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念与奇迹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在松花江边上,初春和深秋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大雁在天空排成长长的“人”字队型,展示着生命的和谐之美,偶尔留下长空雁鸣。当地人给大雁起了一个很不雅的名字——长脖老。大雁飞来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也会结伴去江边的沼泽地里看大雁。这大概就是现如今许多城里人“时尚而  相似文献   

3.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4.
哦,那只孤雁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儿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5.
死亡之源     
很久以前的一个小镇,3个年轻人看见一支送葬的队伍经过,就让一个伙计去打听。伙计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快活’。他被一个叫‘死亡’的贼谋害了。” 3个中年龄最大的那位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害怕他?我可一点也不害怕,走,咱们一起去找‘死亡’,然后把他干掉!”3个人都表示同意,互相握了握手。他们打算去找“死亡“,终止他的罪行。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死亡”的家伙。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10英里,有一个村庄。最近,哪儿瘟疫盛行,男女老少都  相似文献   

6.
浓黑的云彩打着滚儿上来了,迅速给天空扣上一口大锅。几声低沉的雷声响过,湿漉漉的空气透出一丝凉爽。是下大雨的征兆,看来天气预报还真没错儿。这盛夏的第一场大雨,给在苦夏中挣扎的人们带来了兴奋。同事们打开窗户,注目外面的世界,等着那即将降落的甘霖。突然“啪”地一声,黄豆大的两滴雨点打在窗玻璃上,立即溅开了两朵多角的水花。“下雨了!”不知是谁高呼一声,就像看足球赛时见对方踢进一个好球。此时恰到下班时间,人们披上雨衣,撑开  相似文献   

7.
黑麂的呼唤     
黑麂告状下班刚进家门,李老师迎头就说:“一只黑麂跑到县长家去了!”她肯定是看到我那愣怔、茫然的神态,随即加重了语气:“一只‘ZZ’(黑麂‘ZZ’),闯到黄山S县县长家去了!黑麂!”黑麂是生活在黄山和浙西一带的我国特产动物,珍贵稀有,属国家一级保护。“去告状?跑到县长家?”我带有调侃的诘问,得到的是确凿的回答:“还真让你说对了。报纸在桌子上。”我连忙拿起报纸,头版上果然有条大标题:《黑麂告状》。报道了前天傍晚,突然有只黑麂一头闯进了某县长家中。家人的惊叫,引得下班在家的某县长连忙出来察看。原来是一只混身带血的黑麂正在客…  相似文献   

8.
“国宝”     
从前,有一个穷得一无所有的国家,却有一件引以自豪的“国宝”。“国宝”藏在国库里,武装卫兵一眼不眨地守卫着。多少年来,皇帝及宫廷里的权贵们每年举行一次宣誓,发誓用生命和鲜血保护这个“国宝”。一天,皇帝忽然想看看这个“国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便以检查为由,独自一人进了国库。皇帝穿过一道道门,走过一个个房间来到最里边国库的密室,打开一只套一只的盒子,终于见到了“国宝”,啊!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皇帝为了把“国宝”窃为己有,便用一件镶着红宝石的白金器把“国  相似文献   

9.
大漠狼孩     
第五章一“咔嚓嚓!”一声炸雷,劈开了大漠的天。那游蛇般的闪电,劈开了一道弯曲的裂缝,铜钱大的雨点从这裂缝里倾泼出来,击打着沙摸的脊背,冒出阵阵白烟。由于干渴一直狂风怒号的大漠,这回满足了,安静了,像一个温顺的乖孩子,安逸地躺在那里,尽情地吮吸着上天的甘露。它最惬意的时刻来临了。凭着黑夜的屏幕,暴雨滂沱的大漠上,潜行着一只老狼。它用尖尖的嘴叼拖着另一只半大的狼,非常艰难地一步步靠近前边那座黑黝黝的物体群。这是那对惊世骇俗的狼兽。母狼艰难地拖着昏迷不醒的狼孩儿。雨水淋湿了老母狼的皮毛,粗尾巴紧紧夹在后腿间,虽然瘸着一条腿,可整个身体矫健有力。那狼孩倒是怪可怜,前胸  相似文献   

10.
黄秋耘上个月刚刚去世。人们不会忘记他所透支给大众的爱。他在最后的日子里竟然读了雪波的这部长篇,而且写下“颇有意思”,“使我掉下泪来了”的评语。黄秋耘说过:“我自己是个‘罗兰党’。”他一生从不讳言他的人道主义立场,“也许人到黄昏,更容易伤于哀乐吧。”我相信秋耘。《大漠狼孩》是一部写实的大寓言。写非人之人性或写善性之人性,新作不在少数。前苏联的长篇《白比姆黑耳朵》,动物片《狐狸的故事》等。王蒙的《杂色》,困乏的老马竟然开口说话:“让我跑一次吧!”宗璞的《核桃树下的悲剧》听到核桃村的哀鸣。张承志的黑骏马那眷眷之情总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什么”。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和《七岔犄角的公鹿》。狗通人性,公鹿像大丈夫一般爱子。前不久在《北京晚报》上读到一篇美国人写的《狼故事》.写一个狼孩带着  相似文献   

11.
范扬是个爽朗率性的人。初次相识,他便和我说:“你是‘绿叶’,我是红花,约个时间我们聊聊,画家可是最关心环保的。”范扬,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与范扬“约聊”时,恰巧他在钓鱼台国宾馆作画,一进门,范扬笑呵呵地说:“呦,‘绿叶’来了!”祖籍南通,生于香港,范扬对于南方城镇有一种迷恋。范扬说,他小的时候常去家乡南通友谊桥下的护城河里游泳、捉虾。“那时侯,我经常能钓到很大的鱼。可是当我儿子出生后,我带他去玩,只能捞到些‘小龙虾’,而近几年,连‘小龙虾’都没了,房前…  相似文献   

12.
披着一身露水,迎着朝阳,小葛藤奋力爬向前边的山岗。山岗上,葛藤妈妈回身眺望着小葛藤,不断地加油鼓励:“快啊,马上就要赶上妈妈啦!”小葛藤边爬边说:“妈妈,你听到吗?刚才广播里好像在介绍什么《一支藤的故事》……”葛藤妈妈说:“是啊,没有想到,我们葛藤家族的成员去美国闯天下,还引出了那么多话题,有人说他是‘20世纪最神奇的植物’,有人说他是‘外来入侵者’,有人甚至说他是什么‘屠杀植物’”。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延川县具有丰富的知青文化、民俗文化、作家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该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资源调查、特征分析与优势评价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陕西省延川县知青文化产业园的文化资源特点、文化资源开发理念和原则,提出了该县知青文化产业园的“1234”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可指导延川县文化产业园科学发展,也可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漠狼孩     
第十四章一我冲出院子,看到眼前这一幕,吓傻了。父亲和爷爷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射向母狼的子弹会击中了小龙。他们一时惊呆,慌乱中慢慢靠近过去,手上仍举枪瞄着,惟恐母狼会有反扑。“小龙!”我不顾一切地扑过去,也不担心母狼。“小龙!我的儿!”我妈从院里跑出  相似文献   

15.
妈妈写真     
假期在家,很走放纵自己。早晨赖床,妈妈来叫,便嚷:“人家不舒服嘛。”再叫,又嚷:“我在生病!”一会儿,听见妈妈轻问:“生出来了吗?”爸爸平日里甚不在意形象,某日因要与英商谈判,理发修面更衣,立刻焕然一新。妈妈一边颔首赞道:“英俊老伙儿。”闲聊时开玩笑,问妈妈我结婚时给多少嫁妆?妈妈笑眯眯看我一眼:“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只能发昏。”妈妈这样概括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最尽职尽责的义务饲养员兼清洁工。”  相似文献   

16.
到月亮做客     
在我十周岁生日的那个晚上,我望着月亮,忽然,天空出现了一个白点,恍如天上掀起了一朵“浪花”,那朵浪花越来越大,好像要落下来似的,真的,那个东西落了下来,原来是一朵云,上面站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开口了:“你好,我是嫦娥。”嫦娥,是嫦娥!我不会在做梦吧,我心里想。  相似文献   

17.
温暖的狗儿     
那天,我带着小狗“嘟嘟”到小区的花园里散心。一出楼来,“嘟嘟”便撇下我,飞快地向草坪跑去。我抬头望去,在前面一大片草坪上,五六只狗儿正相互嬉戏,它们的主人在一旁闲聊着,“嘟嘟”就是冲她们而去的,看来我也不得不向她们靠拢了。看见我家的小狗,几个狗的主人立刻亲热地唤起“嘟嘟!嘟嘟!”有的还欢喜地把“嘟嘟”搂在怀里抚摸。看在“嘟嘟”的份上,我只好讪讪地和她们点了点头,算打了声招呼,狗的主人们也马上跟我熟套起来。一个操着京腔的中年妇女冲着我道“:嘟嘟的妈妈今天没下来?”“嘟嘟的妈妈?”我一时没回味过来。她见我发愣,明白过…  相似文献   

18.
文稿.分拦【专论】试论环境行政诉讼…“·一...一“‘“·2(l)【环境与发展】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4(1)【考察报告】长江上游及雅奢在徒步考寮概况 ··,·····················……‘···.···.···..·..·……3(1)【环境法规】环境保护基本法若干伺加研究’ ……’“二”二’二“”.“…”·”·“.”..”“,i..“.4(20)环境管理采用经济手段方法的探讨“~,.;.合(I幻排污费征收中的若干法律何题··...““一3(1了)【环境教育】在化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执法力度也越来越大,执法手段也越来越强,此次启动‘区域限批’就是一个例证。看不到环境执法的这种加严趋势,将严格的环境执法视为‘雷声大雨点小’、视为‘纸老虎’,就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安徽省阜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史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嘘!别说话!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想发明一种“清除-转化-二次利用器”。放眼望去,随地吐痰、废弃垃圾、白色污染、水质污染等严重摧残着我们的城市,可一些低素质的人仍然在为所欲为。怎么才能长久地把这些行为制止呢?所以我才要发明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