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充装各种气体的钢瓶,在瓶嘴上都有一个控制气体进出的瓶阀。在这个瓶阀上配戴上帽子,以保证瓶阀不受机械损伤,保证安全,它是气瓶的一个重要附件,人们称之为安全帽。为什么气瓶要配戴安全帽?一方面是因为钢瓶的瓶阀大都是用铜合金制成的,比较脆弱,尽管有的是用钢材来制造,但由于它的结构比瓶体细小,旋在瓶体上面使瓶颈与瓶阀接头间形成一个直角,它既是瓶体的脆弱点,又是瓶体的突出点,最易受到机械损伤或  相似文献   

2.
汪德山 《安全》1996,17(2):18-19
说说瓶阀安全汪德山在庞大的阀门家族中,形形色色的气瓶阀门(下称瓶阀)是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成员之一,几乎到处可见。瓶阀是控制气体进、出气瓶的装置。作为气瓶的门户,瓶阀是气瓶的最为重要的附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气瓶充装、运输、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耀斌 《劳动保护》2002,(11):49-49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相似文献   

4.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彳丁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  相似文献   

5.
国内各氯碱厂在盛装液氯时,往往遇到“死瓶”。所谓“死瓶”,就是液氯装进瓶后,因多种原因,无法打开瓶阀。“死瓶”给生产厂家和用户带来极不安全的隐患。有的厂将“死瓶”运往人烟稀少的地方,强行拧下瓶阀,让液氯自然外泄。这样做,不但污染环境,也很不安全。有的厂将“死瓶”闲搁数年,对它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钢瓶的结构,摸索出上种按理“死瓶”的新方法。 根据液氯钢瓶瓶阀安装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瓶阀安装在有凸台的钢瓶上的,就采用目前国内各氯碱厂常用的密封式强行拧开瓶阀的处理方法,这里不再详加介绍。对…  相似文献   

6.
盛装液氯的钢瓶阀门,由于被泄漏出的氯气遇水后产生的次氯酸腐蚀,或因为在充装、储运、使用等过程中维护管理不当,往往造成锈死或阀杆扭断,无法打开瓶阀,更换瓶阀时也无法做抽氯处理。 为了排除隐患和做换阀抽氯的安全处理,我们利用钢瓶瓶阀凸缘与封头瓶壁有一定距离这一条件,制做了一套在密闭状态下拆卸旧瓶阀的专用夹具。夹具结构见附图,其中活套法蓝3由两半法蓝组成,两半法蓝之间用两颗螺栓拧紧。 使用方法 使用夹具时,在外接钢瓶阀接头12上装上新瓶阀。将活套法蓝分两半卡入钢瓶凸缘,用螺栓将两半法蓝组合好,再将卡阀扳头8的方槽对准旧…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1981年10月14日,我厂一位焊工在用完一瓶氧气后,将氧气减压器换装到另一氧气瓶上,并随便拣了一块橡皮做了个密封垫圈。刚一打开高压阀,刹那间氧气表被烧穿一个洞,火焰喷出有一二米长。赶紧关闭瓶阀后,才止住火焰。氧气只能助燃,没有油等可燃物,为什么会着火? 四川省永川通用机械厂 向春生向春生同志: 收到《劳动保护》编辑部转来你的信,对于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没有油脂污染的情况下,导致氧气减压器着火的原因,是由于氧气绝热压缩产生高温造成的。 减压器内原来的气体压力是1个绝对大气压,过快地打开阀门后,使高压 (如151个…  相似文献   

8.
液氯钢瓶在使用中,常常会出现打开瓶阀出氯不畅、甚至不出氯的现象。这是由于钢瓶充装后没有及时使用,瓶阀通道和导气管被杂质堵塞的缘故。遇到这种情况,需用钢丝疏通,严重时还需用专用工具拆下瓶阀,进行抽氯处理。但是,使用钢丝疏通瓶阀,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有氯气外溢,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在《劳动保护》1989年第5期发表《处理液氯‘死瓶’的新方法》一文后,许多厂家写信询问安装在有凸台钢瓶上的瓶阀密封式处理方法。现介绍如下(见密封式拧开瓶阀处理法示意图): 1、将压紧半圆环1夹在安装瓶阀凸台上,垫好垫片2;2、加好夹具填料7,旋紧填料压盖螺帽10;3、关闭泄氯阀9,并与处理氯气装置连接好;4、夹住旋转杆4的上端,将瓶嘴阀拧开,使氯气通过泄氯支管5,由泄氯阀9引出。 用这种方法较为可靠,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垫片2一定要上好,连接半圆环1和夹具本体之间的螺栓要紧固;第二,加好填料7,填料压盖螺彻一定要将填料压紧;第三,然…  相似文献   

10.
薛志成 《安全》2002,23(3):30-30
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盛装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具有易燃、有毒、助燃性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此,必须加强对气瓶储运的防火管理。1.明确气瓶设计压力,按规定充装气瓶。2.使用高压气瓶时,人应站在气口的侧面,微微开启瓶阀以检验气瓶嘴是否通畅,然后经减压阀减压,才可正式放气使用。3.所有气瓶不能靠近明火,距离10m以上为  相似文献   

11.
1998年7月24日零晨1点多钟,某厂硝酸车间浓硝工段三轮班工长赵泽安与一名女工在高压釜岗位关一只加氧阀时,被旁边高压釜大盖泄漏的氮氧化物气体呛了一口,可他只喝了一瓶炼乳,未采取其他措施,仍坚持指挥生产。其间咳嗽多次,略感腰痛,曾到室外空气新鲜处休息...  相似文献   

12.
氧气瓶属压力容器类的特种设备。为确保安全,从充装、运输到使用、贮存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氧气瓶不得挪用,对来历不明,充过其他气体或检验期已过的氧气瓶,未经处理一律不可充装氧气。氧气瓶应关紧瓶阀,拧紧帽盖,轻移轻放,不得碰撞、滑滚、抛掷;不得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载运,以免由于撞击而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3.
在一起无缝气瓶爆炸事故鉴定检验中,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和存在其它特殊情况,对确定其爆炸性质产生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增加了爆炸气瓶瓶阀的拆解检验和对同批充装未爆炸气瓶瓶阀拆解检验,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证据,得出了结论意见。同时,对今后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及开展鉴定检验工作有一些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事故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通过材料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与断口、碎片附着物以及充装气体成分等检测和试验,结合爆炸能量的理论估算,对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瓶体存在的脱碳、微裂纹及局部腐蚀凹坑这些类裂纹缺陷在爆炸产生的巨大载荷下诱发了气瓶的开裂及扩展,其宏观断口表现为韧脆交替的快速断裂特征。依据碎片抛射距离估算的气瓶实际爆炸能量远大于其发生物理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气瓶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气瓶内存在的碳烃类油脂有机物以及瓶阀关闭时产生的摩擦热或静电火花是氧气瓶发生化学爆炸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 m,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  相似文献   

16.
我厂过去为了消除液氯钢瓶长期放置腐蚀瓶体的隐患,不得不在冬季将钢瓶运到荒郊野外,或者海边,戴上防毒面具,将瓶阀卸掉,使液氯放空。这样做不仅浪费氯气,也污染环境。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我厂经多次研究,试制成功一种密闭泄压卡具。乞是通过卡具用电钻将钢瓶合金保险塞钻透的密闭泄压方法。液氯钢瓶瓶嘴损坏时将卡具卡在液氯钢瓶易熔合金塞的六角螺母上,用电钻将合金堵钻透,通过排出口取样分析检查,确认是氯气后,将排出口接至处理管道上,将瓶中氯气抽出或者按正常工艺条件投入生产使用。 经过使用证明,这种卡具实用,密闭性强,泄压时不跑不漏…  相似文献   

17.
罗海生 《劳动保护》2010,(8):106-107
近期广西相继发生2起氧气爆炸引起火灾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氧气瓶爆炸燃烧等原因的分析,提出消防应急处置此类事故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压力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他气瓶。在压力容器燃爆事故中,氧气瓶的燃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11日,江苏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氯碱车间压缩氢工段发生一起因氢气瓶着火、致使连云港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运输车辆车头和部分气瓶瓶阀烧毁的事故。  相似文献   

19.
北京读者王忠田问液化石油气瓶角闹闹杆漏气,气瓶还可不可以继续使用。作以下答复。 液化石油气瓶在上好角阀后,要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气瓶的任何部位(包括角阀阀杆)都不得漏气。因为,只要漏气,都会使可燃的液化石油气漫在房间内,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就要燃烧爆炸。因此。有漏  相似文献   

20.
气体灭火是目前常用的消防手段之一,但存储气体灭火介质的钢瓶经常出现泄漏、瓶体变形等问题,导致药量不足甚至发生事故等。本文通过分析气瓶装气压力和瓶体的形变关系,提出基于测量瓶体变形间接装气量的方法,推导了瓶体变形量和瓶内压力的关系函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种基于金属膜应变传感器的气瓶泄漏监测装置,装置主要由传感器、和监测报警装置组成,装置对气瓶存储干涉小,不影响气瓶使用,推广后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