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实验室筛选出的7种护耳器,经99名钻井工人现场使用作了主观评价。通过现场工人噪声防护效果的评价,推选出4种护耳器作为石油勘探工人首先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2.
护耳器及其使用常识吴卫彬护耳器是保护人耳、使其避免噪声过度刺激的设备。这种设备也可叫做护听器。护耳器的分类常用的护耳器有两类:耳塞和耳罩。耳塞是一种插入外耳道的护耳器,而耳罩是由压紧耳廓或围住耳廓四周而紧贴在头上遮住耳道的壳体所组成的一种护耳器。由于...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护耳器现场使用实际声衰减值低于实验室值,其原因是护耳器的实验室测量条件较为严格。工人在现场实际使用护耳器时,未能同实验室中的受试者一样佩戴护耳器,因而获得的护耳器声衰减比实验室所测得的值低。另一方面,在8小时强噪声环境中工作期间,未自始至终佩戴护耳器,则也达不到预期的保护听力的效果。笔者还综合分析和评述了护耳器现场使用时实际声衰减值降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钻探现场,钻井设备辐射出很强的噪声,常高达95~110分贝。石油钻井工人长年工作在这样的噪声环境中,不仅听觉受到损害,还会诱发多种疾病。我局对工龄2个月至22年的155名工人调查,发现因接触噪声造成商频听力损失人数达26人,噪声性耳聋人数9人。为了防止这种职业危害,我局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出一种新型防噪声耳罩—HE-3型安全帽耳罩,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鉴于石油钻井队钻工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我们确定将耳罩与安全帽联为一体。我们选用了湖南防护帽设备厂生产的一种带有流水帽沿的安全帽,在帽子两边的帽沿上方,斜凿出两个圆形通气孔,…  相似文献   

5.
在尚不能全面、彻底控制噪声的情况下,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噪声防护用品,是防止危害的重要措施。当前常用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品有耳塞、防声棉、耳罩和帽盔等,这些护耳用品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在噪声环境下戴上上述防护品,往往严重影响语言交谈及听取命令,碍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厂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共同开发研制成功一种既能防噪声又便于通话的新型护耳器──TE-1A型通话防护耳罩(图1)。实际使 用效果较好,去年5 月,在航空工业部组 织的专家鉴定会上, 通过了技术鉴定. $1 TE-IAat& $ktH$ TEte…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尚未确立护耳器声衰减性能单值评价参数和评价方法。在美国目前则广泛采用NRR值(噪声降低评价数)来评价护耳器的声衰减性能。至今由美国进口的护耳器,商标上仍一律标明各种护耳器的NRR值。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9月1日才正式颁布了ISO4869—2文件,提出用OB法(倍频程法)或HML法(高、中、低频法)或SNR法(单值噪声级降低法)来评价佩戴护耳器时的A计权声压级,并采用PNR值(预测的噪声级降低)或SNR值(单值噪声级降低)来评价护耳器的声衰减性能。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和评价量,并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护耳器是一种防止噪声危害的个人防护用品。根据结构特点和使用范围,护耳器可分为耳塞、民用耳罩和军用防噪声通话耳罩。如何选择、使用、维护护耳器,是广大使用者关心的问题。 一、耳塞的选用与维护 耳塞在护耳器中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的一种产品。其制作材料主要是塑料和橡胶,还有防声棉及外包塑料薄膜等。无论哪种材料,都要求达到有关的卫生标准,保证对皮肤无毒无害。 选择耳塞,还要注意根据耳道大小选择不同规格型号。塑料和橡胶耳塞一般都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有的分五种规格。选用时,要先试戴。工厂的…  相似文献   

8.
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等)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保护听力和防止环境噪声干扰等方面,目前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工业噪声问题,由于技术原因或经济原因,更主要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花很多财力采用工程措施去解决,这时借助护耳器可获得比较经济而有效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或减轻环境噪声对学习或睡眠的干扰,护耳器也可大派用场。  相似文献   

9.
孙凤卿 《安全》1994,(6):1-3
1、前言 通常对护耳器声衰减量的描述是采用每个频带声压级,或用频带声压级的平均值,而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单值来衡量的。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是符合戴护耳器时所处的噪声频谱状态。但是,由于近年来,对护耳器的测量所使用声源(测量信号)与过去不同,现已发展用1/3倍频程滤波器后的粉红噪声为声源。这样就接近了实际佩带护耳器  相似文献   

10.
白云 《劳动保护》2020,(5):98-100
对海上石油平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发现,生产性噪声是海上平台生产阶段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本文以某拟建海上中心处理平台为例,从规划防治措施和技术防治措施入手探讨对海上平台的噪声防护设施设计思路与方法。同时围绕平台某噪声超标场所提供有针对性的降噪解决方案,给出了设计降噪值及预期防护效果,旨在为后续设计及现场健康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宗义 《安全》2013,(11):5-8
本文通过对护耳器声音衰减量的分析,结果显示护耳器声衰减量只与护耳器的质量、材料、构造和佩戴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进行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石油化工聚酯装置的短丝及聚酯生产车间为对象,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过程噪声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劳动者职业暴露的特点、检测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对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个人使用的防噪耳塞防护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装置的噪声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1971年发布的0a—45a间连续性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的关系表相结合,对聚酯装置噪声所致听力损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牵伸工、卷绕工和切粒岗存在噪声暴露时间长、暴露强度高的特点;聚酯装置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85.5dB(A)—99.7dB(A);卷绕机频谱带较窄;切粒工及卷绕工护耳器保护不足;卷绕工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率最高。结论对高噪声作业进行职业暴露评估是研究劳动者听力保护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中关键的步骤就是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通过开展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可进一步探讨噪声危害的客观规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危害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说明噪声的职业暴露及风险评估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世界重要的三大公害之一。护耳器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个人安全用品,其主要功能是保护作业人员的耳部,以避免或减缓噪声对人耳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石油钻井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绝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是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但安全管理是确保生产顺利运行的强大后盾。本探讨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石油钻井安全管理,以寻求石油钻井安全管理的新办法及其操作过程,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在钻井作业中得以正确贯彻与实施.从而达到降低事故率,提高钻井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特高压(UHV)变电站噪声危害防护问题,对南阳1 000 k V特高压南阳站噪声进行测量和频谱分析。调查发现,特高压变电站的噪声主要集中在中心频率为100 Hz的倍频带。针对噪声特点,利用高阻尼硅橡胶改性ABS树脂材料对低频噪声有良好阻隔效果的特性,在对耳罩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制备对低频噪声有良好防护作用的耳罩产品,并评价其隔音效果。研究表明:特高压变电站的噪声呈显著低频(20~500 Hz)特性,所研制的防护耳罩成品适合在低频区域使用,插入损失达15 d B以上,隔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石油采油及集输作业的工艺特点,得出其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为石油总烃、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苯及苯系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噪声、振动、高温等,并在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体防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阿曼LEKHWAIR油田钻井过程中硫化氢的监控与应急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钻井过程中一旦发生硫化氢返出地面,发生泄漏,将会危及员工的生命。阿曼LEKHWAIR油田高含硫化氢,一些区块含量达到三级,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在该区域钻井除了采取多层次的监控措施、配备三种检测设备,还制定了严格的作业程序以及各种应急救援方案。本文将根据该油田的实际作业情况对硫化氢的监控、防护和应急救援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3年至1993年间胜利油田钻井作业系统即钻井队所发生的77例死亡事故进行了数量分析,探讨了石油钻井作业系统死亡事故的铮类别、原因、时间、部位、岗位、致害物、死者工龄、作业种类等分布状况与规律,提出了石油钻井作业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83年至1993年间胜利油田钻井作业系统即钻井队所发生的77例死亡事故进行了数理分析,探讨了石油钻井作业系统死亡事故的多发类别、原因、时间、部位、岗位、致害物、死者工龄、作业种类等分布状况与规律,提出了石油钻井作业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郑维田     
郑维田同志1953年8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石油系钻井专业,分配到甘肃省玉门石油矿务局钻井处工作,先后任实习员、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1965年7月调至四川石油管理局参加石油会战,任主任工程师、副处长。1979年2月赴新疆石油管理局组织气井井喷着火抢险工作,任副局长兼钻井总工程师,兼任南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总*程师。1981年11月调中国海洋五油总公司任生产作业部经理兼石油工业部海洋五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主任,1987年任总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兼能源部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主任。1991年任直属国家计划委员会领导的中国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