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彬长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分析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彬长矿区主要环境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确立了矿区各类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原则与数学模型,依据计算与分析结果,将矿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危险区和极危险区,并确定出了8个灾害段。  相似文献   

2.
七台河矿区地面塌陷的现状、危害、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塌陷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它广泛分布于各矿区,煤矿尤甚。以七台河矿区为例,论述矿区地面塌陷现状,阐述地面塌陷所造成的危害,分析地面塌陷的成因,最后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鄂东南铁矿区地面塌陷、滑坡灾害与安全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广山铁矿区所引起的地表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例,阐述了鄂东南铁矿区在采矿过程普温存在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山井下安全生产,并指出了引发灾害的原因及有关安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表形变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灾害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尤其在采煤区。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获取地表沉降面状信息、难以进行地表沉陷灾害评估的不足,基于高分辨率SAR卫星影像,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山西省晋城市晋城矿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地表沉陷进行监测,分析获取了该地区地表连续形变情况,并利用该技术获取的海量PS点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对晋城矿区周边居民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识别和预测。结果表明:晋城矿区10个煤矿及其周边区域存在较大的地表形变;晋城矿区平均LOS向年平均地表形变速率范围为-37~30.3 mm/a; PS-InSAR技术在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可行性,且可以实现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综合识别和预警。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占地面积大,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和加剧次生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除地质构造复杂外,人为影响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应从加强环境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次生地质灾害着手,做好矿区的生态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潞安矿区地面塌陷的现状及特征,并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依据野外调查的资料分析结果,指出了该矿区地面塌陷的发育特征,并在分析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矿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王家山煤矿地表裂缝发育,切穿第四纪黄土断层较多,采空塌陷严重,三者构成地质灾害链,是靖远矿区的重灾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使矿区人民生命财产蒙受惨重代价。本文从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角度进行分析,强调指出采矿活动是动态的地质背景,黄土的特殊物理力学性质是静态的地质基础,人为的采空塌陷是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最后指出监测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石场矿山边坡开挖后容易形成大量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矿区开采面大部分暴露于路面视野范围之内,造成很大的视觉影响。通过对崩塌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结合所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以及危害性,并通过Rockfall软件对危岩崩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危岩滚动特征,为崩塌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个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旧锡矿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地质灾害频发.阐述了个旧矿区存在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塌陷积水区是煤矿开采造成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目前它已成为淮南市地表水体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通过对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概况和利用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塌陷积水区水生生态环境状况和目前的生态状况水体所能支持的功能用途的简单综合评价。发现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强对塌陷积水区生态环境的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周旋  刘艳中  陈勇  安志宏  张祚 《环境工程》2016,34(9):134-139
科学合理地开展矿区环境质量评价,能高效指导矿区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根据辽源市矿区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资料,进行矿区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构建了矿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rc GIS为操作平台,选用双尺度网格法开展了矿区环境质量评价与分级,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研究区的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将遥感与双尺度网格法相结合既能快速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提高评价的效率,也能在保证评价结果精度的同时,减少评价工作量。研究表明:辽源市矿区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中"的区域集中在开采规模大、造成地质灾害严重且靠近人口密集区的煤矿和金矿开采范围内,应在管理上加强环境监管,治理上加快复垦进度,方向上探索治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动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开采沉陷学的原理,对由于采动而引起的地质灾害及表现形式作了详细阐述,以及由此对矿区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探讨了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的密切关系,提出了认真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合理开发地质遗址,加强地质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矿山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武军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36-38
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环境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并针对矿山环境问题多、危害大,矿区环境严重恶化、多灾并发的情况,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区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地质灾害系统分析,得到重庆市地质灾害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将重庆市各种地质灾害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建立重庆市地质灾害属性数据库,实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以及稳定性分析,为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突发性、分布广、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0多个县级城镇、1万多个村庄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灾害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原因:(1)预防性、区域性研究远远跟不上治理工程需要;(2)治理工程偏重工程技术忽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机理研究;(3)人类因素的参与,造成自然地质体平衡状态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加速了大区域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因此,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一条有效道路,就是要加强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开展预防性研究,圈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和灾害高风险区域,为国土规划、减灾防灾、灾害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综合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炭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从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内涵阐释出发,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在确认煤炭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矿区环境的薄弱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安吉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概况,对其成因类型,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和防治对策作了探讨,这圣方政府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陵矿区大气污染现状的分析与评价,给出了黄陵矿区甚至同类低山丘陵矿区所适用的大气污染影响预测的模式与结果,提出了治理矿区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陕南铅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环境污染严重三位一体是陕南铅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最核心的问题。综合考虑矿区地质背景和采矿条件,构建了陕南铅锌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按照一定原则选取了具体评价指标,并运用AHP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