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甜桑葚情     
正"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这样写道,那颗颗籽粒饱满,透着成熟,晶莹水灵的桑葚在文豪童年的舌尖上是最美味可口的水果。桑葚红中带紫,鲜艳欲滴的样子,像一颗颗圆润的紫玛瑙;又像极了乡村少女羞红的脸庞,透着亮丽甜美的气质,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因此我叫它养眼果。一粒粒嫩青的粉红的紫黑的小星星似的果儿,鲜亮而饱满地缀在桑树枝杈间,微风吹来,累累硕果在沙沙作  相似文献   

2.
我相信     
正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我的家乡文明美丽。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掠夺式地开发,随心所欲,滥伐树木,乱建工厂,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几何时,地球上像女孩飘逸的长发的森林变成片片秃疤;地球上像小伙  相似文献   

3.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 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  相似文献   

4.
这次和同学一起租车回家时,无意间我问大家:"谁小时候家乡的河与现在一样清澈?可以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的那种。"第一次问的时候她们都笑了,然后是一阵沉默。然后我又问他们"家乡的河水脏了、消失了的……"还没问完,他们就像一个个的麻雀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小时候家乡的河是脏的,现在干净了,又流淌了吗"不知谁问了一句,突然同伴们又沉默了起来,大家都若有所思起来。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是大地的血脉。以往我们总认为:水如果不为人类服务,就是白白地流走了。现在,越  相似文献   

5.
想我华夏,文明礼仪之邦,崇尚道德,讲究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对父母,常言报答不完的养育之恩.此说固然不错,然则推而广之,似乎稍嫌狭窄.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整个人类、乃至地球万物,无不来自环境,所谓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真正是从环境中来,在环境中成长生活,死后还要到环境中去,请问此恩大否?然而,有谁说过要报答环境母亲(应比地球母亲更准确)的厚恩呢?  相似文献   

6.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的边缘有一颗蔚蓝的行星,她叫地球,她是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地球妈妈是伟大的,无私的,她把所拥有的一切全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人类。而人类呢?却处处破坏环境,地球妈妈也在渐渐地衰老。记得小时候,家乡有一条河,它是那样清澈见底,河边绿草如茵,有许许多多的小花。我经常和小伙伴采花、捉鱼、摸虾。这里成了我们的乐园。可过了几年后,河边的一切都消失,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四处是震耳欲聋的噪声、刺鼻的气味、弥漫的烟雾,天空不再蓝了。  相似文献   

7.
我们可爱的地球在美丽的宇宙下是多么的璀璨,可是,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身体是越来越糟糕了,她每天过得很不开心,整天以泪洗面。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如果不是我们不懂得环保,那么地球母亲她一定会活得非常非常健康和开心。前不久,地球母亲寄给了我们一封信,现在我把这封信公布出来。我亲爱的儿女们:你们好!你们一定很吃惊我怎么会给你们写信吧?  相似文献   

8.
家在哪里     
曾经无数次,当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时,我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小县的名字。而其时,我早已置身繁华的大都市多年了,我与这个喧闹的城市一同呼吸、一同旋转,我的妻儿,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一切都早已浸透了城市的色彩。然而,不知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里认同的家还是那个遥远、偏僻的不为人熟知的小村庄。走过风雨,走过时空,为什么,我还要把家根植在记忆深处的那片热土?关于家的记忆真是好多好多,它是由一串串或欢乐、或酸涩的故事穿起的。故事里,有一个儿童关于母亲对他爱吃的所有东西都不爱吃的深深困惑和害怕有一天母亲会  相似文献   

9.
乡愁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的乡愁,不是邮票,也不是船票,是那特别的"固执"。我现在的家是高楼中的一套,而以前的家是低房中的一户。家乡的家很大,但能填满心;现在的家很小,却温暖不了心。家乡拥有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绚丽的霞;现在的天空白如死灰,毫无生机,偶尔飞过一架飞机,留下轰鸣声。站在家乡的窗台前,看到的是一片翠绿,听到的是  相似文献   

10.
透明的腊肉     
母亲进城小住了几天,我发现她做菜的手艺越发不如从前了。我看在眼中,痛在心里。我知道人总是要老的,母亲也不例外。一想到她会在某一天突然离我们而去,我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凤冈县。在这生活了十几年,看着那些渐渐消失的绿色,我在心底一遍遍地问:家乡的青山绿水都去哪儿了?曾经那是孩子们的乐园,动物们的王国。那里充满着欢乐,播撒着希望。而现在,不再有清澈的河水,不再有茂盛的森林,不再有如茵的大地。望着天,雨好咸,是否有家乡的泪在里边?河,那是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钓鱼、捉螃蟹、打水漂……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成了今天对河最好的回忆。现在河水变得浑浊了。河道变窄,到处漂着垃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从单位辞职的时候,一位朋友不无担忧地问我:"今后你孩子的教育怎么办?你不打算为她提供更好的教育了?"这话问得我一愣一愣的。我不明白的是,在我辞职的时候,他不担忧我的生计,反而担心小孩的教育。足见,在他心目中,孩子的教育比生计更严重也更难对付一些。早在几年前,关于孩子的教育,我和这位朋友就有比较激烈的争论,而这种争论一直持续着,谁也没有说服谁。比如,在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上,他是个坚定的环境论者,即一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杨豪 《环境教育》2016,(Z1):41-43
正2015年春节前夕,我在家乡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使我有机会对家乡有一个全面地深度地了解,进一步开展了一次详细地调查研究;耳闻目睹的情况可以说是让我触目惊心,我的故乡怎么会变得如此陌生?具体讲,我的家乡有这样几个变化。没有年味了以前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预备  相似文献   

14.
雕花萝卜     
荷告诉母亲,明天几位要好的同学想到她家玩。正在厨房里洗菜的母亲动作慢了下来。荷看在眼里,马上说:“妈,要是不方便,我就让她们别来了。”母亲回过头来,亲切地帮女儿擦了擦汗,说:“有什么不方便的,让她们来玩,都来!”荷看看母亲正在洗的几棵青菜,蔫巴巴的,那是母亲赶在菜市场收摊前买的,这时候买便宜。家里经济困难,荷不是不知道,母亲体弱多病,长期在家病休,父亲是个收入不多的工人,而荷自己马上就要上高三了,各方面都要用钱。每个月,母亲把各项开支算了又算,现在又是月末了,父亲还没发工资。荷怕母亲为难,该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母亲看着…  相似文献   

15.
崔玲 《绿色视野》2012,(6):59-61
紫苏 有特殊记忆的,当数紫苏了。打从记事起,家里的菜园子里总有几株红红的“菜”。每年就种那么几颗,红红的叶子在绿色中飘呀飘的,很是醒目。 母亲说,这叫紫苏,吃了它可以发汗治感冒。因为有了药的感觉在前,当母亲把放了紫苏的面汤端来时。那种特殊的香味让我惶恐。所以每年的紫苏都是母亲一个人自种自享,母亲说的好吃没让我们姐弟几人垂涎。我的记忆中,恐怕也唯有这个吃物是母亲喜欢而不需要留与孩儿的。  相似文献   

16.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背靠神农架,怀抱武当山,清澈温润如碧玉的汉江慢慢地流过那片气候潮润、山清水秀的华中腹地。在这个地方长大的我,上高中以前总以为全国各地的山都是这么绿,水都是这么清。但在高二时,我第一次见到了浑黄的、掺杂着泡沫垃圾的长江水奔腾而下,看到了华北大地上更多不知名河流的黄的、绿的、黑得让人触目惊心的身躯。我突然觉得,原来家乡的碧水青山是那么的珍贵。当时我单纯的脑袋里就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我在这里长大,我一定要保护它秀美的面容。于是,2001年高考,我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管理系,而且幸…  相似文献   

17.
<正>家乡,多么亲切的称呼!可真要准备为她写些什么,又实在有点儿纠结:家乡到底是什么?我问学识渊博的父亲。父亲说:"家乡应该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也就是老家。"我觉得还不确切,就上网查资料——《诗经·小雅·小弁》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人住宅旁边常栽有桑  相似文献   

18.
母亲之献     
多少年前我寄给母亲的那首献诗,我同时是献给另一位母亲的。那时候母亲收到后心里想什么我不曾问过,而当我后来想要问问这个话题的时候,母亲已与我们相隔茫茫……为此我深感遗憾但又不仅为此,而是长痛于隐含其间的我对母亲的永久的愧憾。  相似文献   

19.
山羊     
那么我记忆中的童年故乡的竹园呢?那些小竹子叫蜜饯,一根根翠绿地簇拥着,这是田野上的绿色的方阵,也是我弱小的灵魂的栖息之所。那时,我放一只羊,背着羊草筐把这只白色的小山羊牵到竹林里,我靠着竹根想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自己对自己说我应该长出翅膀。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牵着小羊回家了。天一黑母亲便不让出门。在我远离母亲之后,牵挂的丝线折断了,我要夜行。没有小竹子只有粗壮的毛竹。和我一样,竹子也老了。我最惦念的是那一只白色的小山羊,它那么温顺,我到底也没有看见它长出两支长长的犄角来,它的眼神会使你想起乡村里某一个脾气很好…  相似文献   

20.
土壤锑污染对桑树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盆栽实验和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锑(Sb)污染对桑叶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桑树对土壤锑的耐性机制。在土壤中分别添加三价锑15mg/kg、40mg/kg、80mg/kg、120mg/kg、160mg/kg和300mg/kg,以植物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为测试指标,实验周期60d。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Sb处理(<40mg/kg)对桑树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土壤Sb浓度增高(40—300mg/kg),它对桑树产生抑制效应。但当土壤锑浓度不超过160mg/kg时,桑树对土壤锑污染有一定的耐性,其耐性指数>0.8。土壤锑污染对桑叶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桑叶中的锑含量随土壤锑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