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车用全复合材料CNG气瓶近年发生爆炸事故和定期检验中合格率偏低,主要问题在于气瓶内胆存在裂纹、开裂等缺陷。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现役全复合材料气瓶进行模拟,采用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对全复合材料CNG气瓶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全复合材料CNG气瓶在工作压力、试验压力、爆破压力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模拟计算结论为现役全复合材料CNG气瓶出现的裂纹、开裂等缺陷与内胆材料强度不足和气瓶结构设计密切相关。全复合材料CNG气瓶的设计制造阶段要充分考虑内胆材料强度,合理选材,进一步完善气瓶瓶身与瓶阀过渡区域的结构设计,提出改进检验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CNG汽车发展很快,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CNG气瓶工作实际需要,对车用CNG气瓶的安装许可、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周期、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应加强气瓶安装资质管理,监督检验应包括气瓶和燃气系统。现行国家标准对钢质内胆纤维缠绕气瓶和全钢瓶的要求不一致,应及时完善,出租车用气瓶检验周期应与其他车辆不同。提出气瓶安装中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包括气瓶数量和布置、气瓶固定方式、非燃气系统检查等。为保证CNG汽车安全使用,指出气瓶安装行政许可、车辆检验和气瓶检验、车辆保险和气瓶保险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前言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NaturalGas,简称CNG)作为汽车燃料,由于其有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环境污染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已在我国部分城市公交、出租车辆上使用。但随着CNG安装车辆的增多,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出台了《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安全技术规范、法规,对车用气瓶的安全监管提出了要求。针对嘉兴市压缩天然气车辆安装现状及车用气瓶安装单位主要在资源条件,标准执行不到位等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结合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对车用压缩天然气(CNG)全复合材料气瓶定期检验的实际经验,对检验中发现的该类气瓶塑料内胆向内鼓包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且通过了一定的实验验证。根据鼓包成因分析,从气瓶设计、使用、检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提高气瓶的安全性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以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为燃料的汽车大量涌现,仅珠海地区公共汽车及出租汽车就过千辆。与此同时,为车用气瓶加气的充装站也在各地建设投产。加气站因集中于城市重要街区,必须对建站的安全以及日后运行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将笔者单位多年对天然气车用气瓶加气站充装鉴定评审所发现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线     
《现代职业安全》2007,(1):13-13
CNG气瓶实时电子监管系统在南充试验成功一种先进的CNG气瓶实时动态监管集成系统,近日在四川省南充市CNG充装站安装完毕并单机试验成功。CNG(天然气)气瓶当前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交通运输车辆,安全监管难度比较大。而实时动态监管集成系统的研发运用,将有效地防止人为充装不合格气瓶而产生的事故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的方式,以不同热激励方式、不同检测时机、不同配置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干扰,对车用CNG缠绕气瓶缠绕层内部分层、脱胶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究可行的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为将来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车用CNG2气瓶在反复充放气过程中易造成气瓶疲劳断裂失效,而目前关于金属内胆的微观损伤机理尚不清晰。在对某型号CNG2气瓶开展20000次循环加压疲劳试验基础上,运用场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内胆不同部位的微观组织结构,探讨了其疲劳微观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内胆由于发生循环软化,在基体中形成了大量的局部循环塑性变形区,且随塑性应变累积而沿晶界或相界扩展;同时,位错运动诱导下的碳化物偏聚促进了晶界粗化,削弱了晶界的连接强度,最终局部循环塑性变形区彼此连接并逐步与基体脱离,从而萌生裂纹。最后基于微观损伤机理提出,金属内胆的材料冶金、成型及热处理后形成的碳化物颗粒细化及均匀分布程度,对于提高金属内胆的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CNG气瓶制造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且价格相对较低,国际市场对中国气瓶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由于各国对CNG气瓶的标准要求不同,型式试验要求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燃油导致大量尾气排放所致的恶劣环境,油改气的汽车数量也不断攀升,而CNG气瓶的安装质量是"油改气"工程的关键,要确保CNG汽车安全运行,就必须对CNG气瓶安装监检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严格把关。本文通过对CNG气瓶使用中主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安装单位的资质、气瓶、加气口、气密性试验是出租车CNG气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监检项目。  相似文献   

11.
100起CNG加气站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统计了100起CNG加气站典型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的位置、事故类型和事故损失等方面,分析了CNG加气站事故的特点。总结了CNG加气站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CNG气质问题、高压储气容器安全问题、CNG汽车气瓶问题、压缩机问题和售气系统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保证加气站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提高加气机安全、提高储气系统质量、解决CNG汽车气瓶问题、提高压缩机质量、提高CNG加气站气质、加强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售气系统、高压储气系统、天然气压缩系统是较为危险的系统,应对其进行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CNG2气瓶频繁出现安全事故,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尚未给出设计公式、计算方法和如何确定自紧压力的现状,分析讨论了CNG2气瓶的失效模式及机理,并考虑内胆材料的非线性和几何大变形,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内胆和复合层应力分布进行机理分析,提出以尽可能降低内胆在工作压力下的Von-Mises应力幅值为判据可以确定CNG2气瓶的最佳自紧压力。  相似文献   

13.
气体管束气瓶车是运输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的重要工具,针对CNG管束气瓶车运输过程中在公路隧道内发生追尾导致泄漏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CNG管束气瓶车遭追尾致泄漏后果预测与评估模型,对公路隧道内风场条件下泄漏天然气的扩散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CNG管束气瓶车泄漏天然气在隧道内的扩散规律和形成的危险区域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泄漏天然气扩散具有极速泄漏、外力作用、初期膨胀增长和稳定收缩等特征;喷射气云团能够覆盖肇事车辆前部,可能导致驾驶人员窒息或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实例工况下,泄漏气体扩散至稳态以后,形成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气云分布在肇事车辆前部1.5m至肇事车辆中部之间的区域;进行事故应急响应时,应封锁事故隧道,加强隧道内通风,在消防水枪的稀释掩护下对管束气瓶车进行堵漏作业。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作为天然气汽车的燃料储存容器,天然气车用气瓶具有体积小、压力大、充装介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性。新颁布的《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提出了对车用气瓶的安装过程实行监督检验的要求。规程要求安装单位应当取得车用气瓶安装许可证后.  相似文献   

15.
岳忠 《安防科技》2006,(6):35-37
减轻车辆对环境污染,公共交通汽车大力发展清洁燃料汽车,燃料为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盛装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的容器为气瓶,为保证车用气瓶的安全使用,必须对车用气瓶进行检测.本论文根据检验工艺和物质的特性,对北京市新建车用气瓶检测站进行安全分析,并提出了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车用液化天然气(LNG)气瓶定期检验的特殊要求,制定出定期检验项目及相应的检验方法。重点对车LNG气瓶静态蒸发率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评判标准。研究成果为车用LNG气瓶的安全应用提供保障,为车用LNG气瓶定期检验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用气瓶检测环节存在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不够客观、气瓶漏检等问题,开发基于物联网的车用气瓶检测系统。在系统中,赋予每只气瓶一个唯一标识的射频识别标签,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将车用气瓶与具体检测环节相关联,并借助WIFI和蓝牙两种无线通信技术将检测结果自动传输至后台服务器,实现检测现场与业务报告管理系统的实时交互。通过该系统的实施,提高了气瓶检测效率,增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扩大了信息共享范围,提高了气瓶检测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现有车用复合材料储氢气瓶火烧试验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介绍国内外车用复合材料储氢气瓶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中的火烧试验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试验形式、火源设置、温度测量要求、安全防护要求、试验温度要求、试验结果及合格指标等方面,分析各标准中车用复合材料储氢气瓶火烧试验方法的异同.结果 表明:国内外标准在车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车用LNG气瓶检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说明目前检验方法不适应车用LNG气瓶检验。分析该类型气瓶常见问题和失效情况,提出应根据气瓶可能存在的失效类型以及总体状况制定不同检验方案,宜采用在线检验和拆瓶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首次检验以在线检验为主,状况不好的气瓶以及第二检验周期气瓶采用拆瓶检验。该检验方法可以保障气瓶安全运行,同时降低检验对气瓶运行时间及成本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科学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简述车用LNG气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国内车用LNG气瓶的定期检验中的检验标准缺少、检验项目及方法岑差不齐和检验关键技术——静态蒸发率测试方法的适用性不强等方面的现状,并针对定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车用LNG气瓶的检验标准制定、检验项目优化及检验装置研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