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下水污染具有难逆转性和隐蔽性,与地表水污染相比,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对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做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对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人类宝贵的淡水资源,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却在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通过介绍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污染状况、污染的途径和污染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中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了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全国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攻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将华北平原作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水利部编制印发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明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战略方向。华北平原城镇公共地下水供水规模占  相似文献   

4.
华北平原地下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本文详细分析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及污染成因,并探讨了不同尺度(区域和场地)下,地下水污染防控模式的含义和内容,对于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这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规划》的出台是我国污染防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式进入国家的决策层面.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农业面源污染物不仅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而且渗入土壤或岩石,污染地下水.而被荇染的地下水最终亦流人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在当前我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为了保护作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地下水,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治理地表水体的污染,也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迄今为止,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大都以保护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目的,而缺少或未重视被污染的地下水对地表水体污染的机理和贡献的研究.本文以农业面源造成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为例,阐明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当前水污染防治中的双重意义,指出被污染的地下水可能是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和近海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旨在得到人们对地下水污染研究和治理的重视,推动面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机理以及被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污染的贡献评价与防治研究,以便更合理地制定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更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我国的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铁岭市地下水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水资源量和行政分区因素以及地下水水质因素4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铁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进而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全面分析和评价太原市地下水水质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调查 ,提出了防止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谈地下水污染来源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饮水依赖于地下水 ,而地下水正在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污染 ,并且其污染是不可逆转的 ,危害更大。本文介绍了地下水污染来源及对环境、对人类的危害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污染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用工具和工作步骤,是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重要依据。文章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背景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提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基于风险管理的地下污染环境修复及其总体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德阳市旌阳区所辖德新镇、袁家镇、黄许镇一带区域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对地下水中锰污染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地下水锰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充分利用大连市已有地下水资料,通过对大连市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利用Arc GIS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将点状数据转化为面状数据,进行大连市地下水质量的区域评价。根据地下水水质8项监测指标的分析数据,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得到大连市地下水污染评价图,从而得出大连市各行政区域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的结论。最后通过对大连市地下水污染来源和防治现状的研究,提出大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昆明市为例,分析了昆明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总结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分析表明,由于长期未受到充分重视,昆明市地下水已呈现出污染加重的趋势。近年来,昆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监测网络覆盖不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磷石膏堆场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试点和进一步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的对策建议,为昆明市和其他南方城市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收集评估区域范围内污染源荷载、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功能价值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GIS软件对黑龙江省某地级市进行了建城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防控区划分,选取模型进行了污染源荷载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得出,地下水污染防治优先控制区位于污染源荷载较高的中部、北部和中部及西南部的部分区域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其它为一般控制区域.区划结果为当地政府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且因地下水与土壤的天然联系而面临修复难度高、修复时间长,特别是治理资金投入大等制约因素。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保障机制,大量的资金需求势必会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和效果。美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经验丰富,建立了以超级基金为代表的较为完善的资金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经验,提出对我国可借鉴之处:设立环保基金,确保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稳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增加环保投资力度,加强落实企业污染治理责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防治已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准确全面的进行建设项目地下水影响评价,对保护地下水资源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地下水环评报告中的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章节显得特别重要。而目前在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中应用最多的是地面的防腐防渗措施,笔者曾从事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大多数的环评文件中的污染防腐防渗措施指出的非常明确,有利于环境监理工作的执行,起到了一定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持续开展了20多年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工作,在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已属于国际领先水平。通过总结日本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地下水污染整治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在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我国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正引起广泛关注,也面临着迫切的修复需求,因此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已经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发达国家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经验,主要包括具备完善的法律制度、实施地下水污染源分类管理、形成完善的指南和规范。为应对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基础薄弱,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国家政策需求,建立地下水污染分类管理体系,按照修复目标确定、修复方案筛选、修复工程设计、实施、监测和终止等规范程序要求开展工作,实施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工程,为全面推进地下水污染修复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是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本研究从与地下水污染源及含水层相关的本质角度及外在的社会经济角度、政策角度综合考虑,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地下水价值、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及相应的叠加原则进行耦合,构建了一套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划体系,并借助GIS技术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及区划结果的可视化表达.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防治区划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的防治区划分级图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区域地下水防治的轻重缓急,符合实际情况,对下一步实际预防、监管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此外,由于该体系构成因素的动态性特征,建议开展关于区划更新频率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地下水水源地污染问题,使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着重分析水源地污染防治的优先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