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让"华东白洋淀"名副其实惠及子孙永续利用,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景区管理处于2009年起实施了浩大的焦岗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使焦岗湖生态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2.
张应松 《绿色视野》2010,(10):20-22
<正>氤氲莲湖牵梦绕,翠盖红裳舞莲池。7月,有着"淮河大湿地"、"华东白洋淀"之称的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内皖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焦岗湖,6万亩的湖面荷花盛开美不胜收,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极目远眺纵横交错的湖面水道,碧浪翻滚的芦苇丛中,天上的大雁、水中的野鸭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引颈高歌,好一派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3.
地方     
《环境教育》2014,(4):36-37
正连云港首个省级湿地公园落户东海日前,东海县西双湖湿地公园被命名为"江苏东海西双湖省级湿地公园",成为连云港市首个省级湿地公园。西双湖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人工湖,面积大小与西湖相似,生态环境堪比漓江。近年来,东海县秉承"湿地城市"发展理念,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累计投入数亿元资金打造西双湖生态湿地。"城湖一体、水绿相依"的秀丽景色,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0月18日)根据《省政协党组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农工党青海省委围绕"我省湿地保护情况"开展界别联合专题调研。为此,省政协人资环委与农工党青海省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在杜捷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赴青海湖、可鲁克湖、隆宝滩等国家重要湿地,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曲麻莱德曲源国家湿地公园及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4,(2):4-4
正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要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继续执行公益林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  相似文献   

6.
围绕白洋淀环境污染现状,对淀中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垃圾及养殖生产造成的水体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入户调查搜集了污染物产生量环境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和测定,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淀内居民对白洋淀水质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居民对白洋淀生态环境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提出了政府主导型全民参与相结合的对策与措施,对白洋淀的保护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推动广泛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和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发挥地域居民在白洋淀保护中的主体性,将成为维持白洋淀湿地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中国湿地的特点、主要类型、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中国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复杂性、调控的滞后性、系统的脆弱性与敏感性等4个基本特征,指出了开展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系统所包含的警义、警情、警源、警兆、警度和预测模型等基本内容,并提出了构建中国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省宣教工作以祁连山生态修复和保护为轴心,通过部门联动、突出重点、强化宣传、拓展渠道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深远。2017年,甘肃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以"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9.
湿地恢复湿地恢复的定义湿地恢复包括湿地的恢复、湿地改建以及湿地重建,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退化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在遵循因地制宜、渐进性、本土化,朴实性以及综合性原则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开展优化开发格局,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系统、扩大生态修复范围、优化体制机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从"责任"、"保障"、"机制"三方面构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9月12日,列入2013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才项目的"湖泊与湿地修复技术高级研修班"在吉林长春开班。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50多名生态保护工作者参加了学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吕宪国研究员分别就《良  相似文献   

12.
开发白洋淀旅游资源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制约白洋淀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水位不稳、水质受到污染、旅游项目内容贫乏、参与性差、景区文化氛围不和谐,以及管理不到位。作者提出,应努力保持其水位稳定,加强流域内污染治理,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等来保证白洋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滩涂围垦、污水排海工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不合理的社会行为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湿地面积和生态空间及生物廊道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流量减少、地面沉降、环境调配水资源和纳污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为规范社会行为,提出要强化生态知识宣传、用生态理念规范社会行为、调整工业区块布局、保护湿地和地下水资源、加强生活源和农业源治理和制订生态修复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咪咪 《四川环境》2020,39(2):102-106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严峻,近年来湿地问题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我国的法律建设严重滞后于湿地保护的需要,缺乏关于湿地的专项保护立法,湿地范围界定模糊,湿地生态补偿方式单一、产权和补偿主体不明,湿地恢复缺乏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征收征用湿地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等问题突出。因此,亟须在国家层面出台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全面规范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多项问题,从而推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法律法规是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基础。我国尚无湿地保护专门性法律,但是针对湿地中的多个要素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能否满足湿地保护的需要是湿地保护立法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需求,系统分析了现行法律法规的满足情况和空缺情况,并提出湿地保护立法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13个方面的法律需求中,现行法律满足程度为“基本满足”的有3个方面,即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湿地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外来物种管理;满足程度为“部分满足”的有4个方面,即湿地土地资源管理、湿地水资源管理、湿地水污染管理、湿地渔业资源管理;而满足程度为“难以满足”的有6个方面,即湿地范围界定、湿地保护目标与规划、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湿地修复、基础管理、体制机制。最后建议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应基于政府视角而非仅仅部门视角,对于不同满足程度的方面采取不同的立法策略,并重点构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4,(11):49-49
河北省保定市林业局10月28日透露,该市确定从2014年起,利用4年时间完成造林290万亩,打造环京津生态过渡带,为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保定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宋文斌称,目前该市已确定规划建设西部山区水源涵养带、京津保城市间生态过渡带、白洋淀湿地恢复带,并重点实施以浅山丘陵综合开发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京保毗邻区防护林带建设、水库周边及白洋淀上游集水山地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平原农田林网建设以及通道绿化、城镇和村庄绿化、深山远山区封育七大工程。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青青 《四川环境》2007,26(5):57-59,64
本文主要围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定位、自然化、生态修复、危害物种防治四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湍河是汉江流域上游的一条主要河流。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该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水库”。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为因素在湿地生态演变过程中的干预越来越明显。本文从草地生态角度分析了湍河湿地生态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湍河湿地生态整体上好转,局部出现退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止局部生态恶化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2):45-45
<正>环绕京津的河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到2015年,河北将在京津周围共建成2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京津周围地区的滦河河口、衡水湖、白洋淀、北戴河沿海等湿地均得到有效保护。目前,衡水湖和昌黎黄金海岸已建成国家级湿地类型保护区,南大  相似文献   

20.
以三河下拉为例,研究在辽河的主要支流汇入口区域建设生态湿地的主要作用。以恢复河口生态功能、保证河流水质、建设湿地景观为目标,将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把三河下拉及其沿岸地区建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一条碧水长廊、绿色长廊与生态长廊,对于提升辽河入河水质、恢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