展出的…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社会财富与物质文明,但同时也严重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当我们的社会相继经历了多次产业革命和几轮经济大开发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业已成为人类面临且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本的基础性问题。特别是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  相似文献   

10.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1.
陈仁  姚慧娥 《环境》1995,(3):26-27
(一)1992年6月联合国第二次人类环境会议即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世界环境保护的新热潮正在全球掀起,方兴未艾。“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的环境意识正在全世界普遍增强。这个新热潮,渗透和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道德和法律等各个领域,同样地也渗透和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和法律。我们仅从表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事例,最突出和最明显的是:军备竞赛大大降温,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与IGBP合拍全球环境变化既是地球生命系统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复合反应,又是地球自然体系与环境人为影响的综合结果。国际科联(ICSU)提出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在对地圈——生物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气候变化问题是研究全球变化的中心;将局部的观测同区域或全球尺度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主要问题。气候既作为诸环境因子中最活跃的直接因素,制约其它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速率;又作为地球环境演化自然作用和人为影响的复合结果,受控于若干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因之,气候因子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忽视还是重视、保护还是践踏、参与还是回避,这是事关生存还是死亡的大事。韦倩/广州环保是一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的长期任务,我们经常抱怨环境的恶劣,经常茫然不知所措。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怎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脆弱的地球。--网民阿P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后辈那里借来的。———比维吉我们热爱自然,但我们也做着破坏自然的事。我们在泥土上扩张着钢筋水泥的城市,出门坐汽车、火车、飞机,进门开空调、开电脑……并非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切,而是无法抛弃这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不争事实,南极冰川融化,印度高温天气,加州和澳洲的大火等,都给地球生物造就了各种灾难,而在全球肆虐至今不止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生态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是平等的存在,休戚与共.要应对环境危机,我们要构建起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就要求我们普及环境教育,提升环境意识,形成环境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15.
《环境》1996,(9)
在茫茫的宇宙, 运转着晶莹的地球。她很幼小脆弱, 象未长羽翼的小鸟, 象刚刚抽芽的嫩苗。她孕育着生命, 让生命没有尽头。我们要静心保护她她就是我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概述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元,人也不例外。生命在外界地球化学环境中产生、进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元素的迁移、结合演化过程。一切生命活动必然要受到地球化学环境中的元素制约。环境对生命活动可能有益,也可能造成危害,关键在于环境的化学组成及其丰度,生命与环境是矛盾对立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什么     
假如失去阳光空气,失去碧水蓝天,人类将会怎样?地球万物将会怎样? 人可以暂时忍受一日无三餐,草木可以忍受一岁一枯荣,但不能离开阳光空气,不能没有碧水蓝天、 这,就是环境。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是先有环境才有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环境是母亲,人类是儿子。在地球环境涵养万物的过程中,人类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骄子。迄今为止,没有谁能比人对地球产生这样大的影响,但无论能力有多大,其所作所为均依赖于环境。一旦碧水蓝天、阳光空气和森林土地这些环境要素被耗尽,人活下去就要成问题。 环境是一种品位、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是体现人们生活质量好坏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生活于愚昧、贫困、落后之中,生存即成为第一需要,享受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自和与贪欲面前,地球承受着严重的环境灾难。新世纪即将到来,我们把一个满是创伤的地球交给下一代,这其中除了惭愧与内疚,我们不该为了弥补这种罪过,为了让孩子们避免重蹈我们的覆辙而做些什么吗?有人说,一代人的环境意识代表着这代人的环境质量。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保护她,善待她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前提。今天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就是在保护他们明天的生存环境,所以,环保从孩子抓起,既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当他们在餐桌上与父母共同讨论环境问题时,他们就已经在改变着这个国家,改变着自己未来的生存世界与生…  相似文献   

19.
生命来自外星还是海洋?人类祖先是泡沫还是粘土?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的核心是哪种环境适宜于诞生生命,剖析如下。世界上再没有比泡沫生命更短暂的东西了,它在瞬息万变的时空中“嗤”的一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你可别小看了这个“怪物”,它很可能就是万物生命的起源。在西洋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就传说爱神维纳斯起源于大海泡沫。现在,加州地球物理学家正试图把这个传  相似文献   

20.
人不能离开环境而孤立存在,《内经》云:“人与天地相应也”。我们的生命与日月星辰,昼夜明晦,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的水、土、风等息息相关。如月球绕地球一周为273日,而女子的月经周期为28日左右。如果留心观察一下的话,人的体力、情绪、智力节律也与之有关;地球自转一周,人体生物钟则走完一圈。地壳中各种化学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