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淮北市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以水污染问题最为突出。淮北市许多地表水均受到较严重的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其中的有害成分可以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而淮北市是安徽省唯一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城市,淮北市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环境科技》2008,21(1):F0004-F0004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改革开放以来,淮北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酿酒、建材等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技》2008,21(6):F0003-F0003
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论坛于2008年11月26~28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河南省开封市,江苏省盐城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徐州市等10个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技》2005,18(3):F0002-F0002
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信息网第十七届年会于2005年8月22~25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山东省济宁市、枣庄市、泰安市、菏泽市,安徽省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江苏省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等十七个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5.
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环境污染型城市可绿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安徽省典型的环境污染型城市淮北市为例.依据淮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权重进行确定,并采用多因素评价法对该区域2006年-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2015年淮北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2010年淮北市土地利用呈不集约状态,2011年-2015年,集约利用土地水平由不集约逐渐转变为中度集约.政策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环境的治理提高了研究区域集约利用土地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13.6万公顷,水面1.1万公顷,是同家重要的粮、棉、畜禽、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塌陷土地复垦示范区。 2009年3月,淮北市被列为全冈第二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成为淮北发展的大思路。目前,淮北形成了煤电、煤化工、食品、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以食品和矿山机械为代表的非煤产业迅猛发展,已经占据工业比重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7.
<正>淮北矿业集团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淮北选煤厂(以下简称"淮北选煤厂"),由原淮北选煤厂和石台选煤厂于2005年6月合并重组而成,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现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7亿元.年生产总值19.68亿元,在职员工  相似文献   

8.
广播剧的创作生产,是淮北市广播电视台较早开展的文艺创作项目,1999年起,曾3次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专家奖银奖等奖项。今年,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两集广播剧《榴圆梦》获安徽文化强省专项资金扶持。作为地市级电台在广播剧的创作方面有哪些体会,本文从作品的时代性、可听性、艺术性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信息网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17个地市级环境监测站自发组织的联合体,2004年9月20日~21日,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理事长单位,在安徽省淮北市主持召开了第十六届年会。大会以学术论文交流为主,共收到论文133篇,内容涉及环境监测管理、监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技》2006,19(6):F0004-F0004
首届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论坛于2006年10月18-19日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安徽省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阜阳市、宿州市,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江苏省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山东省济宁市、枣庄市、泰安市、菏泽市、临沂市、莱芜市等十八个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韩宝平院长就环境监测技术新进展作了专题学术报告。韩宝平院长对国内外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在宏观更宏,微观更微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利用安徽省80站1955~2005年逐日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量及合肥市能见度资料,采用t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日照时数年、季节、月的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美10年减少88.3h;除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外,其他季节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都存在明显的突变,且都变少。安徽省日照时数大致呈纬向分布,分布形式为北高南低;除淮北市外,其它各站的日照时数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下降趋势最大的是淮北的西部和江淮之间中部地区。能见度、大气水汽压、降水量、云量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日照时数的显著下降与能见度的下降、大气水汽压的增加、年降水量和年雨日数的增加关系密切,而与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减少无关。  相似文献   

12.
淮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淮北市地表水环境现状,选用合适的模型,计算出各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和剩余环境容量,提出了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防治淮北市水污染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淮北市地表水环境现状,选用合适的模型,计算出各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和剩余环境容量,提出了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防治淮北市水污染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淮北市濉河的基本特征,并对濉河水质进行评价,表明淮北市濉河水污染的特征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并存,有机污染和无机物污染并重。据此提出淮北市濉河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对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2级标准以上,能够达到淮北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  相似文献   

16.
淮北市是以煤炭、电力为主体的能源工业城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比例偏低.对淮北市工业节能降耗目标,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淮北市蔬菜种植基地--相山区寇湾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水质、土质和蔬菜中主要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背景调查工作的介绍,分析了淮北市蔬菜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杨振宇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27-128
根据淮北市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中水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城市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环境的有效措施和建议,使淮北市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得到控制,区域水资源环境得到改善,使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淮北市是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多年的超量开采,已造成水位持续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束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分析淮北市自然条件和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使用地下水,充分利用矿区塌陷地表水,开展雨水利用新途径,工业循环节约用水和依法治水等综合举措,对实现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淮北市1996~2001年间空气污染物如SO2、NOx、TSP,降尘的污染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市是以尘污染为主的烟尘型污染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