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三个台站所记录到的2011年日本里氏9.0级地震的地震数据,在没有进行去固体潮的前提下进行功率谱分析,获得了地球球型自由振荡振型,通过与PREM模型相对比,发现所提取的94个振型,包括76个基频振型(0S0,2S0~0S76)和18个谐频振型,与理论值的误差很小,所有数据的平均偏差为0.14%。文中发现该地震激发的0S2,0S3,0S4和1S2自由振荡振型有明显的频谱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VP型与SSQ型倾斜仪对强震激发的自由振荡的检测能力,基于佛子岭地震台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提取2014年4月2日智利8.2级地震激发的0S3~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其中VP仪NS向检测到了26个振型,EW向检测到了25个振型;SSQ仪NS向检测到了25个振型,VP仪EW向检测到了20个振型,同时实测周期与PREM理论振荡周期相一致,只有0S5振型的观测周期与理论周期的最大差异达到0.85%,其他大部分最大差异都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3.
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软件SHA,对长春市区一个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分别计算得到周期为0s、1.0s和6s时,长春市区附近存在的各潜在震源区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贡献量。计算结果表明:长春潜在震源区在短周期时对场址贡献量最大,舒兰和松原潜在震源区在长周期时对场址贡献量最大。研究不同周期时对场址贡献量最大的潜在震源区,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能够使最终确定的地震动参数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安徽及邻区(29°~35°N,114°~120°E)1976年1月—2009年7月重新定位后的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了不同空间范围内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徽及邻区平均震源深度8 km,优势深度分布为5~15 km,其中霍山地区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3~8 km。中小地震震源深度在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安徽中西部...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山东乳山地区1442个M_L1.0以上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重定位后震群震中更加集中,条带状更为清晰,总体呈NW向优势分布;震群震源深度集中在6~10km,其中优势分布深度为7~9km,破裂主要发生在上地壳。通过P波初动法对乳山震群部分M_L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了求解,其震源机制均为走滑型,震源机制的节面A方向与乳山震群重定位分布方向基本一致。综合考虑精确定位结果及较大地震震源机制,初步推测乳山震群发震断层为NW向走滑型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6.
利用首都圈小震资料求解唐山震区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地震发生的重点是研究震源的问题,测定小震震源参数是研究震源及区域性构造应力状态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利用首都圈范围内(39.5°~41.5°N,117.5°~119°E)20个地震台记录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振幅比的方法(Pg初动方向、Pg的到时、Pg与Sg的最大振幅等资料),计算了唐山地区2003年1月至12月ML≥1.5的小震震源机制解,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过程中突然释放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震源深度来看,有地壳地震和地幔地震两类。在地壳某局部地区由于各种来源的力的作用,形成应力集中,当岩石达到破裂条件时,就发生一种快速断裂过程,从而形成地壳地震。这类地震对人民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及邻近区域未来强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后,未来地震趋势如何,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及邻近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及青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目录等,进行周期划分,能量释放分析等方面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重点监视区域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山地块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并结合Google Earth遥感影像验证了柯坪地区内逆冲推覆构造带发震断裂的走向。讨论了喀什地区地震空区的形变特征和区域应力场,同时根据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中地震空区的地貌类型,分析了地震空区周围的形变特征,推断地震空区附近薄弱介质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较高。此外,还根据天山地区的地震震源机制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上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地质信息分析了震源机制分区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和造成这种差异的背景应力场。  相似文献   

10.
反应谱特征周期即反应谱的第二拐点周期,是工程抗震设计的关键参数。收集了美国西部825条强地震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反应谱特征周期随着场地的变软,震级的增大而增大,趋势较明显,但是特征周期与震中距和震源深度的线性相关性不明显;(2)竖向特征周期低于水平向特征周期,其差值随着场地的变软而增大;(3)与我国规范相比较,实际统计远场水平特征周期高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实际统计竖向特征周期与此规范规定基本相同。该统计分析结果为大型或重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反应谱确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特征周期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国家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全国一体化的地震应急与救援指挥技术体系,其中包括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中,陕西省地震局现场应急技术系统重点完成现场通信保障、协助现场考察等工作任务.通过对现场工作的总结分析,旨在把汶川8.0级地震现场工作中应急技术系统一些好的做法继续发扬,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参考建议,以便日后现场应急系统能更好地为大震现场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大柴旦台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大柴旦震群序列尾波Qc值在流逝时间窗长60~90 s时间内的变化特征,计算频率从3 Hz至18 Hz,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Qc(f)=(72±19.9)f0.93±0.08。计算结果反映出大柴旦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Qc值较低,说明大柴旦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地区,这与大柴旦地质结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以PSD描述的随机振动载荷的峰值强度,将广泛应用于地震工程和冲击环境工程研究中的冲击响应谱概念拓展应用到随机振动峰值分析之中,从理论上导出了各态历经Gaussian随机振动过程冲击响应谱计算的一般方法,并导出了简化的工程应用表达形式。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简化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着力研究和开发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测震数据库、前兆数据库的共享、管理与集中发布技术。主要运用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及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语言对测震的JOPENS系统中MySQL数据库、EQIM数据库、及前兆Oracle数据库等进行进一步地开发。搭建了一个行业内跨计算机操作平台的可视化的地震科技数据共享、交换及管理平台,实现了多种地震科学数据的(例如近、远震地震信息、各学科的运行率等)在线可视化、基于Google Map检索的地震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地震对生态系统破坏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利用多平台、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前、灾后地表覆盖的变化,分析了地震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态重灾区各生态系统类型破坏的分布特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建模、空间复合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地震对灾区生态承载力、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地震对灾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灾区因地表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区域生态承载力下降,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境适宜度的成都震后大熊猫生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  张哲  江源  刘孝富  许超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9):1128-1135
通过分析大熊猫生境适宜度指标,评价“5\512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地震灾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并提出恢复措施. 结合大熊猫生境的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压力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对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将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 对比地震前后大熊猫生境适宜度变化显示:震后大熊猫生境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增加,生态廊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减少,其中,彭州市龙门山镇变化最大,适宜生境减少2 729.5 hm2;其次为都江堰市虹口乡、龙池镇与彭州市小鱼洞镇,其适宜生境分别减少1 760.4,303.5和241.1 hm2.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恢复重建的优先次序以及需要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给出优先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并辅助以自然恢复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1999年以来上王地震台咸水渠泉地下流体水氡观测资料,在剔除K值影响的基础上,对水氡及其辅助测项流量、降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上王地震台水氡动态变化受流量、降雨影响,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并结合2008年汶川8.O级地震震后出现的显著异常现象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北京平原区夏垫断裂的多源遥感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79年9月2日三河—平谷8.0级地震在地表形成总体走向N40°~45°E,倾角60°~70°,长达10 km的破裂带。该文采用Landsat-8、SPOT-5、SAR、GDEM、Google Earth多源遥感影像研究夏垫断裂的遥感影像特征。利用ERDAS软件,对Landsat-8影像按7∶4∶2依次为R、G、B分量作彩色合成增强处理,突出影像的线性构造特征;对Landsat-8和SPOT-5影像、Landsat-8和SAR影像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丰富影像的光谱信息;对GDEM与SPOT影像进行三维叠加,突出影像的三维特征;对SAR影像进行斑点压缩、方向滤波处理,突出影像平行断裂方向的线性特征。文中分析、对比了Google Earth和SPOT-5影像上地震陡坎的特征,陡坎在SPOT-5影像上表现较明显,但在影像上表现不出较低陡坎,同时,在两种影像上容易将绿色植被、狭窄道路或其它地物误认为陡坎;SAR滤波后的影像表现出暗色的线性条带;Landsat-8和SAR融合后的影像表现出较宽的异常条带,该条带指示断裂带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AA-HPA-AMPS聚合物。固定聚合物浓度为4mg/L,分别考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X1)、引发剂用量(X2)、单体配比(X3)对聚合物阻CaCO3垢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出聚合物在90℃、引发剂用量为13.5%、M(AA)∶M(HPA)为7∶3时,阻CaCO3垢率最高为80.9%。为探究此聚合物是否有更高的阻垢性能,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验证,聚合物阻CaCO3垢效率y与各影响因素x之间基本满足y=-146.825+16.25x2,最佳聚合条件为X2=14.5,y为9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