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深井铁矿井下作业环境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大型深井铁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综合测试,掌握了该矿主要作业面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氡及其子体辐射危害等方面的实测数据。数据分析发现一些凿岩工作面、采矿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超标,井下主要作业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国家工业卫生标准限定值,但是部分作业点由于通风效果欠佳,氡及其子体辐射水平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井下通风排污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矿井停机切换主要通风机过程中引起的井下风量波动很大,易造成瓦斯积聚等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出1种基于智能控制的主通风机稳风切换系统.建立动态风机倒机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自适应PID的控制方法,并应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明显,在系统运行的120 s内,井下风量波动始...  相似文献   

3.
矿井因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井下无计划停电停风时,会造成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瓦斯超限、积聚,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确保发生无计划停电停风后的规范、有序管理,杜绝瓦斯、煤尘等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制定矿井无计划停电停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矿井通风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煤矿和部分非煤矿山都是地下开采,矿井通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井下开采的安全,关系到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搞好矿井通风工作是地下开采的重要环节。 一、矿井通风的目的 (一)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 矿床开采过程中,经常产生或渗出有毒有害气体。在煤矿,主要有沼气(CH_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硫化氢(H_2S)和氢气、氢气等。有些有毒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出现头痛、呕吐、丧失知觉等症状,以至死亡。此外,沼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如果氧气…  相似文献   

5.
孙莉莉  郝敏  汪鹏 《安全》2007,28(11):13-15
在矿井通风中,主扇以固定的最大的容量运行时,将会导致能量的巨大浪费,本文针对采矿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在一天内浓度大小变化不同,提出用变频电机来减少主通风机(主扇)的能量消耗,使主通风机高效运行,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煤矿矿井避险硐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在相当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井下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而且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矿井避险硐室和研制矿用救生舱,以便为矿井发生事故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制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建立井下避险硐室,对事故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7.
煤矿中各种有害气体,通常都在通风不良的旧巷、采空区和火区附近以及在炮烟、沼气和煤尘爆炸时的风流中。为保证井下空气的清洁程度,防止矿井空气污染,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与危害: 矿井火灾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的高温热源引起可燃物的火灾。内因火灾是由于煤炭(或其它可燃物)在空气中氧化并聚积热量而引起的火灾。矿井火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火灾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烟雾,严重地威胁着井下人员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许树瑞 《劳动保护》1990,(10):45-46
矿井下的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硫化氢。在煤矿、金属矿山、化学矿山、建材矿山、核矿山和轻工业矿山的生产中,经常出现这类有害气体的中毒事故。了解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或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现对这三种主要的有害气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分述如下。 一、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就是常说的煤气。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比重0.967,比空气略轻。 井下除了着火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外,放炮是产生一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常与炮烟混在一起。一氧化碳非常容易和人体红血球里的血红蛋…  相似文献   

10.
一是做好安瓦员在井下两个水平的分配检查工作,严格按照矿井“一通三防”进行安全管理;抓好局部通风机的日常管理。二是局部通风机必须由专人进行管理,其它人员严禁对风机进行改动,并定时对风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检修记录。三是井下所有用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来进行施工,严禁在瓦斯涌出异常区施工,严禁超长距离掘进作业。  相似文献   

11.
李丹锋  张清  刘家艳 《安全》2011,32(2):8-11
通过对长大隧道通风特点和隧洞内施工环境主要污染源的分析,对比有害气体、粉尘和风量的控制标准,提出了施工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并在掌子面风量、风管漏风、风阻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了风机和射流通风机选型,加以通风组织与管理和防漏降阻措施方面的管理环节,形成了水电工程长大隧道通风方案设计的主要流程和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2.
火灾时期矿井通风系统风阻飘移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矿井火灾时期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阻飘移(改变)的问题,建立矿井通风网络计算机仿真数值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火灾发生时,在火风压的动力作用下,矿井总风阻发生飘移,即上行风流火灾导致矿井通风机通风系统总风阻增大.当火灾高温烟流处在并联风路的一个分支时,风阻飘移量显著增大,当处在矿井通风主干风路时,风阻飘移量比较小.火灾时期矿井风阻发生飘移的原因是火灾动力对通风系统的干扰,并且是由于通风机处在与外部漏风分支相并联的位置上、火灾点处在某一支风路上而产生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风阻飘移量随着火灾火势的增大而增大,通风机能力越大,风阻飘移量越小;提高通风机能力,有利于克服通风机通风系统总风阻飘移的问题;同时,处在并联支路上的上行风流火灾,风阻飘移量也与矿井本身总风阻大小有关,原始风阻越大,风阻飘移量越小.火灾火势与风阻飘 移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在文中给出.  相似文献   

13.
澜沧铅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测评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井下作业点空气中CO、SO2、H2S、NO2和CO2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将测定结果与进行比较,发现澜沧铅矿井下部分作业地点空气中CO、NO2和CO2浓度超过规定标准.根据分析、评价的结果,结合该矿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改善井下空气质量的通风排毒等技术措施,以及防止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使澜沧铅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浓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延松 《安全》1996,17(2):14-17
本文系统描述了煤矿井下有害气体,象CO、CH4、H2S、O3等以及微小固体颗粒对人体及矿井生产安全的危害,讨论了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钦州矿务局从2003年起进行防灭火技术改造,引进KSS-200煤矿束管色谱监控系统及新型高分子材料防灭火阻化剂MEA-1.加入适量的高岭土泥粉.加强矿井有害气体监控及火灾隐患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对有发火预兆的煤层进行预防性注浆.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关键技术是利用专利产品K5S-300煤矿束管色谱监控系统的多共束管探头24小时在线监测井下各点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温度等.通过微机系统分析.掌握矿井各点有害气体和湿度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有害气体是否超限、是否有发火预兆.及时采取措施.把矿井瓦斯和火灾等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同时改革防灭火方法.主要利用其有高吸水性和高保水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防灭火阻化剂MEA—1.加入适量的高岭土泥粉,对有发火预兆的地点进行预防性灌浆.提高防灭火效率。达到提高旷井防火抗灾的目的。项目实施后矿井瓦斯事故率为零.煤层发火率由原来的6次/万吨下降到0.3次/万吨以下.防灭火成本由原来的0.89元/吨下降到0.36元/吨。同时,监测系统对预防矿井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超限.防止矿井发生瓦斯等事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矿用应急救生舱技术现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在南非、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应急避难室(救生舱)是一种重要的井下应急救援装备,用于在矿井事故发生后保护被困矿工,等待救援。本文对国外现有救生舱产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救生舱内氧气供应、有害气体去除、空气调节、环境监测、动力供应、附属装备等各主要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分析国外救生舱技术研究现状和研发我国矿井救生舱产品提供参数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矿井主通风机叶轮磨损失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主通风机叶轮严重磨损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 ,研究主通风机叶轮磨损和正确地评价叶轮的磨损失效 ,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用气—固两相流动理论分析了主通风机叶轮的磨损部位 ,结论与现场叶轮的实际磨损相吻合。提出了叶轮磨损过程的 3个阶段。利用材料磨损理论分析了主通风机叶轮磨损机理 ,得出了叶轮磨损是以气体动力学磨料的冲蚀磨损为主 ,低应力擦伤型磨料磨损、腐蚀磨损为辅的结论。依据国家标准 ,结合矿井主通风机工作特点 ,从安全角度提出了矿井主通风机叶轮磨损永久失效的判据 ,并给出了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瓦斯抽放是治服煤矿井下瓦斯灾害的一种有效措施,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矿井的不断延伸,瓦斯涌出量也随之增多,这项工作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我国煤矿已有数十对矿井进行瓦斯抽放,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使所有有条件抽放瓦斯的矿井都这样做。 矿井瓦斯的性质及其危害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层中以及生产过程中涌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所以煤矿一般说的瓦斯就是指甲烷,又叫沼气,它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0.554,比空气轻一半左右,容易积存在巷道顶部或掘进工作面的上山迎头…  相似文献   

19.
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矿井火灾时期风流特点,即矿井火灾时期将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指出在矿井火灾时期,如果仅仅某条风路的风量在规定范围内,并不能说明该条风路就是可靠的,还应强调该风路的粉尘浓度、温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指标在规定范围内。提出了矿井火灾时期风路可靠度的理论计算式,分析了矿井火灾时期风路失效模式,提出了适合计算大型通风系统在火灾时期可靠度的“基于截断误差理论和网络简化技术的不交化最小路集算法”。  相似文献   

20.
瓦斯和煤尘事故,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灾害。研究预防瓦斯、煤尘事故的对策,教育职工认识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凡是从煤层、岩层采空区中放出的气体 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统称为矿井瓦斯。组成矿井瓦斯的气体有;沼气(甲烷)、二氧化碳、氮,还有少量的乙烷、乙烯、氢、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由于矿井瓦斯中沼气约占80~90%,因此,煤矿职工习惯把沼气叫做瓦斯。 沼气无色、无臭、无味,比空气轻,本身无毒性。但是,当空气中沼气的体积浓度达43%时;空气中的氧含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