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刘强 《劳动保护》1997,(7):8-13
一、香港的安全生产概况香港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为620万。劳动人口为300万,其中男职工为180多万,女职工110多万。在就业人数中,服务业职工最多,制造业职工次之。工伤事故,从行业上看,建造业高居榜首,从原因上看,人体坠落处于第一位。而职业病方面,职业性耳聋和矽肺病排在前两位。下表列出了工伤事故情况。香港的职业安全健康正在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在保护职员安全及健康方面,将会面临新的挑战。二、职业安全健康立法香港劳工法律制度的形成,很大程度受英国法律的影响。香港劳工法律制度主要由立法机关的条例,以及根据条…  相似文献   

2.
法律名称弱化了“安全第一” 安全立法历经20余年,起草牵头单位多次变更,由原国家劳动总局、劳动部、国家经贸委最后到国家经贸委管理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法律草案名称也是一变再变,从《劳动保护法》、《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到《安全生产法》,再到《劳动安全卫生法》、《职业安全法》,最终定名为《安全生产法》。  相似文献   

3.
正地铁的运营安全保障将上升到法律层面。2月18日,北京市法制办公布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草案)》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为核心,按照"问题引导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突出预防为主,明晰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乘客安全乘车义务、  相似文献   

4.
法律支持完善的渔业安全立法能够将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渔业安全风险,提高渔业安全水平。渔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常都十分重视渔业安全问题,一般都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安全法律法规。不仅包括适用于各类行业的一般性的安全立法,而且还包括针对渔业安全问题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为渔业安全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法律保障。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几乎涵盖到渔业安全的各个方面。完善的渔业安全立法能够将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与安全生产立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国务院 2 96号令《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全面比较分析 ,从执法主体、执法内容、执法监督及行政强制措施、即时强制和法律责任等 5个方面 ,研究、总结了《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在立法上的 13个特点及其对新时期安全生产立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接2005年第7期)三、关于制定条例的依据 本条例是结合江苏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解决我省在安全生产及其监仔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而制定的,所以,本条例的主要立法依据是《安全乍产法》。本条例规定了一些禁止性的法律规范,并且设定了相应的处罚.设定和规定行政处罚.不能违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因此,《行政处罚法》也是本条例的立法依据之一。一些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等,也是本条例的立法依据。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草案)》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都曾提出劳动合同中止的规定,最终颁布的法律和实施条例却都没有予以明文规定。由此来看,劳动合同的中止已经进入国家的立法视野,反映出社会生活对此制度的现实需要。这就提示我们,构建劳动合同中止制度,需要对一些基本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安全监管局于2008年启动《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简称《条例》)修订的调研工作,2009年7月,《条例》修订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立项论证,列入2010年立法计划。2010年9月14日,《条例》修订草案经第74次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10年11月17日、2011年3月31日、2011年5月27日对《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三次审议,并在第三次审议表决后正式公告发布。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重大事件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一 劳动力市场的法规政策:灵活性与规制 事件回放:劳动保障政策法规1,2004年7月5日,纪念《劳动法》颁布10周年。2,2004年,一系列保护性就业法规政策出台。3,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简称《条例》),《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领域的立法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首次启动了行政法规立法后评估研究工作,并确定了第一批评估项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其中惟一的一部劳动保障立法。由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和劳动科学研究所三方组成的课题组经过调查和研究,完成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现予刊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法制局对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新意见本刊讯最近劳动部同国务院法制局就劳动安全卫生立法问题进行协调时取得一致意见,为了避免立法的重复和搞成部门法,原打算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将与(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劳动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条例》均成为将出台的《劳...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20,(6):45-46
今年5月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新修订的《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自2005年我省燃气管理立法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此次条例修订,是在我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背景下开展的。条例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便民惠民为主线,标志着全省燃气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我省燃气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职业安全属于劳动行政与劳权保障事业,在立法上侧重于确立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权利;生产安全属于经济行政和产权保护问题,在立法上侧重于确立企业的财产(资本)安全权利。尽管两类安全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兼容性,但若想通过修订《安全生产法》来充分确立劳动者的职业安全权利是不现实的,因为职业安全问题不属于《安全生产法》的调整范围,职业安全不可能被生产安全所涵盖或替代,有了《安全生产法》不等于有了《职业安全法》。因此,不要放弃对完善职业安全立法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英国劳动安全与健康立法的历史长达200多年,并随着安全措施责任的认可、建立和保证,法律也在相应地进行调整。这个期间的立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74年《劳动健康与安全法》制订以前,第二阶段则是1974年到2000年,2000年是否意味着第三阶段的开始还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确立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是在原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及相关立法已经实施的条件下创制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与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有机结合的组成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虽无“法律冲突”,但有一个衔  相似文献   

16.
香港政府于1988年根据《职业安全健康局条例》成立职业安全健康局(简称职安局)。作为一个法定机构,职安局致力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保障香港宝贵的人力资源。多年来,职安局致力透过小区推广、教育及培训、顾问服务、研究与策略发展,及发放信息等各方面来提升香港的职安健水平。我们的推广策略会因应我们对香港整体职安健表现包括意外数字的分析、职安健的科技及知识上的发展、法例及社会潮流的改变而不断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7.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将安全评价应用到安全生产领域,首先是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工程项目中实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把安全预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基本程序.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实践与酝酿,我国2002年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2004年出台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正式将安全评价纳入法律、法规.到2005年底,国家共批准安全评价机构470余家,12000多人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安全评价人员资格,累计完成评价项目30多万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劳动安全,一般指消除生产劳动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技术组织措施。从广义上讲,劳动安全包括劳动安全工程、劳动卫生工程,还包括劳动安全管理工程,劳动安全是上述三项内容并列的应用技术和理论。从狭义上讲,仅指劳动安全工程而言。劳动安全包括技术措施,也包括组织措施。属于劳动安全技术措施的有:安全技术(工程)措施;劳动卫生社程)和医学预防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发给劳动者防护用具(品);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等等。属于劳动安全组织措施的…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华全国总工会对1997年的劳动保护工作作出了安排。一、加强源头参与。继续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开展劳动保护立法预测与立法调研。全总将继续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法》等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对国家近期难以立法,地方又急需立法的,地方工会要积极促进立法;要强化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重点对(工会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及(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997年初,全总将颁布已修订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宣传和…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05,(1):46-48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