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来自固定铵的佐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黔地区(遵义、大庸)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部分样品进行了Au、Ag、PGE、固定铵的分析,综合前人的资料进行了数据的对比和讨论,首次应用其中的固定铵来讨论了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三氯化氮及其危害(续)张维凡,刘君汉(化工部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安全措施消除和降低NC13危害的措施主要从以下4方面考虑:1.降低原料中氨含量原料盐水和冷却水中含氨和铵盐是普遍的。铵化合物通过盐水和冷却水进入生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NC13。铵离...  相似文献   

3.
亚铵法蒸煮制浆与废液回收利用汪仲熙,高万茂亚铵制浆在我国有几十年历史,在非木制浆领域用此法制半化学浆、半漂白浆较为普遍。亚铵蒸煮废液由氨、磷、钾(含10%左右)和有机物组成,早已有试验表明,可作为农业肥料。但因废液浓度低、运输难度大,贮存保管不便,适...  相似文献   

4.
石英是北海第三纪前砂岩中广泛存在的胶结物。流体包裹体和氧同位素数据表明,大部分石英形成于含盐度变化大(通常是高盐度)、富含18O的“盆地卤水”。这些数据限制了二氧化硅迁移的可能机制。迁移不可能是由于大气降水的水动力驱动补给造成的。矿化流体成分的不均一性表明,大规模的对流或压实作用促使流体流动也不大可能是二氧化硅的迁移机制。看来,胶结作用是由局部范围内发生的机制控制的。由流体数据判断,存在着以下两种可能性:(l)储集居范围内的对流和(2)扩散迁移。北海砂岩的胶结作用──流体组成的约束(摘要)  相似文献   

5.
1氨(铵)及其氮的化合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金(及其它贵、贱金属)在热水溶液中的搬运形式,经大量水热体系的成矿实验证服。在热水溶液中金以[Au(HS)2]-及(AuCl4)-、(AuCl2)-配合物存在,其生成常数较高,即金主要以流和氛的配合物形式搬运。近20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氛对金和其它贵、贱金属成矿的贡献。通过实验发现(表1),在25℃低温条件下,热水溶液中Au的氨配合.物[Au(NH3)2+]比氯的配合物[AuCl2]-的生成常数高10个数量级,Pt和Pd高20个数量级。说明Au、Pt、Pd的氯基配合物在热水溶液中相当稳定,在Au和Pt、Pd的…  相似文献   

6.
对东坪金矿的样品进行了固定铁和金的测定,17个样品的接含量平均为23×10-6,最高为37×10-6,对五个样品进行了包裹体分析,经过对数化处理的数据表明金含量和固定铵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据此讨论了金与铵相关的内在因素,并提出了金与铵在矿床中的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氏管除尘器碗形喷嘴的试验研究及工作特性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流体动力学的流体流阻定律,对三种规格的碗形喷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预测喷嘴工作压强(P)与喷射流量(Q)关系的两种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喷射角(β)和水力效率的计算公式。另外,对改进喷嘴结构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对克洛高—圣戴维兹矿山黑色页岩围岩中石项脉型金矿化的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揭示,流体中的几含量与金矿化品位之间存在着联系,表明产矿化过程中有氮化合物的活动和(或)参与。我们分析了蚀变和未触变的脉体围岩中硅酸盐的NH4含量,试图确定氮的来源。蚀变围岩中的氨含量与远离矿化的同类岩石不同,这意味着氮具有活动性,但在最强烈蚀变带中的页岩围岩却严重贫NH4。然而,注入岩脉体系的流体,其氮含量都低,而且从页岩中林滤出的NH4很可能是矿化期的氮源。流体相平衡的热力学模拟表明,来自硅酸盐中的NH4的氧化作用是在流体中维持…  相似文献   

9.
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多环芳烃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分别用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DTMAB),溴化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铵(TPAC),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八烷基三甲铵(OTMAB)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有机膨润土中吸附水中菲,萘,苊的适宜条件,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有机膨润土的层间距,有机碳含量,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能力与改性时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及其在制德时的用量成正比;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还与其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集了不同菜地的土壤,分析其理化性质.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铁氨氧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速率,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菜地土壤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铁氨氧化速率在种植蔬菜的土壤显著高于裸地的土壤,并且铁氨氧化速率与土壤Fe(III)(r = 0.736, P < 0.05)和总有机碳(r = 0.575, P < 0.05)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另外,在不同菜地中5种主要的铁还原菌(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酸菌属,脂环酸芽孢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被检测到,并且铁还原菌的相对丰度在种植蔬菜的土壤(1.38%~2.19%)比在裸地的土壤(0.75%)高.在脱氮贡献方面铁氨氧化,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分别贡献了7.3%~12.4%, 53.1%~72.3%和18.9%~36.4%的氮气产生,说明铁氨氧化是菜地中重要的微生物脱氮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氨氧化途径一直被认为是硝化过程的限速步骤.新型氨氧化微生物—全程氨氧化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的出现更新了人们的认识.虽然全程氨氧化过程已被发现于多种自然生态系统,但其在水位波动环境,尤其是工程引水的岸边带系统,尚缺乏报道.采用宏基因测序技术及氮循环基因特异性分析,研究南水北调典型受水区Comammox的时空特征和潜在生态网络关系.结果表明,在白洋淀流域尺度,入淀河流岸边带系统中,Comammox相对丰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时间尺度上,Comammox相对丰度在枯水期(1455 TPM)显著高于丰水期(1115 TPM);空间尺度上,Comammox在上游山区丰度最高(1403 TPM),显著高于中游(山区/平原生态过渡区;515 TPM)和下游平原区(653 TPM).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C对Comammox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与其他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相比,Comammox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却低于氨氧化古菌(Ammon...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别列戈夫金一多金属矿床(外喀尔巴叶)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同位素研究和热力学研究,得以描述了主要成矿流体类型的特征。第一种类型——高一中温(200~250℃)氯化物一钢一钾型流体(咐0=-55%一88%;才’0。O一8·3%~十三1%),第二种类型一中温(约200t)高盐(达14.swt%NaCI氯化物一纳一镁一钾型孔隙流体(其水的犯值偏高,达一39%),第三种类型——低温(160~200℃)低硫酸盐一重碳酸盐型重碳酸盐型汽凝流体(SD=-110%—-66%,如勺一一78%~l·9%)。矿物中包裹体的低8‘’C。。值证明,围岩中分散的有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金堆城超大型斑岩钼矿四个不同成矿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成矿前期和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围岩在较低水/岩比值(0.1W/R>0.001)和中、高温(t=250~500℃)条件下反应后的残余流体,而主成矿期和成矿晚期的成矿流作为大气降水在相对较高水/岩比值(0.5>W/R0.1)和中、低温(t=150~310℃)条件下与围岩反应后的残留流体。大气降水在金堆城钼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主成矿期水/岩比值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钙法脱硫和氨法脱硫过程所生成的废弃物进行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分析。钙法脱硫生成物为石膏,由于品质不高,难以利用,最终成为填埋的固体废弃物。氨法脱硫生成物为硫铵,是合成氨的生产原料,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煤炭、电力和化肥工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沿朱诺金矿带分布的中温热液含金石英脉矿床,是早第三纪由低金度、富H2O-CO2(±N2、H2S、CH4),温度为200~325℃,压力超过(1~1.5)×108Pa的流体形成的。同位素重的成矿流体,其δ18O为+8‰~+12‰,δD值为-20‰~-30‰,表明为深部流体源。这些数据与阿拉斯加南部大陆边缘下面的俯冲物质经过变质去挥发份作用形成成矿流体的模式一致。进变质流体渗入由于海岸山脉巨型区域断裂线而提高了渗透性的区域,然后在更高的退变质地壳层位的脆弱带形成含金脉。金的沉淀,是由包括沸腾、流体-围岩反应,以及热液流体的温度、压力下降等几种机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贝雷戈夫金一多金属矿床(外喀尔巴吁)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同位素和热力学研究,得以描述主要成矿流体类型的特征。第一种类型——高一中温(200~250℃)钠一钾氯化物型流体(SD。。一55%~88%公勺q。=-83%~+i1%);第二种类型一中温(约200℃)高盐度(达14·swt%NaCI当量)钠一镁一钾氯化物型孔隙流体,其SDry。值高,达一39%;第三种类型一无盐低温(160~200t)硫酸盐一重碳酸盐型汽凝流体(SD=-110%—-66%,8‘’O=-7.SL—-1.9%)。矿物中的包裹体具低的外(:ry值(-26.3%—-11.6Xi)证明,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厌氧氨氧化(ANAMMOX)去除高含氮废水除氮工艺,结果发现,在不同进水氨浓度的条件下,氨的平均去除效率可达70%左右,也得到了进水氨浓度与氨去除率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氨法脱硫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使用氨(NH3)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氨洗涤法洗涤净化烟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并就温度对SO2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温度超过54℃时,NH3对SO2仍有很高的脱除率。并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实际氨法脱硫工程中,脱硫过程温度宜控制在60℃以下或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的技术,实验中考察了气体的停留时间、进气方式、进气中氨浓度等因素对氨法除率的影响,当进气中氨的浓度分别为15.2、75.9和15.20mg(NH3)/m^3时,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氨的去除均在95%以上,反应时间是32s,处理后的气体中氨的浓度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填料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证明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20.
负载量对氨水吸收CO2的影响规律及添加剂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氨法脱碳过程中吸收剂中CO2负载量对CO2脱除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CO2脱除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高负载量(≥0.4)时,增加吸收液中总氨质量分数(吸收液中所有包含氨分子和铵离子的物质,并统一换算成NH3的质量分数)并不能有效地提高CO2的脱除率.同时,分别对有机和无机添加剂进行筛选,选取哌嗪(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