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低有机物高氨氮浓度的生活污水,经UASB处理后的厌氧废水,氮含量较高,磷基本未除去,处理出水效果欠佳的情况,提出磷酸铵铗沉淀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磷以及部分氨氮。初步确定了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因素为pH值,Mg^2+:PO4^3-:NH4^+,反应时间t。最优反应条件为:pH=8.5,Mg^2+:PO4^3-:NH4^+=1.2:1:1,反应时间t=1min。磷的去除率可高达94.0%,氨氮的去除率达71.5%,为低浓度的生活污水的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化学沉淀工艺去除高浓度氨氮反应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氨氮平均浓度高迭2100mg/L。通过比较,采用工业级MgO和H3PO4为沉淀剂与渗滤液中的氨氮反应,生成磷酸铵镁(MAP)沉淀,探讨了其化学反应机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8.25,n(Mg^2+):n(PO4^3-):n(N)为1.35:1.20:1.00,反应与沉淀时间均为15min条件下,原水氨氮去除率〉96%,此法对渗滤液中COD也取得了18%的平均去除率,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沉淀法降低焦化废水氨氮浓度的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净化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采用向废水中投加MgCl2·6H2O和Na3PO4·12H2O生成磷酸氨镁沉淀的方法,以去除其中的高浓度氨氮。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Mg^2+、NH4^+、PO4^3-的摩尔比为1.2:1:0.9,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0 min,沉淀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氨氮质量浓度可由3 100 mg/l降低到56mg/l,去除率达到98%以上,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对高氨氮7-ACA综合废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研究,以Na2HPO4和MgCl2.6H2O作为沉淀剂,探讨了初始反应pH值、n(Mg2+):n(PO43-)/:n(NH4+)投配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结晶物SEM分析,确定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反应pH 9.0、n(Mg2+):n(PO43-):n(NH4+)投配比1.0:1.1:1和反应时间20 min。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 020~1 190 mg/L时,处理后出水氨氮浓度为小于150.0 mg/L,氨氮去除率在85.0%以上,残磷量小于40.0 mg/L,为7-ACA综合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MAP法即磷酸铵镁沉淀法,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沉淀的方式使废水中的氨氮浓度降到很低,其基木原理是向含NH^4^+废水中投加Mg^2+和PO4^3-使之和NH4^+生成难溶复盐MgNH。PO4·6H2O(简称MAP)结晶,然后通过重力沉淀,使MAP从废水中分离,而且沉淀反应不受温度、水中毒素的限制。文章介绍了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反应机理,分析了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综合分析最终得出:pH在9左右、温度25℃-30℃、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在1:1:1左右氨氮去除率效果较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采用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研究了该方法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得出了最佳处理条件,即在室温条件时,pH值为10~10.5、反应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0:0.9时,对于本试验中的垃圾渗滤液来说,为最佳反应条件,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7%以上,达到国家杂用水水质标准中对氨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浸渍法,将Fe3+负载在经酸碱改性后的粉状活性炭上,当浸渍液浓度为2.5%,固化温度为270℃时,制成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用自制的非均相类benton试剂降解焦化废水,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H:0:投加量。结果表明,在100ml水样中。室温条件下,初始pH值为4.0,催化剂使用量为1.5g,H20:投加量为5ml(分两次投加),反应时间为9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99%。采用混凝+化学沉淀+非均相类Fenton试剂法处理焦化废水,各主要出水水质指标为:色度lO倍;COD浓度38.5mg/L;氨氮浓度8.4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改性粉煤灰处理氨氮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2SO4和HCl改性粉煤灰,在酸改性基础上用2mol/L NaOH进行改性。对比了原状粉煤灰,酸改性粉煤灰和酸加碱改性粉煤灰分别处理氨氮废水的效果。研究了pH值、粉煤灰投加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于100mg/L氨氮废水最佳处理工艺:粉煤灰投加量2g,pH 11左右,搅拌时间60 min,静置1h,其氨氮去除率可达84%。  相似文献   

9.
利用填料塔作为吹脱解吸设备,结合表面活性剂增强传质的特点,选取表面活性剂作为第三方物质,以空气作为气流吹脱解吸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实验研究了废水温度T、pH值、气液比n、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投加量ρ等条件变化对氨氮解吸效率η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X后,氨氮脱除效率提高2%;影响解吸效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H>T>n>ρ;最佳操作条件为T=80℃、pH=11.0、ρ=15 mg/L、n=650:1。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处理氨氮含量为2 159.0 mg/L和3 680.5 mg/L的废水时,解吸效率分别达到95.28%和94.69%,即废水最终的氨氮浓度为102.0 mg/L和195.5 mg/L,低于废水后续生化处理进水指标中对氨氮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对影响双氧水利用率及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包括初始pH,H2O2/Fe^2+比率,双氧水投加量、催化剂类型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氧化处理中年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值为7,H2O2/Fe^2+比率为4:1,双氧水的经济投加量为0.05mol/L,反应时间为3.5h。此时,混合催化剂可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双氧水利用率为153.9%,COD去除率可达80.5%,处理出水可达到GB166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标准(COD≤300mg/L)。  相似文献   

11.
磷酸镁铵是通过向氨氮废水中加入镁盐和磷酸盐,使Mg2+、PO43-离子的药剂与氨氮废水中的NH4+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磷酸镁铵(MgNH4P04·6H2O),再通过重力沉淀或过滤得到MAP。但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要受到pH值、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等因素影响。综合分析:pH值在9左右,温度在25℃-30℃,反应物配比值因氨氮废水产生的污染源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鉴于北京某养鸡场鸡粪发酵沼液氨氮浓度高的特点,采用了鸟粪石沉淀法对其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的方式优化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p H=10.0~10.5,n(Mg2+)∶n(NH+4)∶n(PO3-4)=1.3∶1∶1.1,反应时间为20 min,转速为300 r/min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5.79%,通过响应面实验对所得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出当p H=10.57,n(Mg2+)∶n(NH+4)∶n(PO3-4)=1.27∶1∶1.12时,氨氮去除率为75.81%。SEM及XRD分析表明沉淀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性泥炭和改性沸石对微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实验的研究,得出改性泥炭和改性沸石单独处理微污染水时都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COD、氨氮、总磷,联合作用时对水体中的COD、总磷可以达到更高的去除率,但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所下降.结果表明:微污染水在最适实验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得出的效果是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TCOD)、氨氮(NH4+-N)、总磷(TP)的浓度分别从77 mg/L、3.75 mg/L、0.40 mg/L降低到20.06 mg/L、0.041 mg/L、0.35 mg/L.两种吸附剂联合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吸附剂单独作用污染物要高.  相似文献   

14.
pH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SBR成功培养的结构紧密、外形规则,具有良好脱氮性能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探讨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模拟废水,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NH4Cl为氮源,将进水NH4+-N浓度由300 mg/L逐步提高至900 mg/L,相应的NH4+-N负荷由0.6 kg/(m3.d)提高至1.8 kg/(m3.d),考察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器pH为8.0,曝气量为75 L/h时,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的效果最好,氨氮去处率分别为96.70%9、2.33%。由于运行过程中每隔15 min监测每个反应器pH值,使其维持在各自pH值7.0±0.1范围内。这种酸碱度环境对异养菌等微生物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各pH条件下,COD去除的所需时间和去除率基本没有差别。在不同的DO下,COD在初始的60 min里降解速度有明显区别。曝气量为150 L/h时,COD的降解速度最快,但是曝气量过大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区被压缩,因此选择最佳的曝气量为75 L/h。  相似文献   

15.
磷酸铵镁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10mg/L,氨氮含量在20mg/L左右的条件下,优化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0.1mol/L(1400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的废水的最佳pH为9.5,最佳摩尔配比为n(Mg):n(P):n(N)=1.2:1.03:1.0。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造纸白泥去除水中磷酸盐的作用。白泥中含有Ca^2+,Mg^2+,Al^3+等离子可与污水中的PO4^3-发生化学沉淀反应,实现污水除磷的目的。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水温25℃,白泥投放量8g,体系pH为8.反应时间80min。经静态实验处理,无机磷的去除率可达到84%。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技术除磷效果好,处理成本低,是除磷的有效途径,特别适用于高浓度磷废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