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化垃圾中的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某市郊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对填埋时间分别达6、8、10年的矿化垃圾中的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表层(0~50 cm)和底层(100~150 cm)矿化垃圾中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中层(50~100cm);填埋达6、8、10年后的各层矿化垃圾中的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放线菌数量则明显高于对照,而真菌数量在表层和中层中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在底层则低于对照,各层中的脲酶、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总体来说,相同填埋深度的矿化垃圾中,填埋达6~8年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脲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填埋8~10年的,且均在填埋8~10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分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上海市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龄为1~14年的矿化垃圾进行了分选研究.结果表明,填埋龄在8年以上矿化垃圾细料(粒径<50 mm)的百分比约占60%,而填埋龄低于5年的矿化垃圾细料比例低于40%.开采出来的垃圾经分选后的产品可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固液比、进水COD和运行周期对塔式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影响.小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37 ℃条件下,固液比是影响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关键因素.现场中试研究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67~0.444 m3/d(以每立方米矿化垃圾计)条件下,出水COD和出水氨氮基本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塔式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是一种高效低耗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NOX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化垃圾(稳定化垃圾)是一种良好的生物介质,可作为生物反应床的填料处理NOX废气.实验室研究表明,稳定化垃圾反应床可有效地处理NOX气体,其硝化能力(以N计)可达0.83 g/(kg·d)(干重).NOX去除率受停留时间的影响显著,NOX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当空床停留时间为1.5 min时,NOX气体的平均去除率为76.7%;空床停留时间为15 min时,NOX气体的平均去除率为91.0%.在NOX进气负荷低于110 mmol/(m3·h)时,NOX消除能力随进气负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进气流量一定时,NOX去除能力随着进气NOX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矿化垃圾(稳定化垃圾)是一种良好的生物介质,可作为生物反应床的填料处理NOX废气。实验室研究表明,稳定化垃圾反应床可有效地处理NOX气体,其硝化能力(以N计)可达0.83g/(kg·d)(干重)。NOX去除率受停留时间的影响显著,NOX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当空床停留时间为1.5min时,NOX气体的平均去除率为76.7%;空床停留时间为15min时,NOX气体的平均去除率为91.0%。在NOX进气负荷低于110mmol/(m3·h)时,NOX消除能力随进气负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进气流量一定时,NOX去除能力随着进气NOX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矿化垃圾混配种植介质的盆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矿化垃圾营养成分和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含有重金属和盐分.为了解矿化垃圾的施加比例对植物的生长影响以及植物对矿化垃圾混配种植介质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重金属的富集,将矿化垃圾和本地绿化土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研究混配种植介质的理化性质的改善条件、矿化垃圾对植物体内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植物对混配种植介质中营养成分的吸收量以及植物体内各种重金属累积浓度,探索矿化垃圾的最佳施用比例.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可改善上海本地土壤贫瘠的普遍状况,其添加质量分数在50%~75%合适,对植物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7.
准好氧填埋工艺陈腐垃圾的理化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准好氧填埋工艺,研究了实际填埋场1~5年陈腐垃圾的含水率、有机质和腐殖质等理化特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垃圾含水率、电导率、有机质均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且导气管附近垃圾样品(0 m)垃圾含水率、有机质降低速度相对较快,在填埋3年后含水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有机质含量的降低主要发生在填埋处置的第2年;垃圾pH值、腐殖质提取率和富里酸含量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且距离导气管较远垃圾样品(15 m)pH值升高速度相对较快,在填埋1年左右存在明显的酸化阶段;胡敏酸含量和HA/FA比则呈现出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其中导气管附近垃圾样品(0 m)的变化明显快于距离导气管较远(15 m)的垃圾。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可持续化填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国填埋场现状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填理\"的概念.认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将从单纯的最终处置场所演变为填埋与中转相结合的场所.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从两方面得到体现:一为垃圾降解过程及其副产品处理中以能量形式得到利用,另一方面为稳定化后的垃圾及填埋场本身空间得到再一次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矿化垃圾除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研究了KH2PO4溶液在矿化垃圾中的吸附性能,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表明在静态试验条件下,初始浓度越高,固液比越小,矿化垃圾吸附磷量越多;pH对磷吸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当pH在8左右时,矿化垃圾吸磷量达到最大吸附量.在动态实验条件下,湿干比减小,配水速率减小,都有利于矿化垃圾除磷率的增加,当初始溶液的磷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矿化垃圾有最佳除磷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与聚合氯化铝(PAC)制备MFPAC磁性混凝剂,利用混凝沉淀-矿化垃圾吸附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用单因素变量法确定实验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MFPAC磁性混凝剂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优于单独投加混凝剂PAC,在纳米四氧化三铁与PAC的质量比为1:3、MFPAC的投加量为1.5 g·L-1、搅拌条件为转速为300 r·min-1下搅拌60 s、溶液pH值为7.5(垃圾渗滤液原水的pH值)、絮凝时间为30 min的最佳运行条件下,COD由5 810 mg·L-1降低到2 173 mg·L-1,色度由1 658倍降低到556倍,其COD去除率为62.6%,色度去除率为66.5%;利用矿化垃圾作为吸附剂处理MFPAC混凝处理后的出水,在矿化垃圾粒径小于2 mm、焙烧温度为700℃、吸附剂投加量为40 mg·L-1、pH值为9的最佳条件下,经过12 h的处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6.7%和68.4%,最终出水的COD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为941 mg·L-1和343 mg·L-1;最终,MFPAC混凝沉淀-矿化垃圾吸附工艺对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8%、78.5%和74.3%。  相似文献   

11.
梅娟  赵由才 《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548-2552
利用甲烷氧化菌菌液增加材料中甲烷氧化菌的数量,可以得到高甲烷氧化率的填埋场甲烷生物氧化覆盖材料。研究发现,渗滤液原水和渗滤液处理尾水均能促进甲烷氧化菌的生长,可利用渗滤液耦合矿化垃圾混合培养制备甲烷氧化菌菌液用于填埋场甲烷减排。填埋龄长的渗滤液原水有着较好的培养效果,得到的菌液在4 d内最高甲烷氧化速率达到2.68 mL/h,超过甲烷氧化菌培养液(nitrate minimal salt medium,NMS)的实验结果。渗滤液中总氮、无机碳、总有机碳和Ni元素的含量对甲烷氧化菌的培养过程影响较大,适用于甲烷氧化培养的渗滤液应满足:总氮1 400 mg/L,总有机碳55 mg/L,Ni元素0.4 mg/L,总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改性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固液比(矿化垃圾与废水的质量比)为100,1,运行周期为3 h.水力负荷为0.08 m3/(m3·d)条件下,分别采用废铁屑、钢渣、蘑菇渣、秸秆作为改性材料进行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工艺强化研究.结果表明,废铁屑对COD、色度、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有显著的强化作用,COD、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平均提高9.3%、17%和7.7%;钢渣不利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且需定期置换钢渣以维持其去除COD和总磷的强化作用;蘑菇渣和秸秆均需先进行合适的驯化降解处理,才能实现其去除COD、色度、氨氮和总氮的强化作用.从工程应用角度看,废铁屑是相对理想的一种改性材料.  相似文献   

13.
针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准好氧矿化垃圾反应床+超声/芬顿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准好氧矿化垃圾床处理后渗滤液中COD、氨氮、总磷、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85%、92%和85%。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Fenton法最佳工艺条件。经该组合工艺后,渗滤液中COD、氨氮、总磷和色度的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96%、86%、94%和95%,且出水无臭,颜色为淡黄色,BOD5/COD从0.16增至0.35左右,可生化性基本满足后续生物处理需要,且COD、总磷这2个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陈垃圾反应床+芦苇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陈垃圾反应床与芦苇人工湿地串联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并探讨了湿地中芦苇生长和对渗滤液中总氮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 在进水负荷为0.1 m3/(m2·d)的条件下,经过3个月的运行,陈垃圾反应床与芦苇人工湿地对陈年渗滤液中COD、氨氮、总氮及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0.3%、95.0%、79.3%和99.8%。通过对人工湿地中芦苇的分析表明,芦苇在6—8月份生长迅速,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其氮含量增加较快,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底,植株总含氮量可以达到28.5 g/m2。此时收割芦苇可从湿地中最大限度除氮。如能增加芦苇种植密度,陈垃圾床与芦苇湿地串联处理渗滤液污染物以及深度去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水处理技术现状 ,并分析了各种技术对渗沥水处理的适用性 ,提出了工艺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矿化垃圾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以期在低成本、易操作、修复效果好的前提下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分别研究了矿化垃圾与石油污染土壤的混合比例、土壤含盐量、含油量和含水率对矿化垃圾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并通过3D-EEM(三维荧光)和GC-MS(气相-质谱)技术分析了体系石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在矿化垃圾与石油污染土壤的混合比例为6:4、土壤不添加盐分、含油量为4%、含水率为30%的条件下,运行94 d后土壤中石油去除率最高可达58.61%;同时,基于3D-EEM分析发现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荧光峰位置在处理前后均出现在Ex/Em=300 nm/330 nm处,其去除率为44.89%,表明矿化垃圾床对三环及其同系物和单环及其同系物的芳烃去除效果较好;另外,基于GC-MS技术分析得出,经矿化垃圾修复后,土壤中石油总去除率为66.57%,除正十八烷去除率(19.84%)较低外,其他烷烃的去除率均高于56.8%。  相似文献   

17.
以甲醇为碳源,在USB反应器内接种活性污泥,50 d内培养出优质的反硝化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的形成历经3个阶段:启动运行期,颗粒污泥出现期以及颗粒污泥成熟期。颗粒污泥床底层反硝化效率最高可达总量的78%,中部颗粒污泥湿密度与沉降速率较大,分别为1.077 g/mL和194 m/h。成熟的颗粒污泥具有湿密度大,沉降速率高等特点,颗粒表面丝状体互相缠绕,有明显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物理化学、生物、土地处理等技术。对某地已投入使用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处理设施技术改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