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灾害学》1988,(4)
《大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地震文献指南。《大全》包揽了我国1900年至1985年间的地震科技文献的全部目录共二万三千余条,来自数千种期刊、文献和图书。《大全》正文分解放前、港台、解放后和图书四大部分,全部条目按分类编目,为便于读者检索,正文后还附有常用词汇、地震事件和读者索引。  相似文献   

2.
国内地震和工程抗震科技文献题录(续)(1995年第四季度、1996年第一季度)分类表 国内地震和工程抗震科技文献题录(续)(1995年第四季度、1996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3.
国内地震和工程抗震科技文献题录(续)国内地震和工程抗震科技文献题录(续)(1997年第二、三季度)分类表A.地震学总论(67)………………………B.测震学(67)……………………………C.地震参数(含量规函数)(67)………D.地震活动性(67)……...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范围和我国大陆均处在地震有明显增强的趋势之中,为了及时掌握地震灾情,以便研究地震的预测、预防、制定救灾措施等,本文继文献[1],收集并整理了1990年灾害性的地震和重要的地震77件(表1)。 1 灾情 1990年全世界有灾情和重要地震77次  相似文献   

5.
章静 《防灾博览》2013,(3):52-55
多址技术是发展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多址技术在地震监测与地震现场应急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科普的角度向读者简单阐述了地震行业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及业务类型。  相似文献   

6.
按照文献 [1]提出的分析方法 ,对华东地区地震发生率进行了统计修补 ,由此得到华东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密度分布。其结果对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区的划分具有一定意义。在地震目录分段分析研究中 ,引入了Fisher的时序分割法  相似文献   

7.
龚川  李盛乐  武晓芳 《灾害学》2021,(2):187-192
随着3S(RS、GIS、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地震领域上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文献源,检索2000-2019年3S技术应用于地震领域的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文献分析,通过探究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前沿。研究结果表明,3S技术应用于地震领域涉及到了多个交叉学科及方向,体现出地震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可划分为8个知识群组,形成了以"地震案例"与"板块运动"为主的两条演化路径;关键词分析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应用"、"模型反演","滑动分布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并趋向于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要本文从华北地区各地震活动带之间的相互联系出发,用文献[1]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与山西带、华北平原的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还作了控制试验,说明模式识别的结果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20,(2)
地震科学数据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则是对地震科学数据的有效管理、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数据平台被文献引用和标注情况可以作为分析和评价其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对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及其10个专业数据分中心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然后从文献年度分布、类型分布、作者单位分布、基金分布、研究主题领域分布等角度对CNKI数据库中自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施以来被学术论文引用标注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下6大科学数据中心的被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过去的17年时间里,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共被引用432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文献全部作者分布在219个组织机构,平台已形成一批稳定的用户群;一级平台引用次数远大于专业平台,但是有平台名称引用不够规范等问题存在。总体来讲我国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1668年7月25日在山东莒县—郯县间发生的特大地震,波及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山西等省市以及朝鲜半岛西部地区,波及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椐413个府州县镇的记载,共有150个府州县遭到该地震的不同程度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有关该地震研究文献约有30篇之多(见附录研究文献)。关于该地震的具体震中、发震构造、极震区的圈定及等烈度线几何图形等一系列问题,在以上这些文献中迄今仍存在着明显的认识分歧。  相似文献   

11.
安徽地区地震活动周期表将公元288 年以来M≥4 .0 地震活动划分为与华北二至七周期相对应的六个地震周期,每周期分为与华北相似的初震段、前震段、主震段和余震段四个地震段。安徽地震周期超前于华北地震周期,每周期4 级以上地震从皖渐交界一带的皖东南地区开始活动,各阶段最大地震震中由南向北迁移。第七周期4 级以上地震活动至1979 年固镇5 级地震已结束,未来将进入第八周期初震段。近几年皖东南地区的广德县或旌德县可能发生4-3 级左右地震。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千年中国重大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背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不同分辨率建立了近二千年和近五百年中国重大气象灾害频率分布曲线。得出近二千年我国重大气象灾害频率分布,在11世纪前低处于低发时期,11~12世纪灾害迅速增加,以后通过两峰两谷于19世纪进入灾害群发时期。近五百年,17世纪和19世纪中叶后为两个灾害群发时期。上述灾害群发时期都发生在数百年气候变化暖的背景下的暖期和冷的背景下的冷期。另外在气候转折时期,我国重大气象灾害也群发。根据上述关系,估计现今至2030~2050年,具有灾害群的气候变化背景,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将群发,特别是洪涝与风暴潮增加,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对于大面积干旱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灾害频数、断道密度分析着手,选取与易损性评价指标;根据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近40年的灾害资料,在详尽分析各不同区段灾害密度,断道时间和断道次数密度的基础上,对各区一路的脆弱性和易损性强度进行评价,提出了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的最易受损区段,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Questionable accountability: MSF and Sphere in 200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ng J 《Disasters》2004,28(2):176-18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and the Sphere Project. Prior to revisiting the concerns MSF had with the project, it looks at factors that give rise to differences between NGOs and cites some reasons for why an organisation such as MSF would not embrace such a project and clarifies some key elements of MSF-style humanitarianism. The author revisits the original concerns and arguments presented by MSF when it decided not to participate beyond assist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key indicators for the handbook. This is followed by a critical discussion examining these concerns and counter-criticism with reference to experiences a few years after the inception of Sphere. It concludes with MSF's perceptions and stance regarding Sphere and accountability in 2003.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500年来的旱涝变化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研究区1470~1985年的旱涝等级资料,划分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变化的7个阶段,讨论了不同阶段间旱涝型的变化及其旱涝型区域分异意义。结果表明,500年来研究区有4类主要旱涝型,各型旱涝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程度及场型特征有较大差异,深刻反映了该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特征的变化。通过对500年来旱涝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对比发现,较温暖期,研究区的旱涝型及旱涝区域分异格局较多变,旱涝变化的区域差异性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关中地区蝗灾的时间、空间特征和灾害的等级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自1644至1912年的268年中,共发生蝗灾25次,平均每10.72年发生一次。从时间分布上看,清代关中地区蝗灾从清代早期到中期再到晚期,呈现由多变少再变多的特点,清代中期是蝗灾少发期,早期和晚期是蝗灾多发期。该地区蝗灾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渭南地区。根据蝗灾的等级序列可以得出,清代关中地区二级一般蝗灾发生频次最多,其次为四级特大蝗灾,一级较弱和三级严重蝗灾发生频次较少。  相似文献   

17.
肖兰喜  冯志泽 《灾害学》1995,10(2):26-30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为例,以其1990年基础数据和1990年静态震害人员、财产损失预测为基础,以未来5年预测的房屋、人口、财产变化结果为变量,给出了动态震害人员、财产损失预测的方法及其初步预测结果。该方法还可以根据房屋、人口、财产的实际变化情况,实现“滚动式”的震害人员、财产损失预测。  相似文献   

18.
研究探索了由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提取无量纲的年速率比γh 和γ1 的新方法 ,并给出了整个测量区域速率比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强地震前近源区形变年速率比在空间上、时间上存在中短及短期异常 ;(2 )中短期异常显示 ,震前 1~ 2年近源区年速率比正值(或负值 )有逐渐增大范围、量值的趋势 ,震源区速率比值较小 ,似处于闭锁状态 ;(3)短期异常显示 ,震前 3个月速率比值增高 ,空间上呈现大范围正负值区异常分布 ,图像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骊萌  张福青 《灾害学》1997,12(4):39-43
根据地方志和文献记录对江苏沿海最近2000a风暴潮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风暴潮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发生着变化。最近600a风暴潮灾害存在21a、36a和116a三个显著的周期,并且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风暴潮灾害受不同的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干旱指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张强 《灾害学》1998,13(4):34-38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建立了华北地区于旱指数计算公式,并对华北地区1997年的干旱和历年于温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试验表明该指数能运用于干旱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