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近年来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得到快速推广与应用.以湖北竹山经济开发区为例,采用A-P值法构建模型来估算大气环境容量,并提出一种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引入内梅罗指数并加以改进,加权得到更精确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与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对规划实施的可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竹山经济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开发利用强度均远小于1,研究区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开发区的综合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在远期达到0.051 2,区域开发利用到远期要考虑逐步限制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大气环境的指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对现阶段该区域的各项环境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其中大气环境承载力就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所谓大气环境的承载力,主要指的是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人群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是否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是否能够继续维持该区域的发展,如果承载力不高该采取什么改进措施等,这都是通过对大气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来得出的。  相似文献   

3.
大气环境的承载力是环境影响评价与大气环境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资源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大气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辨析了大气环境承载力和大气环境容量的区别,特别总结了当前大气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指出了当前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4.
许明军  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0):1726-1737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及其规划的基础依据。当前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评价研究,评价指标方面尽管数量众多,但往往对资源环境内涵和制约因子考虑较少或者不够全面,指标与国土规划(或区域规划)衔接较少,同时其指标处理上常常只是简单地对系统做黑箱处理,缺乏对两个系统内部作用机制、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论文以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山区的云南省德宏州为例,对德宏州及所辖5个县(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9个子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德宏州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较大,芒市、盈江县和陇川县为高等承载力,瑞丽市为中等承载力,梁河县为低等承载力,具体而言资源承载力大小排序为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梁河县,环境承载力大小排序为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梁河县;2)限制性分析结果显示,瑞丽市为耕地-矿产资源限制型,芒市和陇川县为矿产-地质环境限制型,梁河县为耕地-城镇建设限制型,盈江县为水环境-地质环境限制型;3)资源环境系统存在较大耦合关系,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系统与地质环境系统、森林资源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水资源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矿产资源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等协调度均大于0.96,且各县(市)资源环境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均高于0.98。  相似文献   

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及其规划的基础依据。当前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评价研究,评价指标方面尽管数量众多,但往往对资源环境内涵和制约因子考虑较少或者不够全面,指标与国土规划(或区域规划)衔接较少,同时其指标处理上常常只是简单地对系统做黑箱处理,缺乏对两个系统内部作用机制、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论文以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山区的云南省德宏州为例,对德宏州及所辖5个县(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9个子系统的作用机制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德宏州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较大,芒市、盈江县和陇川县为高等承载力,瑞丽市为中等承载力,梁河县为低等承载力,具体而言资源承载力大小排序为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梁河县,环境承载力大小排序为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梁河县;2)限制性分析结果显示,瑞丽市为耕地-矿产资源限制型,芒市和陇川县为矿产-地质环境限制型,梁河县为耕地-城镇建设限制型,盈江县为水环境-地质环境限制型;3)资源环境系统存在较大耦合关系,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系统与地质环境系统、森林资源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水资源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矿产资源系统与大气环境系统等协调度均大于0.96,且各县(市)资源环境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均高于0.98。  相似文献   

6.
王灵丹 《环境》2013,(Z1):28-29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旅游给环境跟人类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急需认真看待这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在旅游规划环评过程中,将单要素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运用到旅游规划环评中,可以实现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实施。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其次是介绍了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意义,在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背景下,以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向导和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再者是对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其主要思路是从最后一级开始逐级向上评价,建立了模糊矩阵,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由模糊矩阵跟权重矩阵计算出来,再把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综合在一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是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它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否可以承载旅游规划的规模,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休闲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根据构建的反馈机制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当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出某国际旅游岛欧洲童话世界休闲旅游区环境状况良好,旅游环境承载力比较大,适宜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仍需加强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强烈,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绿色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区域地质环境承载现状,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地质环境调控手段,科学指导区域发展规划。以湖北省黄石市为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共16个评价指标,构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确定各因子的隶属度、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因子权重,最后通过GIS空间分析对黄石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黄石市东北区域承载力较差,主要受地灾因子制约,建议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修复治理;中西部陈贵镇附近因矿山开采导致其承载力较差,建议开展矿山环境恢复工程;南部阳新县承载力整体较好,可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不同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的短板要素不同,需要找到制约因子并对其进行改善来提高地质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李娜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4):176-179,194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并将其引入规划环评中,对于完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更好的发挥其战略指导作用,协调土地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土地资源系统进行分析,重新框定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建立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理论模型,并基于DSR模式,构建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指标体系;开展广州南沙区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应用研究,提出规划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中地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从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构建了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向量模法分别对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5个城市2006—2011年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全面分析了大气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11年间关中地区5个城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状况均有改善的趋势,但波动性较大,且增长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0.
海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海域环境承载力及其评价方法旨在协调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海域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缓解人类社会发展对海域环境的压力。由于海域环境承载力的客观性、开放性、变化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决定了海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及管理应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海域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背景,分析了其基本内涵,随后通过对影响和反映海域环境承载力的三类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运用模糊数学法对特定海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区域环境或生态规划编制中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对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诸多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导致规划文本的科学性不足。武汉市"经济-能源-大气环境"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同步测算以GDP-PM_(2.5)达标为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与经济、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满足多目标规划的要求,相比其他模型与方法,具有简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环境承载力分析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核心内容之一,可以在环境承载能力阈值的基础上真实地度量并以系统的观点表达一项规划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确定规划开发强度能否与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归根结底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以群力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建立群力新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详细地阐述了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一般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环境承载力概念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而被提出的,其理论雏形源自于环境容量。目前,环境承载力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方式,最常见的是从"阀值"角度定义,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环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是环境的基本属性和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根据不同环境要素,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等。  相似文献   

14.
保税区建设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和内部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有助于保税区建设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本文以珠海保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根据保税区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思路和指标,并通过承载力计算对保税区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规划应考虑土地空间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菏泽市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生态安全现状、环境质量现状和资源利用现状等几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5-2011年菏泽市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菏泽市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逐年好转,但总体形势尚不乐观。主要限制因子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气环境PM10排放浓度、SO2年排放量、农用化肥使用量、地膜覆盖面积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环境规划工作的实际,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衡量及应用模式,并结合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的综合规划和临淄地区水环境规划,介绍了它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将环境承载力用于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为目标的环境规划是合适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工业园区排放的大气污染源种类多而复杂、影响范围广,已成为许多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工业园区规划在进行选址时,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还应高度重视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尤其是大气环境影响。参考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选址的分析方法,结合大气环境影响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工业园区选址的大气环境合理性分析的要点及工作技术路线,为今后工业园区规划选址提供技术参考。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某规划石化园区为例,从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污染气象分析、数值模拟、大气环境容量、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等角度给出具体说明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将环境承载力理论应用到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对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工业园区的指标体系,以某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分析工业园区各规划期阶段的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以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大部分规划环评中,对规划区内工业项目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及评价并未充分考虑,造成很多环境问题。鉴于此,本文给出了区域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并探讨了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在区域总体规划中的应用,进而明确了在规划中考虑设置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超载率是指环境质量现状超过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百分比。应用该种方法进行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从评价结果清晰地看出某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与理想值或目标值的差距。本论文在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分项测算的基础上,集成评价形成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的综合结果,进而对2015年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环境综合承载力均呈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