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以人为本"和"发展是第一要义"思想,强调要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从而把 "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因此,建设"两型"社会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美灵 《环境保护》2012,(13):66-68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城市,株洲的成功经验将为全国建设"两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矛盾,那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很多发达国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分布广泛、数量种类繁多的资源型城市的概况,社会、经济、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入手,针对其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在地区发展中面,J盏的困境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资源型城市的共性方面,针对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建议。这对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的可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作通讯》2009,(7):62-6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把环境保护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是一种更高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没有现存的模式和方法可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湖南率先探索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本文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就如何加强生态环境的优化来促进"两型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是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惠及民生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和重大任务。30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大了循环经济发展力度,组织专家编制规划,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这远不能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成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如何在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经成为了历史性的任务。日本的政府绿色采购堪称典范,值得我国借鉴。尤其是我国应借鉴日本区别对待、共同参与、科学评价的绿色采购推进体系及做法,和"自下而上"的绿色采购推广模式,大力推进和完善我国绿色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关键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机制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也正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把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实施绿色发展,是潜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及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和环境是本世纪紧密关联的两个最重要问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寻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在分析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关系,它们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也存在紧密联系;其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它和其他指标一起评价“两型社会”的建设成果,是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选择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这些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还能进一步评价“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和谐与发展已是永恒的主题,能源与环境也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能源是经济命脉,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节约能源既是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更是大型国有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以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严重障碍.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的粗放式开发、低水平的利用以及以煤及相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此,山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加强对资源的规划和保护;第二要发展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开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三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第四要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6):2-F0002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国策。伴随"十二五"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专业节能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推动目前节能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动力,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与环境压力,解决我国能源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严重;失业率高,再就业率低;循环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城市吸引力下降等社会问题,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6,(11):44-49
一、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最高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为"两个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培育生态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生态市场发展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生态市场培育的要点与难点,最后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从法制保障、行政规制、经济手段、道德约束等方面,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生态市场培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环境行为也越来越关注。Ⅲ型环境标志认证计划便应运而生。Ⅲ型环境标志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效能,它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推动可持续消费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探讨Ⅲ型环境标志认证的发展背景和分析我国Ⅲ型环境标志认证的作用,确定了中国Ⅲ型环境标志认证实施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